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前言


新風系統是近幾年裝修中比較熱門的話題,由於國內普及率還不高,裝還是不裝,裝什麼樣的,可以說同樣困惑了很多人。我自己家也裝了新風系統,最近疫情被迫在家【放假】,正好以相關行業的從業者和使用者的雙重身份來跟大家聊聊這個問題。


我為什麼要購買新風系統


01


原因


我自己的房子是2017年購買的一套二手房,建築面積104㎡,裝修好帶朋友來參觀的時候說到裝了新風系統,有一半的人表示“啥是新風系統?”稍微瞭解一些的會問“你家又不是別墅,搞這麼貴的東西幹啥?”

而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家領導。

我家領導是在南方上的大學,眾所周知,越往南空氣越好,所以2015年她回到南京時很不適應。

當時南京的冬天霧霾非常嚴重,她整個冬天嗓子幾乎每天都疼,是整個呼吸道都生疼的疼法,發燒一週來一次,而她的體質在女生中並不算差,上學時幾乎一整年都不會生病。

所以在經歷了第一年冬天的洗禮後,她真個冬天都必須帶口罩出門(這導致我們家疫情期間N95防霾口罩存貨十分充足)。

裝修前帶她去紅星美凱龍看材料,有的全屋定製的店走到門口她就感覺呼吸困難,被我戲稱為【人形甲醛探測儀】。

也因為她對空氣中有害物質的過敏,我決定在裝修時安裝新風系統。


02


什麼是新風系統


很多人問,新風系統到底是幹嘛的?它能除甲醛麼?聽說也不便宜,我裝了有啥好處?

簡單來說,這是一種把室內你呼吸出來的CO2排到室外,同時將室外的新鮮空氣經過過濾導入室內的一種循環機器。

它能除甲醛,但效果跟你通風開窗差不多,不要把它當成除醛儀器。但是它確實可以除PM2.5,TVOC等有害物質。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家人深受霧霾天氣影響,現在有一款產品【真的】可以讓她遠離這樣的困擾,你願意掏錢麼?


03


品牌選擇


隨著時代發展,越來越多的商場、寫字樓、酒店等公共空間安裝了新風系統,包括一些知名地產商的精裝修房配備了新風系統,大家逐漸有了這樣的意識,正如同十多年前中央空調的興起一樣。

品牌的選擇也是讓人眼花繚亂,我在選擇期間研究過3個牌子:松下、大金、遠大。

松下


日本知名品牌,不過新風這塊是純國產加工。優點是性價比很高,因為價格很透明,南京地區的經銷商互相打價格戰,很容易低價入手。缺點是產品的技術不拔尖,每樣看起來都能治理,但是效率都不是最高的,且施工存在外包現象,經銷商的價格戰導致安裝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保不齊自己就中獎了,遂放棄。

大金


南京市場的龍頭企業,我是指空調,保守估計,南京市場60%的中央空調由大金佔領,可謂非常之恐怖。可能是龐大的市場份額,讓大金決定連帶吃入新風行業。但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品牌一直沒有打響,大家認可的是他的空調產品,對於大金的新風系統,市場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正向反饋。而我也不願意做這樣的小白鼠,放棄*2。

遠大


首先知道這個牌子非常的偶然。當時我房子剛買,還沒有辦好過戶手續,人還住在市區老破小,有一天吃過飯和老婆散步到蘇寧生活廣場,發現一樓有一家店正好在裝修,我一看是介紹新風的,就和人要了點宣傳冊回來研究。


這個牌子創立很早,就是做新風起家的,從宣傳角度看,整個公司都透露出一種工程師的氣質(就是不會宣傳的意思),產品主要用於商用綜合性場所,這幾年慢慢過渡到民用住宅。


但是因為產品尺寸及功耗的原因,服務群體多以別墅為主,對中小戶型用戶不是特別友好。這一切導致其產品價格相較於其他知名品牌對於普通平層住宅的消費者來說高了不少。優點則在於技術過硬,除PM2.5等顆粒物效果非常好,且安裝完會當場檢測供驗收。


霧霾主要就是PM2.5濃度過高引起的,家人也是深受其害,所以我綜合考慮後,決定購買遠大SF250這款產品。並且在購買之前我先行與遠大的技術人員討論了我自己構思的方案及主機安裝位置的可能性。

