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倆帶著自稱價值千萬的畫去鑑定,專家說真的不止一千萬

提起中國書畫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唐寅,也就是影視作品中唐伯虎點秋香的唐伯虎。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生於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於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禪仙吏等,明代畫家、書法家、詩人。

三十歲時進京會試,涉會試洩題案而被革黜,妻子改嫁,一生坎坷。後遊歷名山大川,以賣文鬻畫聞名天下。 早年隨沈周、周臣學畫,宗法李唐、劉松年,融會南北畫派,筆墨細秀,佈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人物畫師承唐代傳統,色彩豔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秀逸。書法奇峭俊秀,取法趙孟頫。 詩文上,與祝允明、文徵明、徐禎卿並稱“吳中四才子”。繪畫上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又稱“明四家”。 唐寅的作品有《騎驢思歸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秋風紈扇圖》、《枯槎鸜鵒圖》等繪畫作品,藏於世界各大博物館。

兄弟倆帶著自稱價值千萬的畫去鑑定,專家說真的不止一千萬

今天的故事就是和唐伯虎有關,有一對雙胞胎兄弟有天無意間路過古玩城的時候買到了一副古畫,當時兄弟倆就看到古畫上竟然有唐寅的落款,因為畫的價格不貴兄弟倆歡天喜地的就買回家了,回到家後兄弟倆查了下資料現在唐伯虎的畫起拍價都是千萬左右,這讓兩人心臟砰砰亂跳,剛好兩兄弟想做生意,就想著把畫鑑定一下好賣個高價。

兄弟倆帶著自稱價值千萬的畫去鑑定,專家說真的不止一千萬

於是兩人坐車來到鑑寶節目的現場,把畫拿給專家,專家打開畫說如果真的一千萬的價格可不夠,可是專家接著說但是!呵呵想必大家收看過節目的觀眾應該知道只要專家說但是結果肯定不是太好。

果不其然專家說這是一副毫無價值的醬油畫,也就是假畫,專家隨後對雙胞胎兄弟說現在想在古玩城撿漏不現實,更不可能讓你撿到價值千萬的漏,這是多大的餡餅啊,弄不好還給自己砸出一身傷,所以說收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兄弟倆帶著自稱價值千萬的畫去鑑定,專家說真的不止一千萬

什麼是書畫做舊色

做舊色是指用顏色將紙、絹染成與某原件一致或近似於通常所見的古舊書畫之顏色。

  

做舊色常用的顏料是以國畫顏料為主。如藤黃、花青、儲石、胭脂、三青等等,其形制有管狀、塊狀、粉末狀。其特點是透明親水、不洇色,染出來的色澤比較耐久。其次是化工顏料,一般用得較少,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使用,其特點染出來的顏色比較新,容易泛色。另外,還有用一些土方法,如煙薰,日曬。用黃櫱、菸葉、茶葉、桅子,橡碗子等煮汁後直接染色。

無論採用哪一種顏料作舊,事先必須經過調色。如採用國畫顏料染之,首先將顏料研調成液態,然後用紗布過濾去除澱屑草渣(因為在製作顏料時雖然細度已足。但在顆粒之間仍有聚合現象)。之後兌入膠礬溶液便可試染。如用菸葉等熬汁染色,要待色液冷卻之後再試染。由於用這些原料煮出的色液顏色較單調,根據需要有時還要另加其它顏色,才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兄弟倆帶著自稱價值千萬的畫去鑑定,專家說真的不止一千萬

書畫做舊色的方法

1.直染法 即將被染的對象平鋪在臺面上,然後用排筆直接依次從右至左上色。這種方法適用於吸水性強,薄質紙類。

2.拉染法 即用一個與被染對象規格相當的長方形水槽盛上色液。然後用兩手拎著被染對象的兩角或上端緩緩從色液中拉出即可。這種方法適用於紙質結實,拉力較強的紙,如皮紙、裱件等。

 3.浸染法是針對絹帛而言。因為絹帛屬絲織物,紡織出來的新絹有油。如在臺面上用排筆上色難以掛住,也易皺,所以,置於色液中浸泡稍加揉搓,待數日後取出,可得舊絹色。如經過膠礬便得舊色熟絹。

4.託染法也是針對絹帛而言,由於綾絹不易掛色,事先託上一層宣紙,後再染色。染色方法同"直染法"。

  另外,還有的通過日曬,風吹,使其泛黃,俗稱"風化紙"、"風化絹"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