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上北大”新解

“你也可以上北大”新解

假期結束了,春節過去了。在這個假期中你去過汽車站、火車站、高鐵和機場嗎?你看到在這些地方都有著什麼樣的人,你想成為其中的哪一位?你應該認真考慮一下,是該上北大,還是上聯大?

《你也可以上北大》學法選修課下學期繼續開講,是個好消息。

該學法選修課是北京市**學校的自主開發的校本課程。2012年最初開課時叫《北大通途》,2013年改為《你也可以上北大》學法選修課,學法教育體系也隨之定型。

一、“你也可以上北大”

很多老師和學生都問過我,重點高中的學生考上北大都很渺茫,普通高中生上北大不是在吹牛嗎?

以我們的經驗判斷,高中生的中考排名在北京市的一萬名之內,只要嚴格按照學法的要求和標準去做,就可以具備上北大的素質和條件。至於能不能上北大,就要看你的學習方法是否更有效,是否更努力。

“上北大”是高考的高標準,普通高中學生按照學法要求去做,即使達不到北大的標準,也一定可以進入985、211或一本院校。

如果學生不願改變現狀,或是高考目標低於一本,不必關注任何學習方法。

2003-20016年間,主講學法課的歷史老師在**學校(北京市四流高中校)曾經帶過四屆文科班,每屆都有學生考入北大,2016屆有3人考入北大,馬欣然列北京市文科第12名。他們中的大部分學生中考排名在海淀區1500-3000名之間,相當於北京市5000-10000名,進入**學校後,經過三年的學習他們考入了北大。對這些普通高中校學生來說,絕對是意料之外的大驚喜,但對學法教師來說,這不過是情理之中的必然。

分析總結這四屆文科班的高考歷程,校長、教導主任、年級組長、班主任、任課教師、教材和課程標準都有過大變化,唯一不變的是歷史老師和學法教育。其實只要堅持系統的學法教育,換任何教師都不會改變結果,包括歷史老師。

普通高中學生接受系統的學法教育,堅持做三年一定可以提高高考成績,考上北大清華。

二、學法教育的價值

在高中階段,影響學生成績的最大因素不是教師的教法,而是學生的學法。如果學生不想學或不會學,教師花再多的時間和精力,採用任何教法也是枉然。對學生來說,如果自己不想學或不會學,優秀教師的指導也無法取得好成績。北京曾經有培訓機構打出“名師輔導,無效退款”的廣告,全部用特級教師輔導學生,結果不到半年便偃旗息鼓,賠慘了。

很顯然,只有學生掌握了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學才可能發揮作用,教師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比改進自己的教法更重要、更有效。現在很多學校強調教師改進教法,忽視學法的做法其實是本末倒置。

教師的教學成效取決於學生,學生成績的優劣也取決於學生,這樣的教育現狀與新課改的理念是一致的,也與現代教育理論相符。

新課改的基本理念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當下最流行的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是以學習者為中心、主動進行意義建構的過程”,學生就是學習者,是學習的主人。有意義學習理論認為,將新知識與自身原有的知識體系相聯繫,重新建構知識體系,形成新的知識體系,學習才有意義。研究表明,學習的過程只有學生自己才能實現,與學習方法直接相關,與教師的教法並沒有必然關係。

現實和理論都表明學生是學習的中心和主人,學生自己不想學或不會學是造成學習成績不佳的根本原因。在現實中,正常的學生都有上進心,想學好,只是“不會學”。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只要想學,採用正確的學習方法,堅持不懈地學下去,教師不誤導,家長不搗亂,就一定可以取得好成績。

實驗驗證是辨別真偽的必要手段,《你也可以上北大》學法教育體系已經連續得到了四屆文科班的高考驗證。2019屆文科班的第5次驗證正在進行中,文科班前10名學生在海淀區排名200-600名,雖然他們當年的中考排名在4500-7000名之間,我堅信他們的高考成績一定比現在更好。高一高二的學生雖然只參加了13節學法課,但大多數學生的成績都已經有所提升。

對普通校的高中生來說,競爭對手一定來自重點高中。如果北京市有一所重點高中校的學生按照《你也可以上北大》學法體系去做了,普通高中的學生就沒有任何機會了。

我們竊喜,至今全國所有重點高中校都沒有一套貫通三年的、完整的、系統的學法教育體系,北京也同樣。2018年基礎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已經頒佈,沒有一項有關學法教育體系的成果,至少在5年之內,我們的學法教育體系沒有競爭對手。

三、影響學生高考成績的因素

學生要想在高考中獲得高分,達到北大的錄取線,必定要受到自身內在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雙重影響。

高中生的內在因素包括智商水平、身體狀況、心理狀況、情商水平、閱歷和經驗、行為自控能力、個人習慣、興趣和學科偏好、認知特點傾向、學習能力和應試能力、生活自理程度、男女生不同的學習策略、課外閱讀傾向,甚至使用手機和上網的習慣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成員背景及物質環境、人際關係、小團體和偶像、參與社會活動、學校的校風和班集體的班風、班主任的管理特點、學科教師的教學風格、學科教材及知識體系特點、學校的作業體系及課外輔導等,不計算突發情況,影響學生高考的因素就有近30項。

