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4月12日晚8:30,由中國網·中國酒頻道主辦、宜賓學院中國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郭五林教授發起的《中國酒文化故事》大講堂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圓滿結束。

本期,我們邀請到來自宜賓學院教授、宜賓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周世偉教授做客直播間。周世偉教授繼續與我們分享了,他編寫的《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一書相關知識。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泡製酒的類型與功能

柏葉酒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在特定的節日,人們會喝特定的泡製酒。如:清明時節喝雄黃酒;重陽節喝菊花酒;元旦節喝柏葉酒……

柏葉酒,柏葉浸製的酒。古代風俗,以柏葉浸酒,元旦共飲,以祝壽和避邪。漢應劭 《漢官儀》卷下:正旦飲柏葉酒上壽。

在古詩中,提到柏葉酒的不少。

南朝瘐肩吾《歲盡》詩亦言:聊開柏葉酒,試奠五辛盤。

他的兒子瘐信寫有《正旦蒙趙王齎酒》詩:正旦辟惡酒,新年長命杯。柏葉隨鉻至,椒花逐頌來。

明袁凱《客中除夕》:一杯柏葉酒,未敵淚千行。

祭祖祀神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如:

《詩經·豐年》:豐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為酒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禮,降福孔皆。

《詩經·楚茨》:我倉既盈,我庾維億。以為酒食,以享以祀。

《世說新語》:鍾毓、鍾會小時,值父晝寢,因共偷服藥酒。其父時覺,且託寐以觀之。毓拜而後飲,會飲而不拜。既而問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禮,不敢不拜。”又問會何以不拜,會曰:“偷本非禮,所以不拜。”

范成大《祭灶詞》:酹酒燒錢灶君喜。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樽還酹江月。

許及之《賀新郎》:回首獨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與。

借酒澆愁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有獨特的審美體驗,而突如其來的靈感激發是需要用酒來表達和催化的。所以,除了節日與祭祀,在古詩中,大量的“借酒澆愁”類詩詞湧現。其中,不乏有大家熟悉的:“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又如:

杜甫《九日》:重陽獨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臺。竹葉於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溫庭筠《寒食前有懷》:舊侶不歸成獨酌,故園雖在有誰耕。

王禹偁《清明》: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但將酩酊酬佳節,不作登臨恨落暉。

鄭準《江南清明》:旅恨共風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

李清照《行香子》:黃昏院落,悽悽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張榘《念奴嬌》: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悽切。

高翥《 清明日對酒》: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藉酒遣興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同時,也有“酒壯英雄膽”一說,說的是,喝了酒之後的人勇氣倍增。所以,除了以上的情況,古詩詞中也有許多是詩人們藉酒遣興的佳作。

如:

李白《將進酒》: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程顥《郊行即事》: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紅;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

白居易《客中守歲在柳家莊》:守歲尊無酒,思鄉淚滿襟。

施閏章《元夕詩》: 燕臺夜永鼓逢逢,蠟炬金樽爛漫紅,列第侯王燈市裡,九衢士女月明中。

蘇軾《望江南》: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後,酒醒卻諮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酒品質與名稱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飲酒養生自古有之,古人對於酒的品質格外注重,清代醫家顧仲在《養心錄》中就有論述:“酒以陳者為上,愈睞愈妙。暴酒切不可飲,飲必傷人。”

窖香幽雅、陳香飄逸、甘冽醇厚、圓潤爽口、香味諧調、尾淨悠長是當下判定一個酒品質好壞與否的標準。這六個詞彙所表達的意思與古人對好酒的認知是一脈相承的。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判斷一個酒品質好壞,可以從色、香、味入手,即:

色(看):入眼純淨

香(聞):入鼻芳香

味(品):入唇細膩、入口舒爽、入喉綿軟、入胃溫潤、回味悠長

清酒、濁酒、冷酒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當對酒品質有了一定認知後,古人在詩詞中的出現了對不同品質酒的具體表述,如:清酒、濁酒、冷酒。

杜甫《登高》: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呂蒙正《祭灶詩》:一碗清湯詩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李群玉《湖寺清明夜遣懷》:餳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離懷銷濁酒,愁眼見黃花。

美酒佳釀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李商隱《隋宮守歲》:沈香甲煎為庭燎,玉液瓊蘇作壽杯。

宋俞弁《逸老堂詩話》捲上:琬液、瓊蘇皆古酒名。

《初學記》卷二六引《南嶽夫人傳》:夫人設王子喬瓊蘇綠酒。

李清照《行香子》: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庾信《正旦蒙趙王賚酒詩》:流星向椀落,浮蟻對春開。

晏幾道《阮郎歸》:綠杯紅袖稱重陽,人情似故鄉。

屠蘇酒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在古詩詞裡,還有一種酒名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屠蘇酒。屠蘇酒也稱“壽酒”,據傳是華佗創制,以大黃等中藥入酒浸製而成,“闢疫氣,令人不染瘟病及傷寒”,具有益氣溫陽、祛風散寒、避除疫癧的功效。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的《元日》道出古時春節兩大風俗:飲屠蘇酒和掛桃符。

顧況《歲日作》:還將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

蘇軾《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

蘇轍《除日》: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來年七十餘。

陸游《除夜雪》:半盞屠蘇猶未舉,燈前小草寫桃符。

屠蘇酒,是一種混合藥酒。屠蘇是一種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多種中草藥混合配製而成。屠蘇之名及其功用又有一說,見唐韓諤《歲華紀麗·元日》:進屠蘇(注云:俗說屠蘇乃草菴之名。)

屠蘇酒的配方几經流變,晉朝葛洪《肘後方》(記述青蒿素的中醫典籍)、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等配伍不盡一致,但其中八味基本相同,分別是大黃、蜀椒、桔梗、桂心、白朮、防風、烏頭、菝葜。當然,現在如果想自釀,一定要在中醫的專業指導下泡製了。

古五糧液

中國酒文化故事第二十七講——中華傳統節俗詩詞裡的酒文化元素2

五糧液也在杜甫、黃庭堅等詩人筆下,出現過。只是那時候還不叫五糧液,根據考究,那些出現在古詩詞中的描述,與如今的五糧液同源。

如:

杜甫《宴戎州楊使君東樓》:重碧拈春酒,輕紅擘荔枝。

黃庭堅《廖致平送綠荔枝,為戎州第一;王公權荔枝綠酒亦為戎州第一》 :王公權家荔枝綠,廖致平家綠荔枝;試傾一杯重碧色,快剝千顆輕紅肌 。

中國的節日從一開始就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使得中國酒文化成為地地道道的社會文化、大眾文化。人們無論尊卑貴賤都可以飲酒,酒是生活中非常有價值的一部分。詩酒相生,詩因酒而愈加豐滿,酒因詩而愈加醇厚。若能體驗詩酒人生,則又別是一番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