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孩子膽子大是好事嗎?千萬不要讓這個“優點”害了孩子

爸媽小細節,寶寶高情商,這裡是情商教育小課堂,我們用科學與愛心幫你成為最好的父母。

「勇敢」孩子膽子大是好事嗎?千萬不要讓這個“優點”害了孩子

‍‍生活當中我們總見過這麼一類孩子,‍‍這些孩子呢,他們看起來什麼都不怕,‍‍站在比自己還高的窗臺上,說往那就往下蹦就往下蹦啊,看見什麼新鮮的東西,二話不說,一下就衝上去了,看見陌生人這孩子也不發憷,‍‍不管是樓下的鄰居奶奶,還是推車來賣東西的小商販,‍‍他們都能聊得不亦樂乎,‍‍而最近到孩子的父母,祖輩,遠到孩子的七大姑八大姨,往往都會有這樣的孩子為驕傲,覺得這孩子膽子大有出息。的確,網上一搜索,‍‍我們都能看到好多關於孩子膽子小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很少有人會產生疑問,孩子膽子太大了,會不會也有什麼問題?‍‍那這一次呢,咱們的小課堂裡面就來聊一聊,這孩子膽小的反面,‍‍孩子膽子大,一定就是好事兒嗎?

‍‍想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倆就先要定義一下,到底什麼是膽子大,‍‍有些孩子膽子大,表現為敢說話,不怯場,‍‍甚至敢頂撞老師和家長,‍‍這種膽子大,嚴格意義上說是屬於社會交往的範疇,今天咱們先暫時不討論。‍‍那今天我們要說的‍‍則是在節文章當中一開始提到的那樣的孩子,‍‍看起來是勇往直前,無所畏懼,但是仔細想想,總是覺得有點不太對勁兒,‍‍這叫什麼傻大膽嗎?‍‍也就是說,‍‍這孩子有些魯莽,有些傻的意思,‍‍正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和性格,才讓孩子更多的暴露在危險之中,‍‍這孩子被陌生人哄騙而被拐走的例子,我也就不多說了,在報紙上‍‍有時不常的看見孩子因為淘氣從陽臺上跳下來摔死的新聞,‍‍這在讓我們心有餘悸的同時,也是在提醒我們,‍‍所謂的膽小害怕,並不完完全全是一件壞事。‍‍要知道恐懼是一種非常原始的情緒,‍‍早在幾百年前,那些不懂得害怕沒有恐懼情緒的孩子,‍‍恐怕沒有到成年就已經被淘汰了,‍‍更別說是留下後代了,‍‍而恐懼恰恰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現代社會這個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孩子大可不必對一切陌生的東西都畏首畏尾。但是,‍‍也應該擁有最起碼的自我保護意識,‍‍而這一點正是家長應該讓孩子在生活當中潛移默化去記住的,‍‍那麼孩子究竟為什麼會欠缺這種自我保護意識呢?‍‍大致原因是有兩個,‍‍第一個就是沒生活,‍‍第二個就是hold不住,‍‍那我們現在也分別來說一下這兩條。

第1, ‍‍沒生活,‍‍這裡都沒生活呀,主要是這兩點,一、‍‍缺少必要的知識,‍‍這一點其實很好理解,咱們倆就不用更多的去解釋了,‍‍這第二點呢,則是指缺少必要的生活經驗,‍‍比如這有些小寶寶從小就被保護得很好,從來都不用自己上下樓梯,‍‍如果地上有什麼東西容易放倒他,家長‍‍會在第一時間馬上把東西收拾乾淨,孩子根本就沒有機會體會到摔跤屁股是會疼的,‍‍所以走路要注意腳底下,‍‍這樣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就很容易因為這個原因被絆倒而摔傷了。

第2, ‍‍hold不住,‍‍孩子的情緒控制能力,必須要到成年之後才會趨於成熟,‍‍在這漫長的十幾年裡,還是很有可能會因為玩high了,或者被惹急了,或者是看到新奇好玩的東西,就不管不顧的衝上去,‍‍而這就有可能讓孩子置身於危險當中,‍‍這個就是我們所說的hold不住。