使用2年後的今天,我非常慶幸自己當初的選擇,具體的感受我下面會細說。


04


安裝注意事項


1)由於我購買的SF250是帶主機的管道式新風系統,因此需要在吊頂之前進行管道預埋,這有點像中央空調,遠大這個品牌的新風系統都是這種帶個碩大主機的,頂部的管道只有送風,排風口在主機底部。因此需要給這個主機一個安放的位置,不建議和中央空調一樣放在外面,因為你需要每隔一個固定時間打開機器內部進行清洗和更換配件。

我是放在了陽臺的一側,並且用櫃門進行了遮擋。遠大的迴風是在機器的下部,既機器是有鏤空底座的,我覺得太醜了,就做了一個百頁,用黑漆噴好固定,這樣比較美觀,同時一定程度可以減少噪音。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2)在布管道的時候,要考慮新風的出風口遠離中央空調的迴風口,不然剛淨化好的空氣就被中央空調吸走了,但是可以和中央空調的出風口放在一起,這樣不用單獨在吊頂完成面開一個圓孔。

3)管道的直徑和中央空調差不多,吊頂可以沿著牆角,下吊15-20cm左右,不需要全屋進行吊頂,注意打孔對梁體的影響即可。下圖是我家當時的新風走線圖。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4)安裝完畢後,要告知水電師傅新風主機的電源,確保在進戶強電箱裡單獨留一路電源。這樣在長時間離開家的時候,可以在切斷其他電源的情況下保證新風正常運行,回家後不會因為門窗緊閉而導致屋內有異味。


05


清理及維護


我家購買的這款新風系統,需要定期清理內部的濾網和靜電除塵盒,更換髒了的濾芯。

主機打開後內部結構是這樣的,粗效過濾和靜電除塵盒已經被我拿下來了,就是圖上2,3位置。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從左到右分別是濾芯,靜電除塵盒,粗效濾網。

濾網和除塵盒是3個月左右清理一次,說明書上要1個月清理一次,我清理了兩回發現沒弄出啥東西,就改成3個月清洗一次了。上面那個粗效過濾千萬不要手賤拆下來,巨難裝回去,不然就是圖上這狗啃樣。

清理時也很簡單,拿出來放在一個盆裡,或者你怕麻煩直接放在廚房的水槽裡就行(對,我就是這麼幹的,又少洗一個盆好開心),除塵盒靜置一段時間後用專門的清潔器一片片撥弄就好,注意不要用手,裡面是鎢絲,它就是通過鎢絲釋放高壓電來吸附空氣中小顆粒粉塵的。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洗乾淨之後晾乾,一定要完全晾乾,你也可以選擇用吹風機。然後再放回主機裡就行,拆和裝都非常簡單,操作過一次就熟練了。

濾芯則是一年更換一次,這也是遠大比較貴的原因,我瞭解到的品牌裡,更換頻率最低的就是遠大,其他品牌基本都是3個月最多6個月就要更換一次,懶癌晚期患者表示一年非常棒。

放回去也很簡單,內部的四個旋轉固定件,不需要任何工具就可以更換濾芯,手感還不錯。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關於更換頻率,也有人是2年甚至3年一換,諮詢過遠大的技術人員,他們表示其實如果空氣不是特別差的城市是可以的,但是我覺得一年的頻率足夠低了,而且也不想因為省錢導致風機過濾效果的下降,畢竟一塊濾芯也沒多貴。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除去以上這些東西,如果你有一定的潔癖或者強迫症,也可以定期清理主機門板上的灰塵,我是每個月清理一次。


06


使用心得


我家裝修自2017年7月開始,到2018年5月全部結束,保潔完之後,一直到現在,我就沒再開過窗戶【這裡必須說明下,我這樣的做法是建立在對自家裝修材料百分百知情和了解的情況下,請謹慎參考,建議普通裝修用戶還是開窗通風一段時間再入住】,同時也是為了省房租(這是關鍵)。

