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大家都知道,人口越多的國家,往往都有一定的優勢,這個定律似乎也延伸到體育領域。

有觀點表示,有人口優勢的國家,出優秀運動基因的比例也會更大。比如說奧運會的前三名,一般就是中美俄,都是人口超億的大國。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但其實,這是個謬論,全世界人口超過一億人的國家,孟加拉國菲律賓至今0金,巴基斯坦沒拿過一枚個人金牌,印尼沒拿過羽毛球之外的金牌,尼日利亞只得過一枚足球兩枚田徑金牌,

表現稍好的,16的東道主巴西,單屆奧運會也只有三金左右的成績,最高也不過五塊。

而且這個推論放在印度身上,你就可以看出有多荒謬。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根據百度官方數據,去年印度人口13.24億,僅次於中國,是世界第二大人口的國家。

對比一下里約奧運的成績,中國排名第三,次於美國英國,26金18銀19銅,總數56

而印度呢?

印度排名67,1銀1銅兩枚獎牌,和蒙古並列。這兩位獎牌獲得者分別是女子58公斤摔跤選手Sakshi Malik(銅牌),以及羽毛球選手P.V.Sindhu(銀牌)。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而且就算是拉開一點時間長度,你也會發現印度與奧運冠軍沒什麼緣分。印度在奧運會中總共只拿了9塊金牌。在1980年之前,印度總共獲得過8枚金牌,無一例外的,這些金牌都來自曲棍球——印度最流行的體育運動。

中國隊參加奧運會以後,印度人就只在北京奧運會上有過一次輝煌。這枚金牌來自男子10米氣步槍項目,選手為賓德拉。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其實印度拿不到金牌,有著主管和客觀兩個方面的因素。

主觀因素在於,其實奧運會就是歐美人幹出來的,他們自然會想盡辦法把金牌撈到手。

我們都知道,奧運會一屆要頒出300來塊金牌,而其中的很多項目都是歐美最擅長的。不信大家可以數一數,奧運會上有多少項目可以歐美之外的第三世界爭金?除了黑人比較擅長的田徑,亞洲人比較擅長的摔跤,真的沒幾個。

這裡還是要讚美一下大中華,作為亞洲國家的中國可以排到前三,實在是一個極其特殊乃至奇葩的特例。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亞洲國家能拿到金牌的,一般都是力量型項目重、摔跤、跆拳道、拳擊、柔道。而這些項目都有很典型的特徵:第一不需要昂貴的器械,第二,人數受限。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而印度正屬於第三世界,符合上面的情況——歐美擅長的,自己不行。就連自己擅長的曲棍球,到了後面在歐洲逐漸普及後,直接淪為小組賽一場不勝墊底的水平。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第二個原因就是印度本身對於體育運動的支持力度不大。

印度對體育不重視,國家給體育事業的財政補貼非常少,沒了國家的支持,印度的體育事業自然就很難發展起來。

然後是人民身體素質的問題。印度是著名的農業大國,經濟落後,文化事業更加落後。人民能夠吃飽飯已經是萬幸,國民的身體素質普遍低下,想要拿出多餘的力氣去發展體育是很難的。所以印度的體育運動,只有有錢階級才能玩得起。

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卻只拿過一枚奧運金牌的印度到底咋了?

所以印度08年的那塊金牌,其實和國家無關,完全是因為賓德拉自身條件的優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