這些內外因素不僅可以獨自發揮作用,而且相互影響,幾乎所有的外部因素都可以對學生的內在因素產生影響,導致其失控。如學生自身的心理壓力大會直接導致注意力分散,複習效率低,考試發揮失常,成績不佳,而家長和教師在考前對學生下達成績指標會導致學生心理壓力增大;有學生在高考前聽從家長的建議參加課外輔導,導致原有的複習計劃和學習習慣被打亂,高考成績大幅下滑;教師的教法不當會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成績不佳,產生自卑;考場環境不佳會影響學生的考試狀態等數不勝數。如何掌控這些內外因素,揚長避短,直接影響著學生的高考發揮。

所有的高中生都處在青春期期間,他們的身體和心理都在不斷地發生巨大的變化,身心發展受外界的影響非常大。高中生的能力增強和“三觀”的初步形成就像倍增器,會放大他們的優點和缺點。如果處理得當,高中生的綜合素質會得到提升,學習成績會有質的飛躍;如果處理失當,學生會局部或全面失控,高考成績必然一落千丈。

無論重點高中學生還是普通高中學生,他們只有17、18歲,處於成長期,社會閱歷和實踐相對較少,接受的經驗和教訓不足;他們的生理和心理在劇烈變化,特別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普遍缺乏成熟的理性思維,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和較長的適應時間;他們還要自主學習,面對高難度的學科要求,適應叵測的教師及其教學。高中生在三年中用於自主學習的精力和時間其實十分有限,誰能處理好這些因素的影響,誰就能在高考中正常發揮,甚至超水平發揮,獲得先機。

在沒有學法教育體系的指導,幾乎沒有高中生能真正做到高效率、全面的自主學習,重點高中學生也如此。

四、重點高中學生的優勢和不足

重點高中學生的智商普遍較高,他們的獨立意識和綜合素質很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自理和自主學習能力都很強,充滿自信;學校的師資雄厚,有優越的家庭背景和各種可利用的社會資源,他們文化背景、學校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方面均有較大優勢,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

重點高中學生不需要精緻的、全面的學法教育也可以取得好成績,他們的優秀更多的是依託高智商、能力強、興趣、習慣、努力和經驗等自身因素,而不依靠掌握學習理論和學法體系等外部因素。總有一些條件出眾的頂級優秀學生,不需要教師的學法指導,利用自己的某些優勢和特長,或用自己的學法也可以考入北大清華。

但是,沒有任何一個重點高中學生能在三年中始終全面把控上述所有因素對高中學習和生活的影響,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他們能掌控的只有部分自身因素,對於外部因素幾乎沒有控制力,只能被動適應,這會使他們的自身優勢大打折扣。即使是頂級的優秀學生也只是擅長處理和控制自身內在因素中的一部分或是某項能力非常突出,對於大多數外部因素的影響也是無能為力。

我們常常見到重點高中學生因為獨立性強不願接受他人的指導;或情商低,難以得到他人的有效幫助。有的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學科投入時間和精力過多,導致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減少,成績不佳,拉低了高考總成績。很多重點高中學生大量課外閱讀,卻從未精讀過教材,無法形成以教材為核心的知識體系;大多數優秀學生有學習計劃卻沒有高中三年的學科規劃,沒有針對性較強的詳細的假期計劃;絕大多數優秀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也知道心理因素對學習的影響,但沒有三年的體能儲備計劃和心理培訓計劃;他們做家務,會勞逸結合,但並不瞭解家務勞動和娛樂活動的學法意義,很少能達到輔助學習的效果。

重點高中學生在以往的經歷中,成功多,失敗少,自信常常會變成自負,自以為是,不遇到重大挫折不願承認自己的不足,這在普通高中校的優秀學生中也非常常見。

因為校內學生之間的競爭更激烈,家庭對他們的期望很高,重點高中的許多學生也很自卑,往往隱藏不露,常常表現出自信甚至自負。

重點高中學生的智商高,自我意識強,想得多,做得多,出現的問題也就越多,在情商和心理方面的缺陷就越嚴重,自我否定比普通高中學生表現更廣泛、程度更強烈、體驗更深刻,影響更難消除。他們會自我掩飾不足,優異的成績也掩蓋了這些問題,他們較少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更不需要系統的學法指導,很少有學生會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去改變學習方法。他們需要更多的心理關懷和幫助,但教師和家長很難察覺,往往無法施教,直到高考前才會總爆發,為時晚矣。

重點高中學生的優勢很明顯,同時存在的問題也比普通高中學生更嚴重、更深刻,而學校教育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沒有教師對學法的系統指導和教法的配合,學生僅憑自身的努力和探索並不能保證其優勢和特點在高考複習和高考中得到充分發揮。

