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眾所周知,印度的最高榮譽是國寶勳章(Bharat Ratna),作為最高民間榮譽,在印度享有很高的地位,當然,這枚勳章也因為追授的問題,遭受過很多的爭議。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印度國寶勳章是該國民間最高榮譽

一、不分種族、職業、職位或性別,表彰人類努力的任何領域

印度國寶勳章(Jewel of India)是印度的最高民間勳章,1954年1月2日設立,表彰最高級別的傑出服務和優異表現,不分種族、職業、職位或性別,最初僅限於藝術、文學、科學和公共服務領域的成就,2011年12月印度擴大了頒發範圍,將“人類努力的任何領域”包括在內。1955年1月,勳章授予標準規定可在死後追授。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印度總理向總統提名獲獎人員,每年最多授予三名候選人。獲獎者在一枚peepal葉子形狀的勳章之外還能獲得總統簽發的證書(Sanad),但是沒有相關的金錢獎勵。印度國寶勳章在印度勳章排名中名列第7位。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C·拉賈戈帕拉恰裡

1954年的第一批獲獎者包括政治家C·拉賈戈帕拉恰裡(C. Rajagopalachari)、哲學家薩爾維帕利·拉德哈基什南(Sarvepalli Radhakrishnan)和科學家C·V·拉曼(C. V. Raman),此後共頒給48人。其中,16人是在死後追授,前總理拉爾·巴哈杜爾·沙斯特里(Lal Bahadur Shastri)是第一位獲得追悼的個人。2014年,時年40歲的板球運動員薩欽·坦杜爾卡(Sachin Tendulkar)成為最年輕的獲獎者,同時也是第一位獲獎的運動員。M.S. Subbulakshmi是第一位獲獎的音樂家, 1958的4月18日,社會改革家德昂多·克沙夫·卡夫(Dhondo Keshav Karve)在他100歲生日時獲獎。

二、只頒發給兩名外國人,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納爾遜·曼德拉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伽法爾·汗

雖然印度國寶勳章通常授予印度出生的公民,但在1980年也曾授予一名歸化公民特里薩修女(Mother Teresa)和以及兩名非印度人,他們是1987年授予的巴基斯坦“核彈之父”阿卜杜勒·伽法爾·汗(Abdul Ghaffar Khan)和1990年授予的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2019年1月25日,印度授予印度前總統普拉納布·穆克吉、追授社會活動家納納吉·德什穆克(Nanaji Deshmukh)、音樂總監布本·哈扎裡卡(Bhupen Hazarika)印度國寶勳章。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

1977年7月至1980年1月印度政府由第一位非國大黨總理莫拉爾吉·德賽掌權,印度國寶勳章等所有民間榮譽曾暫停頒發。1992年8月至1995年12月,由於幾起公益訴訟挑戰了憲法的效力,印度國寶勳章再次受到了質疑。1992年,政府決定將該獎項授予蘇巴斯·錢德拉·博斯(Subhas Chandra Bose),遭到了那些拒絕接受他死亡事實的人的反對,其中包括他大家族的一些成員。在1997年最高法院做出裁決後,取消了博斯的勳章,這是唯一一次宣佈但未授予的印度國寶勳章。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演員出身的政治家拉瑪錢德朗

印度國寶勳章還有幾次授予也遭到了批評。1988年追授演員出身的政治家拉瑪錢德朗(M.G.Ramachandran)被認為是為了安撫即將到來的議會選舉的選民。1991年授予印度首任內政部長帕特爾(Vallabhbhai Patel)的勳章和2015年追授貝拿勒斯大學創始人馬丹·莫罕·馬拉維亞(Madan Mohan Malaviya)勳章,由於二人在勳章設立之前已經死亡而招致批評。

三、勳章一分為三,蓮花賜、蓮花裝和蓮花士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馬丹·莫罕·馬拉維亞

1954年1月2日印度總統秘書辦公室發佈公告,宣佈設立2種民間獎項,其中印度國寶勳章是最高民間勳章,蓮花賜勳章(Padma Vibhushan)是第二級別的勳章,蓮花賜勳章分為三級,分別是一級(Pahela Warg),二級(Dusra Warg),三級(Tisra Warg)。1955年1月15日,蓮花勳章修訂為三種不同的榮譽,分別是蓮花賜(Padma Vibhushan)、蓮花裝(Padma Bhushan)和蓮花士(Padma Shri)。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國寶勳章和蓮花賜等一批軍用、民間勳章都是由阿利波爾造幣廠製作

1954版的印度國寶勳章為金質圓形,直徑35毫米,中間是太陽放射光芒圖案,上邊緣用鍍銀材質銘刻梵文Bharat Ratna,下邊緣是花環。反面中心是鉑金印度國徽和梵文座右銘“真理能戰勝一切”(Satyameva Jayate)。一年之後,勳章進行了修訂,鍍銀材質銘文改為鍍銅。

國寶勳章:印度最高榮譽,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和曼德拉都曾獲得

印度國寶勳章的正面和反面圖案


目前版本的勳章是一枚菩提葉形狀,高約59毫米,寬約48毫米,厚3.2毫米,邊緣有鉑金鑲邊。中間的太陽放射光芒圖案為鉑金材質,太陽直徑13毫米,光芒直徑21毫米,其他設計不變。白色綬帶寬51毫米,頸部佩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