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在職黨員社區報到要做好“十件事”

禪城在職黨員社區報到要做好“十件事”

4月20日,佛山市禪城區委組織部發出通知,進一步明晰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工作要求。通知提出了《禪城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清單》,包括疫情防控等十項服務要求。區內黨員要在5月底前完成報到。

十類服務讓工作更明晰

禪城區委組織部要求,在職黨員嚴格按照要求到社區報到。區委組織部制定了《禪城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清單》,包括十類服務事項。這些服務包括:疫情防控、扶貧助困,潔淨家園、守護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鄰里、文體活動、社區共建、社區共治、社區共享等。

此前,市委組織部相關通知要求,到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要關心報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和經濟社會建設,努力為社區各項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要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社區黨組織要組織報到的黨員參與疫情防控、扶貧助困、潔淨家園、守護平安、文明出行、和睦鄰里等工作。

禪城區對上級工作要求進一步細化,提出了更具體的工作內容。如“疫情防控”要求參與出入口崗亭值守、測溫登記等;“扶貧助困”要求積極創設黨員幹部聯繫困難群體、“一幫一”結對子等活動,努力幫助社區和居民解決困難;“和睦鄰里”則要參加社區治安巡邏、重點人群幫教、青少年教育、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禪城區要求報到黨員要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工作,如深入社區走訪,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傾聽民情民意;注重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積極主動幫助群眾反映問題,配合社區和相關部門解決群眾訴求等。

“和諧共享社區”建設是禪城基層治理的特色之一。禪城區將在職黨員社區報到與共享社區建設相結合,要求黨員積極參與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三單”管理,參與共享社區建設,積極共享技能、物品,充分利用自身技術特長,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教育、家政指導和各項志願服務。

線上報到,在線審核

禪城區要求,在禪城區內報到的黨員,建議使用“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進行線上報到,區內黨員要求在5月底前完成報到。在6月30日前到社區參加1次活動,之後每半年到社區參加活動不少於1次。

區委組織部提出,各鎮(街道)黨(工)委要統籌指導社區(村)黨組織做好對接工作。各社區(村)黨群服務中心統一設置在職黨員報到窗口,並制定在職黨員報到和開展活動相關流程,推進工作規範化、標準化。社區(村)黨組織要安排專人負責工作,及時做好在職黨員利用“和諧共享社區”小程序線上報到的審核和黨員參與社區活動的記錄。

為更好的開展基層服務,各鎮(街道)黨(工)委將參考《禪城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清單》,指導各社區(村)結合自身實際制定本社區(村)服務清單。在推進社區開展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三單”管理中,引導報到黨員主動認領。

區委組織部要求,區直(鎮街)單位黨組織要督促本單位黨員參與社區活動,支持鼓勵在職黨員利用工餘時間參與社區活動,原則上不佔用上班時間。黨員到社區要服從工作安排,主動領崗盡責,做到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自覺接受社區黨組織和居民“八小時外”的監督。在職黨員未在規定的時間到社區報到、未按規定次數參加社區活動的,當年民主評議黨員不能評為“合格”以上等次,黨員所在支部取消當年“紅旗黨支部”評選資格。

禪城區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清單

1. 疫情防控。參與出入口崗亭值守、測溫登記等。

2.

扶貧助困。積極創設黨員幹部聯繫困難群體、“一幫一”結對子等活動,努力幫助社區和居民解決困難。

3. 潔淨家園。對村(社區)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開展清積水、滅蚊蟲、去牛皮癬等活動,組織志願服務隊清除小區垃圾、水中漂浮物等。

4. 守護平安。對所在樓棟及周邊轄區範圍、濱河公園進行平安巡邏、並勸導相關的擾民行為,對存在消防安全等違法行為進行舉報。

5. 文明出行。參與交通勸導,對佔道經營亂停放、流動商販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6. 和睦鄰里。參加社區治安巡邏、重點人群幫教、青少年教育、矛盾糾紛調處等工作,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7. 文體活動。參與社區組織的各種文體活動、比賽,增進社區鄰里間關係。

8. 社區共建。深入社區走訪,加強調查研究,認真傾聽民情民意。注重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積極主動幫助群眾反映問題,配合社區和相關部門解決群眾訴求。

9. 社區共治。擔任黨員樓長、物業住宅小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參選小區業主委員會成員,積極參與資源清單、需求清單、服務清單“三單”管理。

10. 社區共享。參與共享社區建設,積極共享技能、物品,充分利用自身技術特長,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教育、家政指導和各項志願服務。

禅城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要做好“十件事”
禅城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要做好“十件事”禅城在职党员社区报到要做好“十件事”

來源/南方+、禪城發佈

佛山古鎮 · 祖廟街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