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在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疫”中,四川高校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教育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高校學生資助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斷推出系統、持續而深入的資助舉措,關心關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全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01

內江師範學院

內江師範學院對全校57名湖北籍學生發放了特別資助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每人1200元其餘學生每人600元,總計發放3.48萬元

02

西南財經大學

疫情發生後,西南財經大學成立專項工作組,制定《西南財經大學2020屆湖北籍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全面摸排2020屆湖北籍畢業生的基本情況、身體狀況、就業現狀、求職意願等信息,建立網絡化的“一對一”工作臺賬。組織學院(中心)教師黨員與未就業湖北籍畢業生建立“一對一”聯繫,跟蹤指導服務至離校。為湖北籍畢業生提供生涯諮詢和就業指導服務,解答生涯困惑,舒緩就業焦慮,減少疫情對其求職心理等方面的負面影響;舉辦公考培訓班,幫助湖北籍畢業生提高應試技能。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湖北籍畢業生QQ群等線上平臺向湖北籍畢業生推送就業信息;蒐集湖北籍畢業生的就業意向,通過湖北校友會向用人單位推薦就業。按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同,向湖北籍畢業生髮放特殊求職補貼,重點支持其中2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畢業生和1名殘疾畢業生,增強其就業保障,幫助他們順利渡過疫情期間的求職難關。

03

西南民族大學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學校高度重視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生資助工作,設立專項困難補助、發放網課流量補貼和助學金等,多措並舉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學習生活需求。

專項補助,暖心支持

學校設立新冠肺炎專項困難補助,資助因疫情受到影響的在籍在校學生,重點幫扶我校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留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人或父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的學生或因疫情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

2月27日,學校為358名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助學金每人1000元,為63名留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生活補貼每人500元。新冠肺炎專項困難資助金39.35萬元已打卡發放。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流量補助 ,貼心上線

學校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網課流量補貼,對全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精準資助。全校在籍在校的家庭經濟困難本預科、研究生每人發放100元,計84.53萬元,籍貫在“三州三區”的家庭經濟困難本預科、研究生每人發放200元,計43.76萬元。本次流量專項補助,一共發放流量補貼128.29萬元,實現困難生全覆蓋。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精準幫扶,讓你安心

學校多措並舉做好資助工作,發放本、預科生3月份助學金320餘萬元、“歸家團圓”車船票補貼40萬元,積極開拓網上勤工助學崗位151個。同時,輔導員老師通過短信、微信等形式瞭解學生困難,進行精準幫助。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04

西南醫科大學

為全力助推抗疫阻擊戰,西南醫科大學緊跟形勢、積極部署、迅速行動。聚焦受疫情影響學生家庭,密切關注困難學生,精準幫扶、多措並舉,積極開展學生資助工作,把黨和國家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溫暖和關懷落到實處。

精準幫扶,專項專助“停課不停學”

西南醫大堅持學生資助工作“停課不停助”。學校通過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個人及家庭狀況的深入瞭解,制定個性化資助方案:一是設立“抗疫專項補助”,對38名湖北籍學生和因疫情導致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658名學生,每人給予700元的生活補助;二是設立“學習網絡流量專項補助”,對56名因不具備網絡學習條件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提供500元的網絡教學流量補助,積極助力“停課不停學”,確保線上學習的順利進行。學校本次

共計對714名學生提供經濟幫扶,合計48.86萬元

值守熱線,築牢築強抗疫心理防線

學校開通學生資助、心理援助、就業幫助等熱線電話及網絡信息服務平臺,在學生中開展心理疏導、學業支持、就業指導等幫扶工作。成立了由13名專家和72個志願者組成的“心理防疫”突擊隊,截止4月初,累計提供一對一心理諮詢輔導服務70餘人次;組織全校15000餘名學生參加教育部組織的線上防疫心理健康講座;338人通過“智慧樹”平臺學習《生死教育與死亡文化》和《大學生心理健康》等在線課程;開展線上心理團輔5000人次;成功干預2例心理危機個案,確保了全校師生心理安全。利用網絡平臺精準幫扶學業困難學生130人次;線上開展《職業規劃與擇業指導》課程,對3000餘名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導;開展“求職簡歷門診”專項工作,

完成個案就業指導296人次

05

西華大學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西華大學統籌安排、狠抓落實,通過專項資助、心理疏導等舉措關心關愛因疫情影響而受困的學生,制定專項資助方案、深化資助育人功效,凝心聚力堅決打贏疫情攻堅戰。