我到現在都記得,新風裝好測試的時候,當時全屋還沒有裝修結束,現場還亂七八糟的擺放了很多木料,木工師傅還在現場作業在出風口測量出的數值是1,在全屋空氣中測出來是38,都是PM2.5的數值,當時南京室外的PM值是150左右,測試結果還是相當震撼到我的。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在出風口測出的PM2.5數值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在屋內空氣中測出的PM2.5數值


從此,冬天我可以一直開著暖氣,而不用擔心緊閉的門窗會讓空氣中的CO2濃度過高從而讓人感覺氣悶,同時新風的熱交換機可以保證室外的冷空氣進入室內時與室內的溫差不至於過大以至於增加鍋爐的能耗。

我相信很多家中裝了地暖卻沒有裝新風系統的朋友都會在冬天遇到這種情況,開了暖氣後家裡是暖和了但是又很悶,於是需要開窗通風,當冷空氣進來後屋內溫度降低,導致鍋爐又要重新啟動讓屋內升溫,能耗浪費很嚴重。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看著領導穿個小睡裙在屋子裡跑來跑去,再也不是一副病歪歪的樣子起不來床,我覺得這錢花的真值。

而這之後的日常就變成了,每天回家把新風的面板數值調到40hz,此時出風量在200/m³左右,讓它在強勁模式下運行大約一小時,然後調回到35hz,此時出風量在170/m³左右。

出風量你可以理解成單位空間內空氣流通的一個數值,建築面積100㎡的房屋出風量只需達到150/m³即可,由此可見遠大的機器數值是遠遠超過行業平均值的。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選擇的產品其實是適配更大戶型的,遠大確實在中小戶型上沒有對應的產品,我選擇的這款已經是對應房屋面積最小的了。但是這樣我可以把主機維持在一個較低的能耗水平上,同時風機產生的噪音也會變得很小(遠大給的參數是28-40db),有時候我忘了把數值調回35hz,晚上睡覺也都完全沒有聽到聲響。

兩年來,我每年使用的成本(耗材+電費)大概在1000元左右(額定功率100W,一天一度電,耗材580一片一年一換),可以說與其帶給我的好處相比,這點開銷是非常之小了。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這次疫情期間,看著小區群裡大家每天討論開窗通風的各種問題,我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省心感,之前新風系統只是讓我覺得家裡的空氣非常好,回家感覺很舒適。

但在這種特殊時期,在大家被病毒可能帶來的感染搞的多少有些人心惶惶的時候,有新風系統是一種精神的慰藉,它讓你覺得自己家是被保護起來的,只要物資夠,不用開門,家裡就是絕對安全的。

這種心理上的安全感是其他所有的設備無法給與我的。


毛坯房如何選擇新風系統


01


管道式新風系統


毛坯房因為自身結構特性,建議選擇管道式新風系統。

我購買的遠大新風系統就是管道式新風系統的其中一種,稱之為櫃式,即主機是落地的,需要一個專門的區域放置。

另外一種稱之為頂排式,主機和通風管道一樣是在吊頂裡的,相較於櫃式的,等於節省了一個主機的佔地面積,但同時對頂面空間有要求,但總體而言比櫃式節省空間。


02


安裝注意事項


1)提前考慮好每個房間的出風口的位置,遠離中央空調的迴風口(如果有中央空調的話)。

2)確定主機的位置(是櫃式還是頂排式):如果是櫃式,建議最好放置在陽臺以減少風機噪音對房間的影響,同時可以在主機外側設計櫃門作美觀性遮擋;如果是頂排式,要注意吊頂深度對整個層高的影響,最好放置在角落。

3)布管時要考慮如果要穿梁,物業是否允許打孔。關於樑上鑽孔有的小區物業比較嚴格,能打幾個,孔的直徑等都有說明,需要提前問清楚,避免後期起衝突。

4)管道基本是PVC塑料,參考下水管,其特點是施工簡單,造價低,但是缺點在於內部管壁硬,氣體通過時噪音大,特別是在拐角處。因此如有條件,要求工人在90°拐角處以2個45°代替,呈135°角過度,會最大程度減少噪音。

