一個人,如果能夠學會這幾點,非法集資就會遠離你

近段時間,銀保監會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於開展2019年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確認5月份為防範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活動月,可見非法集資的嚴重程度,需要加強公眾對非法集資的抵制和自我防範意識。

近年有句話比較流行“窮人死於P2P,中產死於私募,大眾死於理財。”身邊佈滿密密麻麻的騙局,一不小心資產就有可能被騙走或者虧損,如何不讓歷史重演,不想要再次傷痛,要學會以下幾點,非法集資就會遠離你,不用交學費也能保護好自己的錢包。

一個人,如果能夠學會這幾點,非法集資就會遠離你

非法集資的特徵

正所謂“一起非法集資,萬家血本無歸”,非法集資的特徵要謹記。

非法性:未經有關部門依法批准和審核就公開吸收資金;

公開性:通過媒體、傳單、手機短信等形式向公眾宣傳;

利誘性:承諾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返還本息或回報;

社會性:向社會不特定對象吸收資金。

這四個特徵總結起來得出非法集資的特點有三點:

1.承諾保本保息

保本保息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自從《資管新規》公佈後,市面上的正規金融產品都不能夠剛性兌付,即是保本保息,就算是銀行存款也不能,銀行會存在破產的可能性,如果一種理財產品或者投資承諾保本保息,那要留一個心眼,忽悠的可能性很大,正規機構現在都不會承諾保本保息的,任何理財或者投資都會存在風險。

2.證照不齊全

去陌生的金融機構或者遇到陌生的理財產品,一定要看清楚該機構或者發售該理財產品機構的相關證照,除了查一下有沒工商營業執照之外,還要查詢一下有沒有相關的金融業務經營牌照,有的非法集資有工商營業執照,但是沒有相關的金融業務經營牌照,這個牌照才是正規合法的門檻,騙徒很難獲取的。

3.收益不合理

非法集資的產品會高於一般市面上的產品,多少收益率算高呢?可以參考一下官方人員的話語,社保基金理事長樓繼偉表示“保證6%以上的回報率都不要買,那是騙子來的。”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收益率超過6%的話要在心裡打一個問號,超過8%的就代表著危險。”可見超過6%收益率要有所防範和留心。

一個人,如果能夠學會這幾點,非法集資就會遠離你

非法集資的典型程序

熟悉非法集資的流程才能更好地防範,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一般典型的非法集資程序都分為下面四步。

第一步:畫餅

開頭是編一個高大上的項目,這個項目前景充滿可能性和盈利性,同時會關聯上近期各種流行的投資熱點或政策,例如“區塊鏈”“虛擬貨幣”“創新科技”“政府扶持”等,從而描述一個充滿“錢途”的景象,讓投資者產生“機不可失”的錯覺。

第二步:造勢

通常會舉辦各種造勢活動,例如新聞發佈會、產品推介會、體驗日活動、知識講座等;組織集體旅遊、考察等,贈送米和油等小禮品;展示各種不知名的“技術認證”“獲獎證書”;公佈一些公司高層與明星、高官的合照;以上種種造勢行為都極具欺騙性。

第三步:吸金

通過返點、分紅等形式讓初期參與的投資者嘗試到“甜頭”,讓他們相信放在這裡是安全可靠同時有高收益的,從而讓投資者投入更多資金和邀請更多親朋戚友加入。

第四步:跑路

跑路一般會發生在“吸金”的後期,有時候的情況是本身是龐氏騙局,提前做好跑路準備,有時候的情況是因為經營不善而導致資金鍊斷裂。這些情況都會對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甚至血本無歸。

一個人,如果能夠學會這幾點,非法集資就會遠離你

最後總結

想要非法集資遠離你,就要充分了解非法集資,這種才能更好地防範非法集資,要知道參與非法集資從而造成的金錢損失是不能賠付的,參與者自付盈虧,可見參與非法集資的代價和教訓是有多大。

非法集資猛如虎,出門在外要小心。高額回報要謹慎,莫要再入無底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