2月20日,學校制定並下發了《西華大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專項資助工作方案》,對湖北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每人資助1200元、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每人資助1000元、湖北籍家庭經濟一般困難的每人資助800元、湖北籍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資助300元特殊慰問金,留校學生每人發放專項防控補助金200元、家庭經濟困難留校學生每人發放專項防控補助金600元。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成個人和家庭生活困難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校將啟動第二批專項資助。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輔導員以短信、QQ等方式通知到每一個受助學生

學生工作部資助中心以網絡調查精準摸排的結果為基礎,與學生個人申請相結合的方式,共審核資助355名學生,發放首期專項資助金額18.24萬元。其中,專項資助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87人,資助金額15.43萬元;專項資助留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67人,資助金額2.66萬元;專項資助學生家庭成員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的學生1人,發放慰問金0.15萬元

愛了!川內多所高校為學生髮放專項補助,內江也有

此外,為解決疫情期間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實際需求,學校已啟動春季學期國家助學金等資助資金髮放工作。同時,對因疫情影響無法或無力按期償還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生,學校已啟動與國家開發銀行、四川省農村信用社等銀行機構實施延後還款期限的舉措,對失去還款能力的啟動救助機制,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還款壓力。

06

成都中醫藥大學

學校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三因制宜”的原則,迅速響應並制定資助方案,已完成第一批次179人共計20.5萬元的專項資助工作,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基本學習和生活需求。

學校還開通寒假期間臨時困難補助報送通道,簡化報送流程,加快發放速度,給予因疫情影響導致臨時困難的學生500—2000元的臨時困難補助,先後資助64人,共計5.7萬元

關愛留校學生,學校為留校學生髮放3000個口罩,並每天為留校學生提供呼吸道疾病預防中藥大鍋湯,製作“芳香避穢”中藥香囊發給留校學生。

07

川北醫學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川北醫學院在第一時間設立“抗疫特殊困難補助”,及時對因疫情造成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開展資助。

一是對疑似病例,每人發放2000元的困難補助;二是為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發放1000元的困難補助;三是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子女,每人發放1000元的慰問金;四是對疫情期間因直系親屬患重病或去世導致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每人發放800—2000元的困難補助;五是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每人發放網絡教學流量補助100元。首批對44名同學發放資助共計2.72萬元。後續,學校還將根據院系的摸排情況和學生申請情況,持續進行資助。

08

綿陽師範學院

疫情發生後,綿陽師範學院學工部採取多項暖心資助措施,啟動疫情期間專項幫扶機制,向湖北籍建檔立卡學生、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其他省份家庭有臨時困難的建檔立卡、低保、孤兒、殘疾、家庭有重大突發事件的學生髮放500-1000元的臨時困難補助,共資助學生117人,共發放臨時補助6.26萬元。

09

成都體育學院

學校制定出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工作方案》,分別針對寒假離校返家和留校學生兩個方面進行了不同的慰問與資助。

對於留校學生,學校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領導親自到各學生宿舍慰問學生,瞭解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具體困難,及時向他們發放慰問金和補助,向留校困難學生髮放了1000元/人的困難資助金,向其他留校學生也發放了200—400元不等的慰問金;同時還為每名留校學生髮放了口罩和消毒用品。

對於離校返家學生,當疫情出現伊始,學校便及時組織各院系對他們進行了一次大排查。對一名家中有3人感染,家庭受到較大影響的學生,學校在第一時間向該生髮放了3000元困難補助金。此外,鑑於湖北是此次疫情受影響較重地區,學校及時慰問了湖北籍學生,向湖北籍貧困學生髮放800—1000元困難資助金,向其他學生髮放300元慰問金。截止目前共發放各類補助和慰問金近10萬元

10

四川音樂學院

疫情無情,川音有愛。為確保來自湖北籍家庭困難學生和畢業生在疫情期間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學校設立了專項“抗疫慰問金”。針對湖北籍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每人資助2000元,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資助1000元,針對家庭經濟一般困難學生每人資助500元。

同時,學校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教育廳關於做好湖北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及時開展對湖北籍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瞭解,多措並舉,建立和落實“一對一”就業幫扶指導工作機制,同時設立“湖北籍畢業生就業幫扶補貼”,實施定向資助。針對今年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每人資助1000元,湖北籍非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每人資助500元。截至目前,學校已累計資助了40名湖北籍貧困生和186名湖北籍畢業生,發放資助金13.75萬元。

