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是學習問題,精神科醫生說是抑鬱症或雙相,這靠譜嗎

很多患者家長問我這樣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問題很嚴重,導致情緒低落。可去醫院就醫,精神科醫生都說是雙相情感障礙或者非典型雙相情感障礙,幾分鐘就給出診斷了,這真的靠譜嗎?

有一位男孩家長諮詢我,孩子初中成績非常拔尖,但進了全市最好的高中後他就沒那麼出色了。偏科嚴重,數學怎麼學都學不好,最後連其他科目都學不進去了,情緒受到嚴重影響。但是,參加學校其他活動都很活躍。

男孩的媽媽帶著他看了很多權威的精神科醫生,得出的診斷都是雙相情感障礙。媽媽對此非常困惑,孩子明顯就是學習導致的情緒起伏,其它正常得很,怎麼會是心理疾病呢!

孩子的媽媽反映,這些醫生面診的時間都特別短,有一個才2分鐘,我和孩子進去剛說完情況,眼皮都沒抬一抬,就說是雙相情感障礙。這麼短的時間,醫生了解孩子了嗎?作出的判斷真的準確嗎?

還有一個女孩,只要不學習,日常生活一切正常;但只要一學習,焦慮、緊張、完全坐不住,簡直判若兩人。

女孩的媽媽帶著她找到一位非常有名的精神科醫生,醫生一聽症狀描述就馬上說:“這是典型的學習障礙。”

“那怎麼辦?”

孩子明明是學習問題,精神科醫生說是抑鬱症或雙相,這靠譜嗎

目前國內精神科醫生對學習障礙問題知道如何治療的很少。這個很好理解,吃藥能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嗎?顯然不能!

下面我針對學習障礙的常見表現、成因、治療方法和預防進行簡要梳理。

首先要說的是大部分學習問題其實是“學習障礙”

這裡所說的學習障礙跟孩子的智商無關,與腦部器質性病變和大腦發育遲鈍也沒有關係。學習障礙是指孩子後天學習的過程中形成的。

學習問題,在專業上可稱為“學習障礙”。最典型的核心症狀是:上課分神,作業拖拉,考試焦慮或粗心,偏科等。孩子想學但學不好,一學習或考試就焦慮、恐懼,很多青少年發展為厭學,甚至反感老師和同學。

有的孩子在家、或課外補習班學習時一切正常,但一提上學、學校就煩躁、抗拒,在學校裡反而學不進去。

學習障礙是絕大部分青少年精神心理患者都有的共病或繼發問題。也就是說,有精神心理障礙的孩子,一般都有嚴重的學習問題。學習問題又跟孩子本來的情緒問題互相影響,形成惡性循環。

一開始,孩子出現了情緒問題,但比較輕微,沒有達到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標準。可這必定會影響學習狀態,上課和做作業很難集中注意力,考試成績越來越差。

孩子變得焦慮,可越是敦促自己努力學習,越是難學好,這又是一個惡性循環。到後來,孩子對學習、學習相關的人事物形成病理性條件反射了,一接觸就煩躁甚至恐懼。

特別是有些家長不瞭解孩子情況,看到成績下滑導致的親子關係惡化,孩子的病情便越來越嚴重。

所以,學習障礙的處理應成為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治療中的重要環節。如果處理得當,不但能遏制學業和情緒的惡性循環,甚至能讓孩子因禍得福,找到高效學習的狀態和方法,快速跟上學業,可能表現得比患病前更出色。

孩子明明是學習問題,精神科醫生說是抑鬱症或雙相,這靠譜嗎

有的醫生或家屬可能因此有疑問:不少被診斷為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的孩子是有學習問題,但一直服用精神科藥物,結果恢復得不錯,也能回校學習,並不用對學習障礙進行針對性的治療,真奇怪!

