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要學會做減法

人到中年,要學會做減法

人到中年,經歷了太多的人和事,就會慢慢懂得,人生就是不斷在做減法的過程,只有放下一些東西,才能走好以後的路。

01放下心中的執念

同事阿娟跟老公的離婚手續已經糾纏5年了,最近她終於同意離婚。

阿娟跟老公是大學同學,在學校兩個人就開始了浪漫的愛情之旅。畢業時,兩個人沒能去同一個城市發展,想著以後前路漫漫,只能忍痛分手。

工作兩年以後,老公還是放不下阿娟,又跑回來找阿娟,阿娟放棄正在熱戀的男友,跟老公結了婚。

婚後他們很快就有了女兒,阿娟又要工作,又要照顧女兒,每天忙得團團轉,老公卻在這個時候出軌了。

人到中年,要學會做減法

阿娟知道消息後,氣得又哭又鬧,老公自知對不起阿娟,提出了離婚。

阿娟哪裡肯放過老公,死活不同意離婚,她說:“你不讓我好過,我也不讓你好過,拖也要拖死你。”

很多人都以為,不讓傷害我們的人好過,自己就好過了。殊不知,這對自己是一種更大的消耗。

這幾年,阿娟過得一點都不好,她就像個怨婦一樣,到處說丈夫的是非,好多人見了她唯恐躲她不及。因為心中有事,她也日漸憔悴,明顯老了許多。

成年人對自己最基本的責任,就是不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贖罪》中寫道:“很多時候矇蔽我們雙眼的,不是假象,而是自己的執念。”

一個人的執念有多深,對自己的傷害就會有多深,只有放下執念,才能放過自己。

人到中年,更應該明白,很多事情的發生,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錯,不必把所有的結果都攬到自己身上。

放下那些不值得的過去,才能騰出手來擁抱未來。

02放下過期的友情

最近06屆超女的重聚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風波,爆出尚雯婕許飛倆人不合。

她們之間究竟經歷了什麼,外人不得而知。

但不得不說,友誼這東西,在成年人的世界裡並不是永恆。追求不同,方向不同,都會讓曾經的戰友漸行漸遠。

導演賈樟柯小時候有個關係特別好的朋友。每個寒暑假兩個人都粘在一起,一起爬高上低,一起經歷了童年生活中最有趣的那些事。

十八九歲的時候,賈樟柯去北京求學,他拍電影,出了名;朋友卻留在了家鄉,在煤礦上挖煤,娶妻生子。

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人,從此人生軌跡發生了重大的改變,他們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有一次,兩個人好不容易相聚在一起,但都很少說話,非常陌生,偶爾看著對方笑一笑。

賈樟柯知道,他們永遠不會像小時候那樣,毫無芥蒂地談天說地,無拘無束地開懷大笑了。

《斷舍離》一書提到:“朋友的圈層能體現自己某一個時間段的特定圈層,但由於自己在變化,圈層也在變化。所以隨著自己的成長,友誼也會發生變化。”

時間在走,事物在變,人也在變。

我們也有這樣的經歷,參加同學會時,曾經一起度過青春時光的一夥人,共同見證了彼此的成長,現在坐在一起,除了追憶往昔,能談的話題也是少的可憐。

朋友之間的相處,自然和諧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強行要留住過期的友情,只能讓雙方都尷尬。

緣分盡了,就放下過去,各自安好。

03放下無意義的社交

白巖松曾在書裡寫,自己沒開微博,也不喜歡用微信。

他覺得一天只有24個小時,看書、聽音樂、觀察,做這些事的時間都不夠用,根本沒有時間去看那些信息。

真要是上了微信,就不能不加好友,加了好友就會收到好友的信息,可是這些信息,又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有用的呢?

在大多數人眼裡,他的這種行為看起來有點冷酷無情,但正是這樣的冷酷,才讓他贏得了更多屬於自己的空間。

與他相似的還有音樂才子李健。

在節目《我是歌手》,李榮浩找到李健想要交換一下手機號碼,沒想到李健竟然還拿著老款諾基亞手機。他坦言自己從來不用微信,別人找他是通過打電話或者發短信,與他聯繫。

他說:“作為一名創作型歌手,這是讓我保持專注最好的辦法。”

人到中年,要學會做減法

無效的社交,會消耗掉許多時間和精力。一個人再厲害,他的時間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了不重要的事情上,還有多少心思花在正事上呢?

梁實秋在《今生只活得情深二字》中寫道:“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人到中年,時間在一天天減少,精力在慢慢地消退,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陪伴自己深愛的家人,才是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

把有限的時間,花在最愛的人和事身上,那才是不負此生。

有人說:“少年心,因慾望而美;中年心,因放下而美。”

願人到中年的你,也能悟到放下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