11

攀枝花學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校對受疫情影響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分類資助、及時資助,做到精準資助、應助盡助。

學校分類資助,確保應助盡助,對湖北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等按不同級別給予每生1500元至500元的資助,其它地區因疫情影響導致家庭生活困難的特別貧困學生可申請400元的臨時生活困難補助。為確診新冠肺炎的學生本人發放2000元資助金,為援助湖北醫護人員的子女每生髮放2000元慰問金,為留校學生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發放400元助學金、留校其它學生髮放200元慰問金。同時學校動態認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2019年未認定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可補充申請貧困生認定。

除給予相應資助外,學校對因本人或家庭直系親屬罹患新冠肺炎導致家庭經濟特別困難而無法繳納學費的學生,學生可申請學費減免。

截至目前,學校共為241名同學發放資助金共計95200元。

12

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

疫情發生後,學校迅速瞭解掌握湖北籍學生情況,持續並重點關注家庭經濟困難和建檔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孤兒等特殊困難學生,每日摸排學生的行動軌跡和健康狀況,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數據準。目前,學校已為135名湖北籍或常住湖北學生髮放了300—2000元不等的慰問金,共計發放5.34萬元。安排專業心理輔導老師開展在線心理輔導,為19名學生進行了諮詢疏導

13

成都醫學院

設立疫情專項資助。首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學生專項資助,發放資金2.6萬元,資助學生10人。專項資助分為兩類:

一是確診新冠肺炎學生專項資助。對本人或家人確診新冠肺炎的學生,每人補助3000元,全校資助1人。二是對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專項資助。根據困難程度,分別給予3000元、2000元、1000元資助金,全校共資助9人。

開展寒假留校學生慰問。為留校的15名本專科學生和1名研究生每人發放500元的慰問金,共計發放0.8萬元

發放“流量”補貼。為271名因家庭經濟困難未安裝滿足在線課程學習條件的寬帶網絡或手機未辦理足夠流量業務的本專科生和研究生,每人發放100元的流量補貼,共計發放2.71萬元。協調網絡運營商免費為學生增加上網流量,減輕了邊遠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上網壓力。

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針對父母被單位派出馳援湖北、在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發熱門診、醫院感染科等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學生,每人發放1000或600元的慰問專項補助,共為51名學生髮放4.5萬元

14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學院資助管理中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要求,聚焦受疫情影響的學生家庭和生活困難學生,開展新冠肺炎疫情專項資助。學校對學生本人或直系親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導致臨時生活困難的,資助2000元/人;父母作為醫護人員支援湖北的,資助1000元/人;父母作為醫護人員奮戰在抗疫一線的,資助標準為500元/人;目前還滯留在湖北的學生,發放300元/人的防控經費,用於購買口罩、消毒藥品等;在線上課期間,為家庭經濟特別困難學生髮放50元/人的手機流量費。

截止目前,共向500餘名學生髮放共計2.89萬元的專項資助。

15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

廣安職業技術學院新冠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情況:

資助1:為19年獲得國家助學金、勵志獎學金以及疫情期間摸排的貧困學生髮放網絡教學流量補助,標準為20元/人*月,從3月起算直至疫情結束。目前已為5328名困難生髮放3月流量補助10.656萬元

資助2:為555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貧困生按300元/人的標準發放臨時生活補助16.65萬元

資助3:為滯留湖北的7名困難學生按1000元/人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 0.7萬元

16

四川科技職業學院

經四川科技職業學院研究決定:凡參加2020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一線醫護人員及配偶、子女,報讀四川科技職業學院,均可享受學費減免政策

17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學校給予湖北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發放補助2000元給予湖北籍受疫情影響導致家庭臨時性困難的學生每人發放補助1000元首批共計發放補助3.3萬元。同時,學校還給滯留疫區的湖北籍學生一對一發送慰問信。

18

四川財經職業學院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四川財經職業學院及時下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學生資助的通知》,聚焦疫情嚴重地區、貧困地區、農村地區、邊遠地區,關注湖北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低保、特困救助供養、殘疾等特殊困難學生群體,啟動“防疫資助特別通道”,首批

為64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髮放臨時困難生活補助7.68萬元

19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

江陽城建職業學院決定,凡援鄂醫療隊員子女,報讀學校醫藥康養學院老年保健與管理、護理、康復治療技術、醫療器械維護與管理專業的,減免三年學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