像上文提及的,孩子的情緒和學習問題形成了惡性循環,但如果服用的精神科藥物起效明顯的話,確實能夠快速地打破這個惡性循環:孩子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減弱了,失眠減輕了,學習狀態可能就會好一些。尤其對於病情不十分嚴重的青少年患者來說,這種情況比較多見。

不過,要注意後續隱患。一是如果有心理創傷沒有得到修復,病情可能會反彈;比方說,看到數學老師就反感,無法聽課,吃藥能改變和數學老師的關係嗎?二是長期服用大劑量的精神科藥物,可能會產生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嗜睡、發胖等副作用,這也可能會影響學習狀態和情緒,導致病情反覆。而且,對於病情嚴重的孩子,即使情緒相對穩定,學習也往往還是低效。

再來說說引發學習障礙的創傷事件。

學習障礙的成因到底是什麼?其實有學習障礙的孩子10個裡有9個都是天資聰穎,學習成績本是很不錯的。他們的學習問題大多始於一些創傷事件。

例如,和老師的關係不好,有些孩子去問老師問題,老師可能言語上沒那麼注意,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還有老師在處理一些問題時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等等。

有些則是出於“學不好的科目更加不想學”的心態。這是很多偏科學生常見的現象,可能在一開始孩子對某一個科目感到困難,成績不好,便對該科目產生抗拒,又掉入了惡性循環。

孩子明明是學習問題,精神科醫生說是抑鬱症或雙相,這靠譜嗎

另一方面,創傷事件可能源於校園的其它因素——遭到同學孤立、嘲笑、背叛甚至暴力欺凌,還有早戀等問題,都可能造成心理創傷。

總之,雖然這些事件都跟學習沒有直接關聯,卻讓孩子在校園裡感到非常壓抑、自卑和恐懼。試問在這種環境下,還怎麼安心學習?

另外,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過分嚴厲、甚至動用暴力,也容易造成創傷。

綜上所述,學習障礙可能源於學習上遇到的挫折,自信心和興趣遭到打擊;更可能源於與校園、家庭相關的應激事件,孩子對學習產生負性情緒。事實上,很多孩子同時存在這兩方面的問題。而且,導致孩子學習障礙的創傷,很可能也是導致孩子患上抑鬱症或所謂“雙相障礙”的根源。

可能有些家長會產生疑問,大部分孩子升學時都會不適應,而被老師罵、被同學欺負的孩子也不在少數,可為什麼偏偏就這些孩子出現嚴重問題呢?

如果要深究,那要說到孩子的性格問題了。大部分這樣的孩子有以下全部或部分性格特質:敏感多疑、偏執,對自己要求非常高,或自卑或盲目自信,自尊心過強、抗壓能力弱等。

那這種性格又是怎麼養成的呢?這又要追溯到家庭的不當教育。父母過於看重成績,教育方法粗暴、嚴厲,忽略孩子的感受;又或是長年繁忙,疏於關愛孩子,往往導致孩子在性格上有缺陷。

健康的家庭關係、父母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預防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礙的最好屏障!

第三個問題就是孩子患上抑鬱症或雙相情感障礙,該怎麼辦?這才是家長和孩子最為關心的問題。我先說說很多諮詢師的觀點,再來說說我自己的觀點。有些諮詢師認為:可以通過深度催眠修復創傷。

先利用深度催眠下的創傷修復技術將孩子帶回創傷事件的情景,催眠治療師再引導孩子釋放負面情緒,如憤怒、屈辱、悲傷等。孩子的情緒比較平靜後,治療師繼續在催眠下給孩子做認知治療,糾正一些錯誤的觀念。

這裡簡單講幾句催眠術。我現在正在學習有關催眠術的知識。其實,催眠術就是用關聯性的詞語,逐漸引導對方做相關的聯想,激發潛意識。我們聽單田芳劉蘭芳的評書,腦海裡全是那些精彩場面,其實就是被催眠了。我們看電影,情緒隨著情節而起伏,甚至跟隨電影情節而高興或悲傷。這都是被催眠的表現。很多小說寫的很感人,我們說是和讀者產生共鳴,其實也是被催眠了。

