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膽小可以說是不少孩子的通病,其它孩子做起來很自然的事情,到他這兒就緊張害怕不敢嘗試。想讓孩子多出去走走,也是膽小怕生,經常不敢跟阿姨打招呼。更別提晚上睡覺了,自己一個人睡經常是害怕得不行。這些特點在3-6歲孩子的身上尤為明顯,孩子為什麼會這麼膽小呢?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一、孩子膽小的原因

1、孩子認知發展的必經過程

每個年齡段孩子都要採取特定的養育方式,他們都有好奇心和自我保護意識。既要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安全感,又要保護他們的好奇心,讓孩子勇敢探索周圍事物。

1歲前的孩子由於行動能力較弱,受到保護較多,此時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需求常被照顧,接受外界刺激較多,那麼在1歲之後孩子會表現得更敏銳更靈巧。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2、膽小是出於孩子的自我保護

在社交中,孩子會觀察對方是否值得自己信任。家長們不難發現,溫柔的美女特別受孩子歡迎,這是因為溫柔、美麗的女性更容易讓孩子放下戒備心,他覺得這樣的人不會傷害自己。

在探索世界的活動中,有些孩子看見貓狗就要抓、看見溝渠就想跳、看見大孩子玩什麼遊戲自己也要去,這樣的孩子雖然膽大但容易受傷。膽小的孩子未必真不敢,他觀察了一下發現比較危險,就不去嘗試了。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3、家長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有些家長對孩子管制較嚴,一切活動都要得到自己授意。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主見,也較為膽小,因為他的任何行為都要被家長放大檢視,阻礙了孩子發揮他的主觀能動性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4、缺乏生活經驗,對事實不瞭解

家長想帶孩子出去玩,讓孩子站在電動車踏板上,孩子說什麼都不肯站。類似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孩子沒站過,認為會被晃掉下來。他們缺乏生活經驗,對事實不瞭解。

根據以上概括出的四點,基本能涵蓋孩子膽小的大部分原因了。我們建議家長們使用3步教育法,長期實踐可以培養孩子自信心和大膽嘗試的勇氣。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孩子太過膽小,家長可以試試“3步教育法”

1、找到原因

針對上文提出的四個原因,家長考慮一下,孩子對某件事膽小的原因,當然很多情況不是僅僅一種原因,而是兩三種的原因的結合。

比如酒宴上請來的小丑扎動物氣球送給孩子,但需要划拳贏他。別的孩子都去划拳討要,自家孩子又羨慕地看著別人上臺又安靜地坐著不動。這既有害怕小丑和嘈雜環境的原因,又有家長過度保護的因素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2、弱化恐懼

當家長們發現孩子對某個場合、某件事表現的膽小時,先幫孩子弱化恐懼。因為這次讓孩子恐懼的障礙不清楚的話,他以後遇到同類型的事件依然會膽小。通過其他孩子示範、安全預演等方法弱化乃至消除恐懼。

但要注意某些場合下,區別恐懼和不感興趣兩種表現。如果孩子注意力根本不在那件事上,那就是不感興趣去做,而不是害怕。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3、情景帶入

有些孩子在體育運動上表現得尤為膽小,這可能與力量、平衡性沒開發到位有關,可以常常帶他去運動場地看別的小朋友玩,剛開始不要催他學別人的玩法,他需要一個觀察、想象、模仿的過程

可以引導他從簡單的動作玩起,等力量充分運用開之後,他對自己的身體更有信心了,會主動嘗試做更難更復雜的動作。一味地催會讓孩子逆反,更不能說:“你看人家多勇敢,你就是膽小。”那就前功盡棄了。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膽小並不是與生俱來的,相反證明孩子很謹慎,不會出大錯。允許孩子有觀察嘗試的過程,他們會漸漸自信變得膽大的。家長要做的是豐富孩子的認知能力,孩子有了更多的生活經驗,膽小的情況也會逐漸減少。平時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帶有生活常識的繪本,孩子會從繪本中瞭解更多的經驗。


孩子膽小的4個“原因”,聰明父母做好這3件事,輕鬆搞定膽小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