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四舉措”,防治水汙染

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以來,餘慶縣水務局結合環境保護職責,堅持以保護水資源、改善水環境、做好水文章為重點,從水土保持、水資源管理、汙水處理、河長制工作等方面紮實開展水汙染防治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強化水土保持,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嚴抓全縣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的申報、審批、建設,嚴格執行水土保持方案“三同時”制度。確保我縣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編報率達90%、監督檢查率100%,實施率達80%,驗收率達70%。對全縣開發建設項目進行調查,在建立臺帳的基礎上,堅持把好“關”。2019年以來,對全縣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檢查18次,受理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申請66個,審查2個、批覆水土保持方案27個,徵收水土保持補償費117.43萬元。積極推進餘慶縣花山鄉洞水小流域、龍溪鎮小河小流域、餘慶縣霍家溝小流域等水土保持工程項目。

夯實“四舉措”,防治水汙染

二、加強水資源管理,確保飲用水源安全。對保護區和飲用水源區採取更嚴格的納汙控制措施。在飲用水源區嚴格禁止設置排汙口,其他功能區內按照核定的納汙總量實行嚴格管理。加強水源地保護,根據劃定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進行保護,強化飲用水水源應急管理。檢查取水口15次,徵收水資源費90.7萬元,對全縣12座汙水處理廠進行規範性建設工作和2次水質檢測。對千人以下飲用水源方案進行了編報,確保居民飲水安全。為更好地保護城區飲用水水源,對魁龍水庫飲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達標建設工作。工程總投資371.82萬元,主要包括新建一套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對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水質實現24小時自動在線監測;新建五套視頻監控系統,及3700米的隔離圍欄等建設工程。

三、提升汙水處理能力,打贏治汙治水攻堅戰。按照《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劃》等有關保護水源的相關制度,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全面推進汙水處理設施,我縣已累計投入19820.05萬元,全面完成8鎮1鄉1街道的12座汙水處理廠建設,設計日處理規模2.5萬噸,實現汙水處理全覆蓋。一是完成鄉鎮汙水處理廠運營調試。二是建成汙水收集管網82.596km,汙水輸送泵站2座,年汙水收集輸送能力約507萬噸。三是根據要求,開始啟動徵收汙水處理費用。四是啟動村寨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總投資5610萬元,計劃實施35個自然村寨的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收集管網。

四、落實職責,紮實開展河長制巡河工作。截止目前,對全縣轄區內的67條河流主要河段和56座水庫進行了巡查,縣、鄉、村三級河長巡河共718次。其中,縣級20次,鎮級120次,村級478次。共計巡查河道約248公里,水庫水域面積約15km2。發現問題31起,主要是部份汙水直排入河、亂倒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問題,縣河長制辦公室分別以工作函、工作情況通報、現場走訪等方式反饋給相關責任單位進行整改,目前,巡河發現的問題基本上得到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