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敏-KY續擴合肥新廠,看好GaN(氮化鎵)、SiC(碳化硅)未來成長性


捷敏-KY續擴合肥新廠,看好GaN(氮化鎵)、SiC(碳化硅)未來成長性

專業功率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捷敏-KY(6525)3月營收3.45億元,月增1.9倍、年增3.13%,創歷年新高,主要受惠大陸廠商品復工率回升。


展望後市,捷敏-KY表示,公司期盼第二季可以維持3月的成長趨勢,全年則看好5G應用、快速充電器、高壓產品等三大動能,惟須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
擴廠計劃方面,則維持既定的步伐,中國合肥三廠預計在2021年完工。捷敏-KY主要提供高、低電壓半功率金氧場效晶體管(Power MOSFE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二極管等專業封裝測試服務,產品主要應用在消費性電子、工業、信息、車用電子、網絡通訊等5大領域。
目前公司在高雄、中國上海、中國合肥皆設有廠區,其中以上海廠產能佔比最高。公司2019年合併營收34.63億元,年增1.5%,為歷史新高,在產品組合優化下,毛利率31.32%、營益率22.96%,皆優於2018年30.58%、22.18%,稅後淨利達6.65億元,低於2018年7.74億元,且因2019年辦理增資、股本膨脹10%,EPS 5.15元,低於2018年6.6元。
捷敏-KY說明,2019年初中美貿易戰加劇,加上車市銷量下滑、全球智能型手機出貨量衰退等因素,第二季業績沒有如期彈跳上來。不過,隨客戶需求回溫,第三季業績開始好轉,下半年走向正向循環。獲利方面,因2018年有退稅,所以獲利不如去年,若還原,兩期其實差不多。公司2020年第一季營收7.19億元,季減19.04%、年減9.61%。


法人表示,今年1、2月公司業績較去年下滑,主要是受到大陸新年返鄉潮,以及旗下大陸廠區停工的影響。隨著復工率回升、產量開出,3月營收創下新高,第一季營收年減率收斂到10%以內。


展望後市,捷敏-KY表示,希望今年第二季能延續3月份的成長趨勢,由於復工狀況良好,毛利率應可恢復應有水平。全年則要觀察新冠肺炎的發展,由於其影響難以預測,公司將維持既有的步調向邁進。


公司進一步指出,目前旗下合肥新廠持續建置中,合肥三廠預計2021年完工,主要生產高壓產品,未來將因應市場需求進行產能規劃。而車用認證也按照進度走,儘管今年第一季受到疫情影響,使IDM客戶放慢腳步,但後市仍樂觀。至於今年主要的成長動能,捷敏-KY表示,5G應用、快速充電器以及合肥廠的高壓產品,皆有不錯的需求。另外,未來將持續研發高附加價值、新半導體材料產品,目前GaN(氮化鎵)、SiC(碳化硅)相關產品已準備妥當,雖然佔營收比重低,但未來成長性高。


整體來看,法人認為,受惠於電動車、智慧電網、智慧家電、工業2.0等大趨勢,功率半導體市場料將維持穩定成長,加上IDM廠停止擴充封裝產能並委外釋單,以及中國去美化效應,均有利於捷敏-KY營運表現。
若疫情可以儘快控制住,今年營收有望繳出優於去年的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