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瞭解新工業“四兄弟”

數字孿生、賽博物理系統、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這四大術語,是近幾年業界當紅熱詞。在國內業界,賽博物理系統興於2014年,智能製造熱於2015年,工業互聯網火於2017年,數字孿生則紅於2019年。

初步瞭解新工業“四兄弟”

四大術語是各自獨立,還是彼此相關?可能絕大多數人認為彼此相關,但是四個術語之間的異同是什麼?相關內涵有多少?運行邏輯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可能確實不太好說清楚。

數字孿生的定義

數字孿生是在軟件定義作用下,長期的要素數字化所形成的結果。此處要素泛指物理世界的各種人、機、物、數據、圖文、語言、物理信息等各種實體要素。因此數字孿生是一種經過長期發展形成的數字化通用技術。

一是指物理實體與其數字虛體之間的精確映射的孿生關係;二是將具有孿生關係的物理實體、數字虛體分別稱作物理孿生體、數字孿生體。

賽博物理系統的基本內涵

CPS於2006年由美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的海倫·吉爾首次提出,並伴隨著德國人在工業4.0中的推廣應用而在全球業界興起。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NSF)、伯克利大學、德國國家工程院(acatech)、弗勞恩霍夫協會等科研機構進行一系列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論框架。

CPS是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的基本運行機理的抽象與提煉。在智能製造和工業互聯網中,一定會發現CPS的身影,它變化形式多樣,尺度大小不一,可能以單元級、系統級、系統之系統等不同的系統級別來出現。

智能製造的基本內涵

智能製造,源於人工智能的研究。一般認為智能是知識和智力的總和,前者是智能的基礎,後者是指獲取和運用知識求解的能力。

智能製造應當包含智能製造技術和智能製造系統,智能製造系統不僅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地充實知識庫,而且還具有自學習功能,還有蒐集與理解環境信息和自身的信息,並進行分析判斷和規劃自身行為的能力。

毫無疑問,智能化是製造自動化的發展方向。在製造過程的各個環節幾乎都廣泛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專家系統技術可以用於工程設計,工藝過程設計,生產調度,故障診斷等。也可以將神經網絡和模糊控制技術等先進的計算機智能方法應用於產品配方,生產調度等,實現製造過程智能化。而人工智能技術尤其適合於解決特別複雜和不確定的問題。但同樣顯然的是,要在企業製造的全過程中全部實現智能化,如果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至少也是在遙遠的將來。

工業互聯網的基本含義

工業互聯網的本質和核心是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把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緊密地連接融合起來。可以幫助製造業拉長產業鏈,形成跨設備、跨系統、跨廠區、跨地區的互聯互通,從而提高效率,推動整個製造服務體系智能化。還有利於推動製造業融通發展,實現製造業和服務業之間的跨越發展,使工業經濟各種要素資源能夠高效共享。

初步瞭解新工業“四兄弟”

優勢與作用

對於這四個術語,清晰理解異同,抓住內涵實質,有助於澄清概念,正本清源,可為這些概念的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提供了較為明晰的指導,避免了對這四個術語認為的邊界模糊、功能泛化,影響這些概念在科研與實踐中的應用。也有有助於發揮四個術語的各自特長,引導企業將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這些新工業革命的具體活動內容,在不同的行業領域中做好實踐與落地。

舉報/反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