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石化—丙烯及聚丙烯產銷量增加,年度業績增長35%

中信建投發佈投資研究報告,評級: 買入。

衛星石化(002648)

事件

公司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2019年公司實現收入107.8億元,同比增長7.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5.1%;基本每股收益為1.20元,同比增長34.8%;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14.76%,同比上升2.38個百分點。

簡評

業績增長主要來自於C3產業鏈產銷大增:公司於2019年3月投產45萬噸丙烷脫氫裝置二期項目,5月投產15萬噸聚丙烯項目二期,全年各基地生產產量同比大幅增長45%,貢獻2019年業績增量。子公司衛星能源目前共有丙烷脫氫產能90萬噸,PP產能45萬噸,2019年實現淨利潤7.7億元,同比2018年大增3.9億元。為抗擊疫情,公司聚丙烯PPH225生產裝置高負荷生產,加大熔噴改性專用料的生產,保證新冠肺炎期間口罩原料的供應。另外,子公司衛星新材料年產12萬噸高吸水性樹脂技改項目三期試產出合格產品,2019年虧損2880萬元,比2018年減虧1102萬元,未來業績值得期待。

丙烯酸走出行業低谷,加碼產能鞏固龍頭地位:受到2018年12月江蘇三木投產16萬噸和2019年7月上海華誼投產16萬噸的影響,丙烯酸2019年前三季度價差下滑,從四季度開始回升。而即使在受到行業衝擊的情況下子公司平湖石化仍然實現業績平穩正增長,2019年實現淨利潤2.75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1191萬元。平湖石化目前擁有48萬噸丙烯酸和45萬噸丙烯酸酯產能,平湖基地36萬噸丙烯酸及30萬噸丙烯酸酯一階段項目正在建設中,預計2020年年中投產18萬噸丙烯酸和30萬噸酯,鞏固行業絕對龍頭地位,將是行業回暖的最大受益者。

C2項目有序推進,乙烷裂解制乙烯成本優勢突出:連雲港石化年產135萬噸PE、219萬噸EOE、26萬噸ACN聯合裝置項目按計劃有序推進:年前公司9臺乙烷裂解塔到達現場,三臺16萬方的儲罐立批按揭完成,乙烯儲罐和聚乙烯倉庫建設完成,碼頭那邊基礎建設完成,目前正在進行管道鋪設工作,疫情後現已全面恢復建設,如果順利可在2020年底投產。美國ORBIT項目全面施工,管道、碼頭儲罐與冷凍裝置進展順利,可同步滿足連雲港項目原料保障。為確保該項目順利投產,不延誤原料運輸所需六艘乙烷專用運輸船舶交付時間,公司在洽談租船協議的同時,在香港成立6家子公司預先向韓國兩家造船廠墊付造船款項,目前進展順利。未來不同原料路線乙烯項目進入投產高峰,包括恆力石化、浙石化、萬華化學、中科煉化、中化泉州、寶來石化、華泰盛富等項目,僅2020-2021年間就將釋放約1100萬噸乙烯產能。在全球石化競爭異常激烈以及美國頁岩氣革命的大背景下,低價乙烷原材料是公司乙烯項目盈利的核心因素。從2015年以來,美國MB乙烷價格大多數情況低於200美元,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線成本優勢顯著高於傳統石腦油路徑。衛星石化乙烷裂解制乙烯項目領先同行,長期持續看好。公司在立足並鞏固C3產業鏈的同時,積極擴展C2全球市場,豐富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的規模優勢和抗風險能力。

佈局氫能源板塊,增厚產業鏈利潤:公司以自有資金設立衛星氫能,將C2、C3產業鏈低成本的輕烴副產高純氫氣變廢為寶,實現可持續發展。目前,公司PDH項目副產品氫氣用於公司22萬噸雙氧水項目,高濃度產品達到電子級標準,被用於半導體刻蝕液。未來烯烴綜合利用項目建成後氫氣規模將達到25萬噸/年,公司利用與浙能集團合作契機,佈局氫能源綜合利用,取代以往直接排空或充當燃料的利用方式,充分發揮公司富餘氫氣價值。

盈利預測與估值:預計公司2020、2021和2022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3.55、23.76和31.20億元,EPS分別為1.27、2.22和2.92億元,PE分別為10.9X、6.2X和4.7X,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宏觀經濟下滑、中美貿易戰加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