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交易頻出,流動性需求暴增: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當下疫情已經蔓延至全球,股市、債市、外匯都產生了較大的動盪。S基金作為當前受到較高關注的配置策略,是否適合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投資?本文將圍繞S基金,結合公開資料來解碼S基金在當下市場中的歷史性投資機會。


諾亞財富丨作者


S基金的市場供需

S基金作為另類資產配置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主要是從標的基金的LP手中收購基金份額、投資組合或者出資承諾的基金產品,目前標的基金以私募股權基金為主。

國內PE二級市場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大量大型PE機構都開始涉及S基金業務,也湧現出諸如Coller Capital(科勒資本)、NewQuest Capital Partners(新程投資)等專門從事S基金業務的機構。

作為新生的另類投資工具,S基金從1998年到2007年平均規模增長超過2倍。2019年初,全球最大的兩支S基金Ardian Secondary Fund VIII和Lexington Capital Partners IX基金規模均達到120億美元。

其成長性背後,反映出的是股權投資市場需要有一種產品來平滑風險,增強流動性的需求。

首先,對於S基金來說,往往參與投資投資期過半甚至進入退出期的份額。Portfolio透明度更高,資產價值也更加穩定,回報預期相對明確。S基金可以通過對擬投子基金和項目開展充分盡調,S基金團隊對子基金份額及底層資產可以進行更為準確的定價,降低股權投資風險,提高資產預期回報。

其次,私募股權基金存續期一般在8-10年,在投資人開始出資後的4-5年內,基金的對外投資、管理費及其他費用開支的總和往往高於投資項目取得的收益,使得基金整體淨現金流為負,一般需要3至6年才能取得收支平衡,投資人才開始獲得回報。而S基金在擬投子基金較為成熟的時期進入,平均節省了4-5年時間,能夠獲得更短的回報週期,一方面增強了股權資產配置的流動性,一方面也有利於現金迴流。

在目前一級市場退出不暢的時間節點上,S基金的出現對LP的流動性是一個很好的補充,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GP的退出壓力,從而使得S基金在受讓和子基金份額或者項目的時候,能夠有比較強的議價權,用更低的價格拿到相應的資產,甚至可以做到讓S基金的IRR高於直投基金。

S基金可以實現LP資金在時間維度上的配置。當獨角獸已然成型,新的LP很難通過直投基金拿到份額,但是可以通過S基金實現時間維度上的配置,平滑資產收益的週期波動,同時也可以跨週期進行資產配置。

S基金採用分散化策略,其配置屬性相對直投基金更接近於FOF,無論是在時間維度上還是在資產種類的維度上,都有比較大的跨度,可以根據基金存續年限,底層資產情況,行業分佈,管理人團隊等因素,通過組合的形式分散化穩健配置。

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近期,君聯美元基金完成2億美金接續基金交易受到廣泛關注,接續基金作為S基金的一種類型,整體受讓到期基金的全部份額,為國內的S基金髮展做出了良好的示範。

本次交易由漢領資本(Hamilton Lane)領投,(Hamilton Lane為國際知名S基金管理人,成立於1991年,管理規模約420億美元)。不僅為君聯美元基金原投資人提供了流動性;Hamilton Lane等海外S基金獲得了品質較高的基金份額;同時本次交易為管理人君聯資本爭取了更多時間,可以更從容地安排未完全退出項目的陸續退出。實現了“三贏的目標”

S基金作為一類特殊的資產類別,已成為解決多方矛盾或訴求的有力工具。從另一個角度看,S基金因具備較強的使用價值,更凸顯出了良好的投資價值。

當前階段下,S基金也由於市場供需的影響,產生了以下歷史性機會。

1、項目供給

從當前市場看來,股權投資領域有大量基金存續期屆滿,急需退出。這直接帶來大量的S基金可投資標的,形成一波剛需性機會。

  • 2010-2013年私募股權基金的成立情況平穩。
  • 2014年是一個轉折點,大量私募股權基金成立,資金開始大幅流入一級市場。
  • 2015-2016年達到高潮。
  • 2018年開始,私募股權基金的設立逐漸放緩,資金開始收緊。

如圖所示:

