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駭”人的“敲門測試”,“害”我們的孩子。

近日有媒體做了一次“敲門測試”,測試獨自在家的孩子是否會給陌生人開門。結果“悚然聽聞”,參加測試的6組孩子,無一例外,100%都給陌生人開了門!當我們都在關注怎麼教育孩子別給陌生人開門的同時,卻忽略了孩子為什麼被騙,忽略了這其實只是一場“欺負孩子的遊戲”。

別讓“駭”人的“敲門測試”,“害”我們的孩子。

不要給陌生人開門

仔細看過這篇文章的人,都不難發現,當面對陌生人敲門的時候,我們的孩子是有警覺性的。比如第三組測試的孩子。

3號寶寶焦元喆,今年6歲。

記者孟令熙:你好,家裡有人嗎?欒黎黎在家嗎?

焦元喆:欒黎黎不在家,剛下去

記者孟令熙:你把門開開唄,我給你媽媽送個快遞,她是你媽媽嗎?

焦元喆:欒黎黎是我媽呀!你先等一會,我去拿個東西(搬凳子)咱們看看門眼,你把快遞舉起來讓我看看唄!

記者孟令熙:(舉快遞)

焦元喆:好,我給你開門!

記者孟令熙:我想上個廁所可以嗎,上個廁所再走行嗎?

焦元喆:可以!

別讓“駭”人的“敲門測試”,“害”我們的孩子。

我們不難看出,3號寶寶是很警覺的,即使記者說出了孩子母親的名字,3號寶寶依然要求透過門鏡查看對方的真實身份,可以說3號寶寶非常聰明,,面對這樣的情況估計成年人也會開門吧?那問題出在哪呢?

問題就出在這場測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完全就是一群大人在故意“戲弄”孩子。也許你覺得“斯基”說得過分了,那我們看看,是“斯基”說得過分了?還是這個測試過分了?

首先說孩子方面:父母故意把他留在家,孩子處於毫不知情的狀態。

再說測試方面:1 知道孩子自己在家;2 知道孩子父母的名字;3 準備充分還帶了道具;4 可能家長還向記者透露了孩子的名字,性格,愛好,習慣等一系列信息。

也就是說,對方知道了孩子的一切信息,而孩子完全不知情,這樣的測試公平嗎?不要說被測試者是孩子,就算是成年人,“斯基”也敢說,你能騙開90%以上的門。

可能這次測試的初衷是好的,為了給家長們提個醒,要教育孩子不要相信陌生人,不要把孩子自己留在家,不要隨便洩露個人信息。但是這次測試也忽略了,這次測試對被測試的孩子的傷害,以及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

不正規的測試的不良影響

我們傷害了孩子的“善良”,很可能造成我們的孩子將來不能融入社會

測試中幾乎都提到了要“借用廁所”,這類尋求孩子幫助的託詞來欺騙孩子,測試利用孩子們的“惻隱之心”,來欺騙孩子,這其實對孩子造成的傷害非常大。

因為人類本能是“趨利避害”,這就造成了,人類會做很多利己的事情,但是隨著人類社會中,協作的不斷深入,我們就必須讓自己能夠剋制“利己行為”,轉而做一些“利他行為”,從而保證社會協作體系正常運行。

具體的過程是,首先我們學會了通過別人的表情來,感受到別人的痛苦,這個就叫做“感同身受”,比如,當我們看到別人摔倒的時候,我們會通過摔倒者的痛苦表情,似乎感受到同樣的不舒服,這因為我們的大腦,在看到摔倒者表情的時候,我們大腦中的鏡像神經元也會受到刺激,這種刺激讓我們也感到了摔倒的感覺。而為了消除這種感覺,我們的第一感覺就是去扶起摔倒,而不是再去給摔倒者一腳,並搶走他的東西。

因為,這時我們的大腦會認為是我們自己跌倒了,於是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去扶起摔倒者,而不是想要搶他的東西。

也就是說,這時我們動了“惻隱之心”,而“惻隱之心”抑制了“利己行為”的動機,然後又通過幫助對方,而消除了自己大腦中那些令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信號。

這就是為什麼當我們看到受苦的人會不假思索地去幫助他。

而當你幫助別人的同時,你也就與別人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礎,可以開展下一步的協作。

而這個測試對孩子“惻隱之心”的不公正對待,會喚起的是孩子們的原始動機機制:憤怒和內疚。而這兩種強烈的情緒,會讓孩子感到不適,併為了避免再出現這兩種情緒而在今後的生活中,拒絕同情別人,疏遠與其他人的關係,這對孩子將來融入社會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

別讓“駭”人的“敲門測試”,“害”我們的孩子。

我們應該怎麼提醒孩子不要被騙

“斯基”認為應該用更加直觀和正面的方法來告知孩子什麼是欺騙,面對欺騙我們怎麼辦?

下面是一個“斯基”認為不錯的實驗方法。

實驗由兩個孩子一組(A和B),共十組孩子來進行實驗完成。

實驗方法:給A孩子十塊巧克力,並告訴A孩子,你必須將你的巧克力拿出幾塊給B,如果B滿意A的劃分,兩個人就可以擁有這些巧克力;如果B不同意A的分配,那兩個人誰都得不到巧克力。

實驗結果:第一次實驗有8組A孩子選擇給B孩子三塊巧克力,2組A孩子選擇給B孩子兩塊巧克力;結果是所有的B孩子都拒絕了A孩子的方案,十組孩子都沒有得到巧克力。

第二次實驗,孩子們吸取了教訓,有9組孩子選擇給B孩子五塊巧克力,1組A孩子選擇給B孩子四塊巧克力;雖然得到巧克力那組B孩子猶豫了一下,但是還是同意了分配方案,十組孩子都是得到了巧克力。

通過這個實驗,孩子們知道了什麼是公平,什麼是欺騙,在什麼情況下我們才能開展平等談判。

別讓“駭”人的“敲門測試”,“害”我們的孩子。

結語

“斯基”其實也知道,這個測試的初衷可能是好的,測試只是要家長提高警惕性,不要輕易洩露自己的信息,不要讓孩子隨便和陌生人說話,不要把孩子單獨留在家。但是“斯基”也奉勸各位家長,不要因為這個“不嚴謹”的測試,就去苛責孩子,要求他們去做連成年人都做不到事情,不要因為自己的恐慌,就盲目的聽信建議,最後影響了孩子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