5)外機進入室內的接口處最好用保溫材料包裹,可有效降低風機的噪音。

6)廚房與衛生間一般不佈置管道,以避免異味進入管道,最終汙染整個管壁,國內現有的技術不支持吊頂內管壁的清理。

7)新風管道因嚴格避開與鍋爐等燃氣管道相通,以免造成CO中毒。

8)在施工前與新風商家及裝修公司確認,新風通風口及檢修口由誰來開孔,避免後期扯皮。

9)如有條件,要求新風商家提供技術人員現場指導,某些關鍵點的安裝和連接需要技術人員的指導,現場工人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胡差了事,當時若有錯未糾正,待到吊頂結束再修改會很麻煩。


03


清理及維護


新風系統的過濾方式可以粗暴地劃分為兩種:物理過濾和靜電吸附。

前者就是指濾芯或者耗材,後者就是指靜電除塵盒。濾芯需要定期更換,除塵盒只要定期水洗清理乾淨即可。

主流的新風系統兩種過濾方式都會使用,因為靜電吸附可以搞定體積很小的粉塵,減輕物理過濾的壓力,從而提高整體過濾的效率,降低耗材更換的頻率。所以能買混合過濾的就不要選只有一種過濾方式的新風系統。

濾芯的更換週期根據品牌和產品型號的不同,一般在3-6個月不等。遠大可以2年換一次,設備相對就賣的貴一些。

所以你也可以這樣認為,耗材更新越頻繁,可能機器本身的過濾技術越粗糙。如果有的品牌告訴你1個多月就要更換濾芯,但機器本身還不便宜,就要小心了。


04


品牌選擇


因為不是新風系統的從業人員,我只能從我自身以及身邊客戶的選擇中給大家一些建議。

松下(國產)

——適合房子不是特別大,又想買到性價比很高的新風系統的用戶。

威能&Dephina(德國)

——適合房屋面積比較大,又比較相信進口品牌的做工、安裝和售後,同時不差錢的用戶。

遠大(國產)

——適合對除PM2.5、TVOC混合物等一系列有害物質有極端需求,又能接受犧牲家中2㎡左右佔地面積給新風主機,同時也能接受比同等國產品牌甚至進口品牌還略貴的用戶。


精裝修房如何選擇新風系統


01


單體式新風系統介紹


精裝修房由於其裝修限制,比較適合單體式新風系統。

單體式新風系統又稱為壁掛式新風系統,主要適用於無法進行管道式安裝或追求簡約小巧的用戶。其優點在於免布管佈線,造價低,噪音小,性價比極高。缺點則是影響範圍小,一般在20-30㎡,因此多用於單個房間,如需全屋起作用可在多處牆面分別安裝多個產品。

它同管道式新風系統的差別首先體現在體積上。過小的體積造成了風機的尺寸不大,所以靜音效果要好於管道式,但同時耗材的體積也偏小,相應的配件的清洗和更換的頻率也會增加。


02


安裝注意事項


1)安裝新風機器的室內空間有外牆可以打孔,此處應諮詢物業,外牆打孔一般需徵得物業允許,避免後期產生衝突。

2)風管進出無障礙。

3)打孔牆體不是特殊牆體(包括但不限於室內保溫層、室內軟包、硅藻泥牆、石膏板牆、大理石外牆、瓷磚外牆等其他牆體,具體應根據對應產品諮詢商家)。

4)新風機器周圍有電源插座,精裝修房屋一般插座位置均已固定無法新增,在選擇新風機器位置時一定要注意電源是否到位。


03


清理及維護


單體新風機的耗材比較簡單,構造上同管道式新風系統類似,有粗效過濾和高級濾網兩種。

粗效過濾1個月左右水洗一次即可,無需更換;濾網3-4個月更換一次即可。


04


品牌選擇


松下依然是品牌影響力及產品力最均衡的一個,適合所有希望擁有新風系統但又不想破壞原有精裝修佈局的人群。

遠大的我推薦過給一位客戶,他是毛坯房裝修,但是由於預算及層高原因沒法安裝管道式新風系統,所以在小孩房裝了一臺壁掛式新風機,據他說效果還不錯,聲音很小,一直開著不會影響孩子休息。這裡給各位做個參考。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其他品牌大家可以自行去網上搜索,要提醒大家的是,搜索壁掛式新風很容易跳出【空氣淨化器】來,大家不要混淆了。要想分辨其實很簡單,你就看它有沒有【室內外空氣的交換】,如果有,那就是新風系統,如果沒有,那就是空氣淨化器。

