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3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發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最新號令,“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沒有任何退路和彈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要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狠抓攻堅工作落實,幫助貧困勞動力有序返崗,支持扶貧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儘快復工,加快建立健全防止返貧機制。

脫貧致富終究要通過貧困群眾辛勤勞動來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酒精消毒、口罩防護、分批上工……貧困戶忙生產,扶貧幹部幫著跑銷路,在防疫措施到位的基礎上,隨著一個個扶貧產業項目復工復產運轉起來,幸福生活也會隨著訂單接踵而來。

《我在春天等你》系列策劃,以組圖形式,綜合展現全國復工復產情況。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穩向好,全國各行各業正大步走進“春天”。

策劃:蔚力 李昭

本期文案:李昭

設計:寧澤超

‍‍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4月7日,在廣西柳州市鹿寨縣鹿寨鎮龍田村,挖掘機在進行“旱改水”作業。2019年以來,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實施耕地提質改造工程,把低產的旱地和荒地改造為水田,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增加有效耕地面積,促進土地集約化利用,助力村民脫貧增收。據瞭解,鹿寨縣今年計劃完成10000畝“旱改水”任務。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4月7日在榆陽區古塔鎮趙家茆村杏樹林裡拍攝的土雞。當地群眾發展林下經濟,成效顯著。近日,在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南部山區,漫山遍野杏花盛開,黃土高坡生機勃勃。從1999年開始,榆陽區依託退耕還林工程在南部山區大力推廣種植大扁杏。目前,榆陽區杏產業基地達15萬畝,加工的杏系列產品暢銷省內外,杏產業成為山區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4月6日,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副縣長孫穎潔(右)通過網絡直播推介當地土特產。近日,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向消費者和客商推介普洱茶和土特產,助推山區農民脫貧增收。茶產業是寧洱縣的主要支柱產業,是全縣農民穩定的收入來源。截止到2019年底,寧洱縣共有茶園33萬畝,其中,現代生態茶園20.48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12.16萬畝,栽培型古茶園0.36萬畝。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4月5日,在湖北省李家河鎮塘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童話工藝“扶貧工廠”裡,務工人員製作玩具。近日,位於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李家河鎮塘坊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童話工藝“扶貧工廠”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面復工復產,帶動200多名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和周邊村民就業。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4月4日,村民在南和縣賈宋鎮一扶貧大棚內裝運西瓜秧苗。近年來,河北省邢臺市南和縣創新扶貧模式,統籌利用扶貧農業基地,建立起育苗、蔬菜種植為一體的扶貧大棚,貧困戶就近生產就業,拓寬了增收渠道。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3月31日,河南省淮濱縣一家肉牛養殖基地的牛舍(無人機照片)。近年來,河南省淮濱縣以“黨建聯盟+產業聯盟”雙聯盟為總抓手,依託當地資源優勢,構建了包括肉牛生豬、食用菌和中藥材在內的26個特色產業聯盟,累計帶動2萬餘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3月29日,雅魯藏布江畔的山南市桑日縣葡萄種植園一景。近年來,雅魯藏布江中游河谷地段的西藏山南市桑日縣以“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發展葡萄產業。2019年,當地葡萄基地面積達2000畝,帶動了當地300名農牧民增收。今年,桑日縣計劃擴大葡萄種植面積並建設葡萄酒莊,打造涵蓋葡萄種植、葡萄酒生產銷售及旅遊觀光服務的葡萄全產業鏈,帶動更多農牧民致富。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3月26日,廣西上林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工人在進行生產作業。上林大染坊繭絲綢有限公司現有工人385人,其中116人是當地貧困戶。目前,廣西上林縣各類企業逐步實現有序復工,在幫助當地恢復生產的同時,促進當地勞動力就業,幫助貧困家庭實現就業增收脫貧。

我在春天等你06期|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扶貧產業復工忙

3月22日,在阿克陶縣現代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基地,工人在育苗溫室內忙碌。近年來,阿克陶縣按照“穩糧、減棉、促果、增畜、優菜”的發展思路,把產業增收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以現代設施農業產業扶貧基地為依託,發展建設可容納250萬株種苗的全智能標準化育苗溫室,每年向全縣1892座溫室大棚、488座蔬菜拱棚和陸地蔬菜種植戶,提供春提早、秋延晚、冬越茬各類種苗,帶動1600餘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穩定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