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在人類的發展史上,我們的祖先從避居山洞,到用木頭搭建房子再到如今的鋼筋混凝土大廈,要求也由簡單的遮風擋雨變為現在集美觀和實用於一身。在英國建築師與歷史學家帕特里克·狄龍的《建築的故事》一書中,就以時間為一條線索,介紹了跨越50個世紀的建築革新,早到古代時期公元前28世紀的埃及左塞爾金字塔,晚至當代美國蓬皮杜中心和英國草磚房。

在這五千年的浩瀚歷史中,曾因為戰爭而失去某些建築,也因為戰爭又新建一些建築,也曾因為電梯的發明,而打破了建築的高度限制,歐美國家曾一度出現“欲與天公試比高”的建築大賽。建築的故事可謂卷帙浩繁,而又讓人嘖嘖稱歎。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1. 從古代到中世紀——從金字塔到大教堂

提到金字塔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胡夫金字塔,而在胡夫金字塔建立的100年前,埃及的一位著名法老——左塞爾法老,他是埃及所有統治者中最為偉大的一位,人民都將他奉為神明,早就考慮到要讓自己的名字像岩石一樣永垂不朽,於是這位法老建立了他自己的金字塔。

左塞爾去世後,他的遺體隨著樂聲被安放在金字塔中,隨後墓室大門被封上,後來其他的法老們也紛紛效仿他,如今知名的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孟卡拉金字塔都是以左塞爾金字塔為參考的。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左塞爾金字塔

於是,當埃及人順著流入地中海的尼羅河,與希臘群島的人們互通有無時,自然把他們偉大的法老金字塔故事帶到了當地,於是希臘國王也開始蠢蠢欲動,想要修建一個偉大的宮殿。其中以雅典的帕臺農神廟最為壯觀。但是在與波斯帝國的戰爭中,雅典人的城邦卻在戰爭中已經淪為廢墟,雅典的領袖伯里克利鼓勵人們重建城邦,於是一座更加精妙的神廟就在戰爭之後誕生了。

當時希臘最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亞斯為神廟創作出了他最偉大的浮雕作品——一面山花講述雅典娜的誕生,一面山花展示雅典人選擇她作為守護女神的過程。這座修建的帕臺農神廟,不僅僅是一座獻給女神的殿堂,更象徵著雅典人的精神。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帕臺農神廟

因為帕臺農神廟的雄偉,整個地中海都開始效仿他們,在這一時期,羅馬鬥獸場、萬神殿都紛紛建立起來,並且他們想到了一個更妙的建築風格——穹頂,當人們站在穹頂之下,屋頂彷彿就是一個天空般的曲面。穹頂構成了一種全新的空間,這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建築的宏偉超越了華麗的裝飾。

隨著羅馬的的擴張,皇帝決定分而治之,於是便有了東部的東羅馬帝國,也就是拜占庭帝國,並將首都定在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大帝一直想將君士坦丁堡建的跟羅馬一樣偉大,也更希望有一座更輝煌的教堂,於是在他去世後,一座宏偉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就建立起來了,雖然中間不幸毀於戰火,但在後來查士丁尼大帝的重修和擴建下,更加輝煌氣派。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聖索菲亞大教堂

如今的君士坦丁堡已經變為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首都,但是聖索菲亞大教堂依舊矗立於博斯普魯斯海峽之上,在建成後一千多年的今天,它的穹頂依然高懸空中,彷彿是由金鍊從天堂懸掛而下。

2. 中世紀時期——從紫禁城到聖彼得堡

與歐洲風格不同,中國建築大多采用木造建築,有出簷深淵的大屋頂,通過舉折或舉架的方式來形成優美的屋面曲線,屋頂上還會覆蓋晶瑩剔透的琉璃瓦,木樑上雕刻著龍頭,漆上鮮豔的紅色或者金色。中國的鄰國,日本和韓國也紛紛效仿這種建築的方式。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中國人往往喜歡奢華大氣的宏偉建築,而日本人更傾向於樸素的審美。

於是日本人足利義滿將軍建造了私人的金閣寺,而幾乎與此同時,中國的統治者則決定建一座可以向世界展示國威的建築——不僅僅是一個精緻的亭子或是一棟房子,而是一整座城市。這就是紫禁城。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紫禁城

在一兩百年後,南亞的印度也在打造一個精美的宮殿——泰姬陵。沙·賈汗是莫臥兒統治者中最勇猛、強大的皇帝,但是他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則是他美麗的妻子,他稱她為慕塔芝·瑪哈爾,瑪哈爾病逝後,傷心欲絕的沙·賈汗為妻子打造了一座陵墓,以此來紀念她。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泰姬陵

在陵墓的每面牆上都鑲嵌著精美的寶石,還以花卉、圖案或者經文的浮雕做裝飾,當陽光照射到圓頂的時候都會散發光芒。在周圍也有很多花園,花園內遍佈溪流和水池,這樣,當沙·賈汗漫步其中,就能隨時看到泰姬陵的倒影,悼念他的亡妻。

橫跨歐亞的沙皇俄國為了像西歐國家一樣強大、現代,彼得大帝決定建一個新首都,這個新首都就選在了涅瓦河流入波羅的海的地方,在這一片雜草叢生的地方,開始建造一個城市,雖然彼得大帝並未活到這座新城市建成的日子,但是他的繼任者們緊緊追隨他的腳步,建設了彼得保羅大教堂、斯莫爾尼大教堂、彼得霍夫宮、緬希科夫宮等等宏偉的教堂和宮殿,並用創造者的守護神來命名這座城市——聖彼得堡。

3. 近現代時期——從包豪斯學校到草磚房

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人們慢慢地認識到,樸素的結構也可以讓建築像舊時恢弘的宮殿一樣美觀,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人們更有理由去展望未來,而不是追悼過去,於是人們開始建造現代建築。

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建造宮殿都是在為富人服務,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覺醒,建築師們也開始對此提出質疑並作出反思,並開始了考慮為平民設計適合居住的房子。包括房子中所用到的傢俱如何使用更加舒適等等,設計者們開始考慮為普通人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於是一批德國設計師創建了一所名為“包豪斯”的學校,在這裡,人們可以學習如何設計建築、地毯、桌椅、刀叉杯盤等等,儘管不久之後因為新元首希特勒的摧毀,包豪斯學校被迫關閉,但這種建築新思想卻在世界各地傳播開來。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包豪斯學校

包豪斯學校中的一些人,就因為戰亂的原因,逃到了美國,在這片還算原始的土地上開始設計建築。在希特勒的掌控下,整個歐洲陷入陰霾,但是美國卻顯得活力十足,甚至開啟了一個新比賽:建造世界上最高的建築。

於是便有了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曼哈頓銀行大廈(後因特朗普買下該大廈,更名為特朗普大廈)等等。然而隨著各種各樣的建築橫空出世,以及材料資金的消耗,人們慢慢注意到,綠色建築在當代更加環保而且節能。

建築師薩拉·威格爾斯沃斯和她的搭檔傑里米·蒂爾想要建一個心目中的房子,它有一個可以替代冰箱的製冷室,可以收集屋頂上的雨水來衝馬桶,可以在屋子的地板下留下一大片空間,在那裡養雞種菜······

從欣賞到剖開,解鎖建築的故事

草磚房

這座新型的草磚房無疑給了設計者們很多靈感,在人們對房屋建築實用要求提高的同時,富麗堂皇只是加分項,而不是必選項,在這幾千年的建築進化史中,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宏偉壯觀的宮殿級建築,也包含了我們對建築本身的思考,對人性解放的追求,和對私密空間舒適度打造的願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