五、接受學法教育的普通高中學生

普通高中學生沒有先天優勢,中等智商,學科基礎一般,學習習慣不好,自主學習能力一般,但他們正處在鉅變時期,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他們接受學法教育,能“相信學校,相信老師,相信自己”,樹立自信;願意“聽老師的話”,能“堅決、堅定、堅持”落實學法,就可以用學法的智慧和高情商超越智商,用有效的學法和外界的幫助提升學習能力和應試能力。普通高中學生與教師配合,將有利的外部因素融入學習和生活之中,可以顯著促進內因的轉化和提升。

普通高中學生之所以普通,一是不主動尋求改變,懶惰;二是不能堅持,懶惰,三是缺乏自信,自卑;四是缺少正確的學習方法,懶惰。他們的經歷中失敗多,成功少,缺少成功的體驗和經驗,但這些都是可以改變的。

很多學生過去不會學習,接受學法指導後,學會了學科規劃,明確了各階段的學習目標,不再懶惰,他們逐漸有了自己的強科,發展了興趣愛好;過去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會自主學習,按照“學習流程”“考試流程”和時間管理,他們學會了制定計劃和及時總結,規範了作息時間,逐漸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落實各項流程、精讀教材、自選習題作業、學生授課、參與試卷講評、制定假期計劃,學生逐步學會了自主學習;他們學會了高考選科,學會了探索各學科的學習方法;在教師的督促下,他們“學會孤獨”,學會了獨立自主和堅持不懈;他們“學會交往”後,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師生關係、同學關係、親子關係的和諧融洽,因此獲益頗多,“聽老師的話”是他們的共同心聲。他們的活潑好動變成了“體能儲備計劃”和勞逸結合;他們過去形成的抗挫折心理培訓練成了穩定的應試心理;家長學歷不高恰恰成就了他們的自主學習,減少了不必要的干擾;家務勞動不再僅僅是感恩,變成了培養統籌優化能力的最佳平臺;他們很多人過去依賴課外輔導,現在變成有針對性的輔助學習;絕大多數學生在中考後廢除自卑,現在他們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學生的變化是全方位的,這得益於有針對性的、三年系統的學法教育體系。

經過三年的磨練,普通高中的佼佼者完全可以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心理素質,他們已經與大多數重點高中的學生旗鼓相當,再加上高考中的一點運氣,“逆襲”的出現就成為了一種必然。

六、教師的角色

如前所述,重點高中學生和普通高中學生各有優勢和缺陷,最大的差距來自外界的幫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來自教師的學法指導。

首先,在學校教育中,教育主要就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也要受到教師的影響和制約。沒有教師就沒有學校教育,教師的角色不可或缺,教師的教育通過學生髮揮作用。

其次,教師有親身的高考經歷,有自己的經驗和教訓,這是所有高中生都沒有的,拒絕教師的指導,必然會陷入盲目學習,至少是局部的盲目。

其三,教師的教學是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教師都經過專業培訓,更瞭解教育理論,能夠運用最新的教科研成果指導教育教學,這是學生和家長都不具備的。

其四,教師瞭解最新的高考動態,學法指導有的放矢。新課改以來,無論課程、教材、教法、學法、招生、高考、作業等都發生了根本的改變,只有當職的教師才最瞭解最新的高考複習標準和要求,才有最準確、最有效的學法指導。

在所有的外界因素中,教師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決定性因素,其給予學生的幫助無可替代。

在我們的學法教育中,“優秀高中生模式”中的四大要素之一要求學生一定要“聽老師的話”。這裡的“老師的話”是指《你也可以上北大》學法教育體系的內容,並非所有老師說的所有話。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已經很優秀或者有潛力的學生因為教師的誤導最後走向了平庸。

沒有教師的學法指導,很多重點高中的頂級優秀學生也可能進入北大清華,但對普通高中校學生來說只是偶然的個例,不可重複驗證。教師依照學法教育體系指導和引導普通高中校學生是他們走向成功的關鍵,具有規律性。

普通高中生的校內學習離不開教師,學法指導也離不開教師,無論班主任還是學科教師都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直接的影響。高一學生首先要“學會交往”,學會保持和諧的師生關係,學會主動尋求幫助,這樣教師才會有針對性地施教。

普通學生不主動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學法教育講明道理,促使他們慢慢改變,變得更主動;學生不能堅持,教師就來督促他們,用榜樣激勵他們堅持做下去,直到取得成效;學生沒有自信,教師告訴他們正確的學法,逐步取得成功樹立自信;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教師就引導他們規範學習習慣,嘗試自己的學習方法。

只要學生想改變,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就會體驗到學習的成功,逐漸積累經驗,最終一定可以變得自信、自主、自強。

實踐表明,重點高中學生的內在優勢和問題都非常明顯,但經驗不足,外部的糾偏作用非常弱。最關鍵的是絕大多數的學生、教師和學校對此尚不自知,更談不上解決方法了,這是重點高中學生的致命缺陷。

普通高中學生的基礎較差,但容易接受外界的幫助,經過學法體系的指導,能夠獲得與重點高中學生競爭的機會,加上點運氣,就可以實現高考“逆襲”。

“你也可以上北大”並非戲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