空氣淨化器的作用只能對室內現有的空氣進行一系列操作,無法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送進來,更別提對其進行過濾了。但是這不代表空氣淨化器不好,只是用途和我們所說的新風不一樣,這裡按下不表。


其他情況如何選擇新風系統


01


無打孔條件無翻新計劃


這種情況下無法做到室內外空氣交互的可能性,新風系統可以說幾乎無法實現。除非將孔打在玻璃上,但此種情況一般不建議,因為很考驗打孔技術以及玻璃本身的質量,容易出現安全隱患。

如確實需要,應同玻璃供應商及新風商家還有小區物業一起協商,尋求安全可行的方案,切記保證安全!

如確實需要,應同玻璃供應商及新風商家還有小區物業一起協商,尋求安全可行的方案,切記保證安全!

如確實需要,應同玻璃供應商及新風商家還有小區物業一起協商,尋求安全可行的方案,切記保證安全!


02


只想單個房間淨化空氣


這種情況下可以選擇的產品其實很多,不一定需要選擇新風機器,空氣淨化器也可以。不管是落地的還是固定在牆上的,可以結合預算和實際的用途進行選擇。

新風最重要的點在於【室內外空氣的交互】,其他所有功能都應該是依附於此之上的,如果沒有此需求,那空氣淨化器才是你最好的歸宿。

新風系統——疫情爆發時個體的護城河


寫在最後


這次寫這個主題是因為前幾天看到的一個知乎回答,答主在文章裡表達了【疫情結束要換老公換房子】的意思,我粗粗看了下,發現起因是因為疫情導致夫妻二人和長輩回不去了所以得擠在一個100平的小房子裡一起住,然後因為各種生活習慣不合導致無數的爭吵和不解,一氣之下寫下了那篇文章。

看完我發現幾個很有意思的點,一是她形容和長輩最過不慣的是因為只有一個衛生間而導致的衛浴習慣不合,另一個就是因為疫情而產生的是否要堅持開窗通風以及時間長短的問題。

站在從業者的角度,我在以外和客戶溝通他們的生活需求的時候,很多人會忽略住宅在【未來長時間內的使用需求是會發生變化的】這一點。

上面這個例子中,如果小夫妻在裝修時能考慮到【未來衛生間使用人群會增多,我們是否需要自己獨立的衛生間來和其他人區別開,以此避免生活習慣及其他各種不適的情況發生】,那上文的這一矛盾點是否可以緩解一些呢?

當然這一結果的產生有多種可能,可能房子買回來就這樣沒有動,可能當時沒有想這麼遠,有可能現實情況不允許。我只是在思考這種動態需求的滿足對於家庭成員間共處是存在正反饋的。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思路,下次可以專門寫一篇文章來闡述一下。

這次寫這篇文章的衝動來自第二點,就是他們關於開窗通風的爭執。

我當時看到這第一反應就是如果裝了新風系統應該就沒有這個困擾了吧。其實很多人對新風也是一知半解,這次疫情爆發後關於開窗通風這個事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我是過了很久才反應過來還有這麼個事,因為我家從裝好後就沒開過窗,我都忘了我家有窗戶這回事(笑)。

然後我就想到了不如趁此機會把新風系統好好給大家介紹下(好像去年就說過要寫了哈哈),於是才有了這篇文章。

這次武漢疫情的爆發,讓我們認識到了面對自然疾病,我們遠沒有自己想象的強大,為了抵禦病毒的侵襲,我們把自己圈在鋼筋籠子裡,而擁有新風系統就像是此時你可以買到的N95口罩,只不過這個口罩足夠大,大到可以將我們的房子包裹住。

困在其中的我們不用擔心家中的空氣,不用擔心開門開窗,因為有它幫我們進行過濾和淨化。在白衣天使替我們奮戰在一線的時候,新風系統就是我們普通人自己拿起的抵擋病毒的武器。

平日裡它或許毫無存在感,但當疫情來臨,舉國慌亂,你才發覺,它,才是我們每一個普通的個體抵禦疫情的護城河。也希望當疫情過去,能有更多的人意識到新風系統的重要性,意識到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有它是多麼的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