‍‍正是這兩點原因,讓孩子看起來有點傻大膽,‍‍那歸根到底,這其實就是孩子身心發展不成熟的一種表現,‍‍那麼問題來了,‍‍雖然這是一個自然現象,但是咱們當爹媽的也不能坐著不管,‍‍畢竟這危險是不會因為孩子還沒長大就自動退避三舍的呀,我們應該怎麼樣讓孩子去懂得遠離這些危險呢?那在這‍‍我給您提供三條建議,第一,‍‍小事兒適當要放手。‍‍第二,描述事物說兩面。第三,‍‍故事,科普,講道理。

‍‍咱倆先來說說這第一點,‍‍小事適當要放手,‍‍這個呀,說的就是你不要給孩子提供過度的保護,‍‍有不少孩子沒有安全意識,就是因為家長把他們保護得太好了,地上有個玩具,你害怕孩子被絆著,然後就悄不經兒的把玩具就收走了,‍‍堅決不讓他們傷害到你們家孩子。‍‍‍上樓下樓更是根本不可以,必須得家長抱著才行,‍‍生活環境安全到了這個程度,那簡直就是讓孩子不知道危險為何物了,可是在家裡你可以做主,你想過嗎?到了外面你還能時時刻刻的保護他們。

‍‍第二描述事物說兩面,‍‍這個呢,咱們說的就是您在描述什麼事兒的時候啊,儘量都從正反兩面來說,‍‍比如說,‍‍哎,這個榨汁機呀,聲音確實很大,有點吵,但是呢,它能榨出特別好喝的果汁,‍‍今天的陽光也是有些曬,但是不曬一曬你才能長得更結實,這馬路對面確實有一個特別好玩的東西,‍‍但是現在這車太多,太危險了。‍‍這些話呀,不僅要自己說,也要鼓勵孩子說,‍‍這是為什麼呢?‍‍這個正在潛移默化的教孩子一種思維方式,‍‍凡事兒的目光有好的一面,他也會有不好的一面,‍‍這種思維方式就可以讓孩子在關鍵時刻不會被嗨起來的情緒衝昏了頭腦,‍‍從而也會遠離很大一部分危險。

第3, ‍‍故事,科普,講道理,這‍‍有些孩子他們缺乏安全意識,並不僅僅是因為家長的過度保護,也不是因為情緒高漲不管不顧,而是真的不知道這生活中潛藏的危險,‍‍比如他可能對所有人都抱著善意,卻沒有什麼警惕性,‍‍又或者他不知道鞭炮這種東西真的能讓人受傷,‍‍再或者他看到了動畫片,覺得超人從陽臺上跳下去能飛起來,那我自己也能跳下去飛起來,‍‍總之這些都是出於孩子的無知,而這種無知也根本不能用適當放手這種方式來解決,因此除了講道理這種乾巴巴的方式,‍‍家長應該用一種更直觀的一些方式來讓孩子明白,生活當中有很多地方都潛藏著危險,‍‍很多事情都不能做,‍‍那是什麼方式呢?‍‍其實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可以給他講一講故事,‍‍對於三歲以上的孩子,咱們可以讓他們多看一些科普書了,‍‍這樣才能讓孩子真正的明白,這些事為什麼不能做。

‍‍行了,咱們今天也來總結一下小課堂吧,‍‍這有些孩子看起來確實是天不怕地不怕,‍‍但這個並不代表著家長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因為這樣的孩子可能要比那些小心謹慎的孩子更容易身處危險當中,而咱們當爹媽的也就是要幫助孩子提高安全意識,‍‍讓孩子懂得規避危險。具體的方法呢,你需要牢記‍‍三條:第一‍‍小事兒適當要放手,第二描述事物說兩面,‍‍第三故事,科普,講道理。

在前面的文章當中‍‍我們分別說了如何讓孩子克服恐懼,‍‍但是在今天的文章中,我們又說了,孩子什麼都不怕,並不是什麼好事,‍‍可能有些家長就納悶兒了,‍‍又說孩子應該勇敢的克服恐懼,又說孩子太勇敢,不是什麼好事兒,‍‍那孩子到底應不應該勇敢了?關於這個問題就請您繼續關注‍‍情商教育小課堂,‍‍我們都將在下一期的文章中繼續與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