其實,我對用催眠術修復孩子的學習問題,並不贊同。試問通過催眠釋放情緒,數學就能學好,原來看見張老師頭就疼,就反感,催眠後就願意聽張老師的數學了嗎?顯然不會的!如果,是因為張老師孩子誘發的學習障礙,那麼,還需要通過張老師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更靠譜。

說到這裡,我深有感觸,小學到初中,學生大部分都會有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傾向,因此,如何讓學生和老師在心理上親近才是學好這門課程的關鍵。當然,到了高中,因為學習障礙誘發心理問題的孩子最多,我們無法左右老師講課的模式,但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去改變求知的模式。初中、高中、大學數學,我都教過好多年,深知老師的教法和學生的學法很重要。中國科學院的博士生入學英語,我通過三年學習,能考出57分成績,詞彙量能達到1萬以上。當然英語我是外行,但是,只要你抓住規律,比方說記憶單詞,要學會技巧,詞根,前綴後綴等。學數學,你一定要弄明白概念,定理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關係。極限思想決定你微積分是否能夠掌握,對矩陣是否理解決定你對線性代數的掌握。而線性代數又決定你將來的線性規劃和運籌學的學習情況。矩陣的理解,還會影響將來對矩陣論的學習,以及人工智能、模式識別的學習。而微積分又會影響你的微分方程的學習。

最後我簡單說說如何預防孩子出現學習障礙。因為很多家長之所以關心習心理問題,是因為孩子已經有了心理問題。孩子沒有心理問題,誰也不會去關注有關內容。所以,我講解這些知識,只是講給那些心理出現問題的家長,心理沒出現問題的孩子家長,是不會看不到這些內容的,所以說到預防的意義不是太大。

有一個樣本研究表明,在一個班級裡面,有學習障礙的症狀的孩子佔比高達30至40%。可絕大部分家長、老師都不曾意識到這其實是學習障礙,而是給孩子貼上“不是學習的料”、“不好好學習”、“不求上進”的標籤,更加打壓孩子的信心。

甚至,很多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面對孩子學習狀態差,愛磨蹭等問題時,沒有意識到孩子是學習障礙,一味地著急、生氣。

其實,世界上並沒有那麼多“真正的天才”,他們只是因為引導得當,一學習就特別興奮、專注,腦子轉得快,對知識吸收效率特別高。

也沒有那麼多“天然的學渣”,每個孩子在一開始對新鮮的事物和知識都有渴求,希望自己表現出色、得到認可,這是天性。可就是在學習過程中,這種天性被扼殺了。我的一個外甥小時候和我在一起的時候,天天問不完的問題,至今我記得我騎自行車帶他出去玩,他看到太陽跟著我們走就問我,為什麼太陽會跟著我們走。可是,後來上到初中因為學習,老師經常體罰他,他對學習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所以,大多數的孩子雖然不是天才、學神,但是,對自然的興趣還是有的,但是除了家庭環境的影響之外,學校老師的引導方式是非常關鍵的,這是老師的責任,我在這裡不多說。

所以,各位家長如果想預防孩子學習障礙,想讓孩子有高效學習狀態,就一定要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不要過多地強調不足,而要對孩子優秀的地方要給予足夠的肯定,換言之,就是要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

另外,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千萬別逼他學習。很多家長經常犯這樣的錯誤。孩子本來就因為學習的事鬧彆扭;大人卻更加不依不饒,威逼孩子去學習。其實,大人這個時候與其說是為了孩子的學習好,還不如說是想體現不能被反抗的威嚴。孩子帶著一肚子氣去學習,能學好嗎?

至於上面提到的校園創傷事件,家長更加要注意,及時察覺出孩子情緒的波動,儘早疏導。

總而言之,希望各位家長能對學習問題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積極地預防學習障礙,識別學習障礙,要和孩子一起體驗學習樂趣,和孩子一起成長,讓孩子快樂學習,增加孩子學習興趣。我更希望人人都要懂點心理學,盡情享受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