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林墉 再畫印度之一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葉淺予 1946年作 印度舞 雅昌供圖

近現代以來,諸多中國美術家赴印度進行採風寫生、舉辦展覽、拜訪名流、講學等文化藝術交流活動,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傳奇與名家名作。印度,這個與中國同樣有著古老歷史的國度,成為中國美術家一個重要的域外創作題材,去印度寫生、交流的步伐至今仍在延續,且愈加頻繁。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在我去印度之前,我聽見印度的音樂就會感動。

1955年,我就聽到了《流浪者》的音樂,雖然我聽不懂,但它卻讓我感受到一種悲哀的力量,我喜歡,我聽到印度的音樂就想哭。偉大的音樂是讓人哭的,不是讓人笑的。構成人生的魅力,是良心;促動了人流眼淚,就叫藝術。

佛教的魅力也在那裡。為什麼要慈悲?慈悲者就是要流眼淚。你也哭,我也哭,是真哭,但是互相安慰:“別哭,別哭”,這才是慈悲。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我到印度,也看見很多很醜的人,但我畫的全是美人。生活裡頭有很多醜,但是全靠藝術家來抹上很多漂亮的顏色。藝術家天生就有這個責任,把醜的東西擦掉,變得漂亮。痛苦是永遠的,只不過我們老天有眼,讓我們幸福一個瞬間。(作者林墉系廣東美協原主席)

具體到嶺南,赴印度開展藝術交流的畫家亦並不鮮見。

林墉對印度的藝術情有獨鍾。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言:“有成就的藝術家,都是因為他的作品吸收了大量的優點。就我自己來說,我是大量吸收了印度的東西,同時也吸收了很多歐洲的優點。”對於他的印度題材的繪畫,他如是解釋:“我把我在印度產生的美感,融入中國流傳的美感,就變成你們現在看的畫。”

林墉:我到印度畫的全是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