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社會就像戰場,是令人不斷處於緊張狀態的舞臺,而家庭則是心靈唯一的綠洲和安憩之地。

在我們未成家之前,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被稱之為原生家庭。

我們從小在這個家庭中成長著,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對我們未來造成著直接的影響。

近幾年,隨著社會各方面的進步,孩子們成長中的家庭環境也倍受重視。在成長過程中,有這麼一群孩子常常自卑,孤僻,因為他們的父母經常打架,或者離異,或者只顧工作不顧家等等。

一個人的童年若是痛苦的,這痛苦必定跟隨很久很久。

2019年安耐作者一部關於原生家庭的書籍《都挺好》被改編成連續劇搬上熒幕,從小被愛忽略的蘇明玉因為母親因強勢,只喜歡兩位哥哥,爸爸因懦弱從不敢做主家事,因而集叛逆、堅強、獨立於一身。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在18歲時就與家庭劃清經濟往來的同時,無法真正割斷這血濃於水的親情。心裡永遠留有一個傷疤,獨自療傷。

這部電視劇引起很多人的重視,父母們看過可能會反思自己,相似經歷的孩子們看過可能會覺得傷疤被揭開。

但這時又出現了一部分人,他們為自己的失敗、平庸找到了出口,理所應當認為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因為原生家庭如何如何……

可是,原生家庭不背這個鍋!



案例一:


最近一直上網課,前天跟一位朋友聊天。她說反思了自己好多缺點,比如: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自控力太差,拿著手機總是想多玩會,刷微博,看抖音

———說到做不到,晚上說好的要早點睡卻每次都熬到很晚

———拖延太嚴重,事情不到最後一分鐘就不知道著急,本來要完成的作業一拖再拖

———懶散,自己的東西從來不收拾


懶惰、拖延、自卑、消極、不善與人交流……


它們源於我的原生家庭,我的父母就是這樣!如果不是他們,我可能擁有另一種理想的人生。

真的會是另一種理想的人生嗎?我想不一定。


任何事情都能為失敗找到藉口


聊到這些的時候我是理解的,也許因為我平時喜歡看毒雞湯,所以曾經我也把自己的痛苦歸根於原生家庭。

在2019年,我感覺自己很無力,工作沒意思,因為工作是母親一直讓我去的,說那裡少吃苦,學的多,也實用。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那時的我彷彿被困在了一片靜止的世界中,我對生活的一切失去了興趣,好像全世界孤單的只剩我一人……

可是在後來我發現,從剛開始我們在知道有"原生家庭"這個概念存在時,好像自己的不努力統統得到了一種救贖!其實不然。



案例二:


前陣子一位學長跟我抱怨道:畢業5年了,月收入只有3500,沒車沒房沒老婆。平時跟父母住一起難免聽到嘮叨,他嘴上不反駁,可心裡卻充滿了怨氣。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他說父母就他一個寶貝兒子,希望能留在身邊陪伴。興許是因為步入社會了,所以父母對他就不怎麼管教,工作上的事情也從不參與。

他說上學的時候父母把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條,早上幾點起床,每天催著做完功課,不讓打遊戲。

當他上了大學突然不再管教這些,所以沒了自制力。工作之後有事情都是到最後一刻才著急忙慌,上班時間打遊戲,平時在公司渾水摸魚……


一直在抱怨父母不再管教自己,覺得混到現在沒個人樣,都賴父母。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這難道真的是父母的錯嗎?


當我們的父母沒那麼優秀時:


很早我意識到其實我的母親並沒有很優秀。

在上學時母親常常會說: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

我都會在心裡默唸,你怎麼沒有瞧瞧別人家的父母……


———趙茜她爸爸不僅是公司的大老闆,每天還堅持早起跑步

———王靜靜她媽媽是市醫院主任上次還去過我們學校上安全課

———田長江家裡寒暑假都會帶他出國玩,但是旅遊費是你一年的收入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可是你呢?

家裡永遠不買新鮮的水果,外面吃一頓簡單的飯都覺得浪費錢,學歷不高還愛教育別人,永遠不知道反省自己


曾經我很自卑,覺得你不夠謙虛,不夠努力所以沒有過好生活。認為自己有很多興趣很多夢想卻因為家裡沒有錢而沒有實現。反而,是我的人生被你拖了後腿。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後來有天晚上我正在洗漱,聽到你用手機在放著佛經,我調侃怎麼突然喜歡這個了,你回答道那總要一直學習的嘛。

有次你截圖給我在電腦上自己畫的小兔子,小熊。我才知道那陣子旅遊淡季,你專門去學電腦就為了讓自己在學習的狀態中。

我要減肥,你就陪我一起練習瑜伽。

最近疫情好轉我出來工作時,你晚上就煲好稀飯,切好菜,早上起來為我備早餐。我知道你很努力的學習,也是在彌補我幼時缺失的被照顧。

為什麼我才注意到你呢?真的太晚了。

我想想,在我年幼時的你正雪上加霜,卻無人為你雪中送炭。

孩子,你總因為自己不快樂而抱怨,但是原生家庭不背鍋

唯有自救能得救贖

假使我們生活在相對糟糕的原生家庭,那麼唯有自救才能夠救贖。

當我們與社會接觸的越多,就越能明白上輩人的不易。母親用錯誤的方式生活了幾十年,我想,我要開始嘗試正確的。


抱怨只會無濟於事

我喜歡的作家三毛曾經說過:"習慣性的抱怨而不謀求改變,是不聰明的人"。

抱怨的本質,就是甩鍋給別人。

上網課不能堅持就去抱怨父母,生活質量低下也抱怨父母,這才是真的沒長大。


父母不背鍋,原生家庭不背鍋。

《自律父母的孩子都不會太差》、《不自律的父母,註定毀掉孩子的一生》、《父母的偽自律,最後都會讓孩子買單》這樣的文章是給我們的上輩看的,是警示我們為人父母時看的,而不是給我們的不自律找藉口。

真正的成為自己,戒掉被家人時刻管教的依賴性,才會真正體會到:自律的目的往往都是美好結果,千萬別讓原生家庭替你的荒唐思想背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