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醫療信息化行業迎來政策利好

巨頭搶灘佈局戰略卡位

自從2018年4月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全國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範(試行)》;5月31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正式掛牌以來,互聯網巨頭在醫療信息化領域佈局由淺入深,上半年阿里與騰訊分別入股了醫療信息化龍頭上市公司衛寧健康和東華軟件。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巨頭入局醫療信息化市場並不僅為爭奪市場份額,更加著眼於中長期在醫療健康板塊的戰略卡位。一方面藉助合作伙伴已有的醫院資源獲取基礎數據、搭建流量入口,另一方面在雲服務、移動支付、互聯網金融等領域賦能合作伙伴,雙向合作做大醫療信息化市場的蛋糕。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從醫療行業中脫穎而出的無人售藥櫃

AI醫療領域相對難已進入,但是不要忘了無人售藥櫃、醫療APP、在線問診視頻、無人售藥店也是醫療行業內的一大方向。

無人售藥櫃:立足“售藥機”,遠超“售藥機”。目前市場熟知的藥店行業創新模式主要有DTP、藥房託管、網上藥店等,無人藥櫃的問世將正式引領藥房行業進入醫藥“新零售”。

無人售藥櫃的功能立足“售藥機”:實現C 端自助選藥,掃碼購藥;但又遠超“售藥機”:藉助互聯網技術,依託強大的後端醫生資源,實現在線遠程問診,將電商和移動醫療相融合。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同時無人售藥櫃提供在線預約購藥(針對未展示品種)與配送上門服務,大大提升購藥便捷性,是線下實體藥店的重要補充形式,未來有望構成“中心+衛星點”新業態。

低成本24 小時運營,傳統密集開店模式最受挑戰。無人售藥櫃節省了傳統藥店的人工成本和房租成本,同時實現24 小時掃碼即購不間斷服務,隨時滿足用戶應急購藥需求。

相比較傳統藥店模式而言,傳統密集開店模式最受挑戰,運營成本高,且少有24 小時營業門店開放,若無人藥櫃順利推廣,有望對高密度藥店形成衝擊。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淺析無人售藥櫃發展方向

我國藥店行業正處在“需求端擴容”和“供給端整合”的黃金髮展期,蛋糕在變大,龍頭企業的蛋糕分配比例在提升。此外,新技術、跨界融合等都在為行業賦能,新模式的出現有望不斷帶動行業升級,助力我國醫藥零售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無人售藥櫃的機遇在於“無人”,危機也在於“無人”。我們之所以會選擇去醫院門診就醫購藥是因為醫生會根據我們的病情開具藥方,而無人售貨櫃因缺少購藥指引也會讓一些人望而卻步。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所以無人售藥櫃的後期是需要和醫療APP掛鉤,通過實現線上問診線下拿藥來增加用戶的信賴感和依賴感,讓購藥更加安全。

同時不少醫院也會出現排隊拿藥時間過長,藥品管理不當的問題。我們可以將無人售藥櫃與醫院開藥系統相結合,醫生在開藥單的同時系統會將信息反饋給售藥櫃,售藥櫃接收到信息後即可開處理,出藥速度又快又穩。

當然無人售藥櫃的發展是多方向的。馬雲的首家“支付寶藥店” 用戶不需要帶社保卡、身份證,只要用支付寶綁定好醫保卡,完成人臉識別,便可以在店內使用刷臉支付。除了藥品以外,還支持免費租用醫用器械,花唄分期付款等多種模式,擴充了人們對無人售藥櫃的諸多想象。

總的來說,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基礎建設投入的增加、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傳統醫藥與互聯網的融合,

將會為共享售藥櫃帶來更多的發展空間。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2018年獲多項融資,2019年醫藥售貨櫃必將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