熱點交易頻出,流動性需求暴增: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在圖表中統計的9年間,市場不斷擴張。股權投資基金存量規模隨著新宿舍裡的基金增長而不斷擴大,形成了大量的退出存量。考慮到股權投資基金的存續年限眾數為10年,投資期眾數為4年,那麼2014年新增的基金將集中在2019-2022年退出。

圖中的藍色部分很明顯展示了2019-2022年將會出現基金退出的高潮。 正因為宏觀上具有大量基金到期的客觀條件,一級市場存量規模越來越大,到期基金越來越多,2020年開始成立的S基金將會有更多的項目供給。

S基金偏重於交易的策略屬性,能夠為PE/VC類基金提供除了IPO、併購之外的退出方式,

因此,需要退出的PE/VC基金越多,S基金的項目供給將會更充足、挑選的範圍也會擴大。以基金到期的情況來看,2020-2022年進行投資是有利於S基金的年份。

2、抄底機會

私募股權基金的LP中,國資、機構為主:以2019年為例,新募集的2705只基金中,國資背景的LP認繳總規模佔基金規模70.4%。因此,私募股權基金非常重視政府引導基金等國資背景LP。

然而,由清科的數據顯示:雖然政府引導基金在過去幾年迅速壯大,但是2014-2018年的到賬資金遠遠低於目標值,實際資金到位僅40%。換而言之,2014-2018年成立的PE/VC也會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LP違約率可能會上升。

新設政府引導基金的資金到位情況

熱點交易頻出,流動性需求暴增: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除了政府引導基金,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資金也存在違約風險。資管新規出臺後,穿透合格投資人、打擊多層嵌套、嚴禁資金池等規定導致市場上常見的“銀行理財+私募基金”、“保險資管+私募基金”、“非金融機構+私募基金”等模式都將被禁止。2018年起,PE/VC的資金募集艱難、機構LP違約率上升。

此時的私募股權基金面臨一個兩難的困局:一邊是提前制定的投資策略和等待打款的儲備項目,一邊是機構資金無法到位,最終投資節奏極容易受到影響。因此,GP更加希望有一筆資金能夠替代違約的LP,從而不會影響原有的投資計劃。S基金能夠做接續基金的交易,正是最合適的接替人選。

在GP缺錢、交易意願增強的背景下,S基金更容易談到合適的折扣,以較低的價格入場。

3、疫情下個人LP流動性需求激增

2020年的年份非常特殊,新冠疫情的隔離措施導致經濟短期內停擺,中小企業和個人企業主的經營活動受到了極大衝擊,這類人群的投資意願極速降低。固定資產投資額的同比增速情況可以證明:疫情來臨後,民間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大幅降低,甚至比整個社會的降低幅度還大2%。

  • 民間資本投資意願降低後,可能會出現兩點變化:
  • 對鎖定期較長的長線投資更為謹慎。
  • 希望已投資的資金加速回流,持有現金為王。

固定資產投資額同比增速

熱點交易頻出,流動性需求暴增: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私募股權作為一個鎖定長達10年左右的長線投資,相較其他流動性更好的產品更容易受到衝擊,因此,個人LP的違約風險加大,並且還有較強的PE/VC二手份額轉讓的意願。

在新冠疫情的衝擊下,S基金和流動性緊張的個人LP交易,將會拿到更優的折扣,也能夠獲得過往年份不願意出售的稀缺優質資產,交易難度比往年低。

4、政策退出放寬

一級市場雖然募集艱難,但是近兩年不斷有制度改革出臺,利好投資退出,例如科創板的推出、減持新規的改革。 科創板推出後,優質的未上市公司能夠更早上市。根據2019年的數據來看,PE/VC支持的中企上市融資額達到近10年高點,科創板貢獻了21%的融資量。對於投資這些企業的基金,等待企業上市的時間縮短,投資速度變快。

底層項目加速退出,S基金同樣可以獲益。S基金購買的是有一定存續時間的資產包,大部分的資產本身就處於退出期,制度紅利出臺後,這類資產的退出概率變大、等待上市的時間縮短,S基金的DPI迴流也會加速。

PE/VC支持的中企上市融資額(億人民幣)

熱點交易頻出,流動性需求暴增:S基金的歷史性機會

立於當下,宏觀形勢不確定性較高,S基金的交易策略卻迎來了四重機會。未來誰能把握歷史性的機遇,成為S基金的頭部玩家,或許就在這些年便會見分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