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瑞士女作家約翰娜·斯佩麗,一生主要從事兒童教育與兒童文學創作,1880-1881年首次出版《海蒂》,藉此一舉成名。

而這本書也成為西方兒童文學史上一部公認的經典,被翻譯成70多種語言。後被改編成電影,於2015年在德國上映。

《海蒂》主要講述了幼年失去父母的小女孩海蒂,被姨媽送去瑞士山區離群索居的爺爺家裡生活,在她與爺爺培養出感情之後,又被姨媽賣去為富家小姐克拉拉當玩伴,兩個孩子很快成為好朋友,但由於思念爺爺,海蒂最終回到山上,重獲自由。而患有腿疾的克拉拉也在海蒂的幫助下,找回快樂,並重新站立起來。

小說整體以治癒為基調,從中映射出的教育理念引人深思。那麼我就以“兒童教育”為主線,從克拉拉奶奶對海蒂獨特的激發興趣式教育,愛與陪伴遠高於物質生活的價值取向來解讀《海蒂》背後蘊藏的教育智慧,最後基於作品談談什麼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01、海蒂雖身世不幸,但克拉拉奶奶的獨特教育,促使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海蒂原本徜徉於廣闊的牧場,無拘無束,來到克拉拉家裡時,與規矩繁雜的上流社會交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她對學習的“認知偏差”,令她成為管家和家庭教師眼裡的“笨孩子”。

認知偏差是人們在知覺自身、他人或外部環境時,常因自身或情境的原因使得知覺結果出現失真的現象。

牧場小羊館兒對於學習的厭惡之情,促使海蒂對於學習朗讀產生反感與消極情緒,誤認為自己像小羊館兒一樣,就算認真學習也依然學不會,這便是認知偏差。

而認知偏差令海蒂不曾對學習朗讀一事用心,儘管家庭教師多次教海蒂辨認字母,但海蒂源於內心的牴觸,依舊什麼都學不會,令管家對她鄙夷,也令家庭教師不再對她抱有希望。直到克拉拉奶奶的出現,改變了一切。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克拉拉的奶奶慈善而溫柔,並未聽信管家的讒言,而是選擇親自去看望海蒂,並待她如自己的親孫女。奶奶帶了許多書,書中五顏六色的圖畫成功吸引了海蒂,經過交流,奶奶發現海蒂並非是學不會,而是出於認知偏差,沒有找到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奶奶為她講述綠色牧場上牧童與小動物的故事,引起海蒂的好奇心,卻在關鍵之處戛然而止,告訴海蒂,如果她學會了誦讀,自己就可以讀故事。正是這種對興趣的引導,使海蒂開始認真學習認字和朗讀。

海蒂學得認真又快速,一週後,面對眾人為大家朗讀,驚煞了管家和家庭教師。從此海蒂愛上了學習,同時建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在回到阿爾卑斯山之後,依舊不忘努力,還帶領厭學的小羊館兒學會朗讀。

但如果,奶奶沒有用故事情節引起海蒂的興趣,也同家庭教師一般強制,那麼海蒂的學習慾望也不會被激發,可能真的永遠都無法學會朗讀。這就是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如果不去了解孩子學習不好的根源,是沒有辦法幫助孩子提高的,就像家庭教師的死板教育教不會海蒂一樣。只有發掘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而孩子的學習與成長,從來都離不開激發興趣和動力。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02、克拉拉富家小姐的身份和海蒂產生強烈的對比,凸顯愛與陪伴遠高於物質生活的價值取向

優渥的家庭條件帶給女孩克拉拉富足的生活——住在城堡一般的房子裡,有管家和僕人照看,還有漂亮的衣服、極好的食物,她擁有著許多貧窮小孩做夢都不曾擁有的一切,看上去令人好生羨慕。

但她的母親很早過世,父親大部分時間又在外奔忙,加上她身患殘疾,只能在輪椅上度日,從未走出家門,令她倍感孤獨寂寞與束縛,直到海蒂的出現,改變了她。我們不禁開始思考:

① 作者將克拉拉的成長環境作為一種映射,側面展示出孩子的身心成長來源於父母的陪伴

一個孩子,從小就缺失了母愛,本應獲取更多的父愛補償,卻因父親的忙碌,只得到富足的生活。雖有管家照看,但更多的是被各種上流社會的規矩所約束,她沒有朋友,也缺失了孩子該有的快樂天性。

反觀海蒂,雖家境貧寒,但她有爺爺的陪伴,徜徉於廣闊的草原牧場,無拘無束,令她性情純真活潑。在來到克拉拉身邊時,也為克拉拉帶來了陽光和歡樂,在她的陪伴和影響下,克拉拉不再孤單,走出陰鬱。

縱觀這般物質重於陪伴的親情,不難發現這是許多家庭生活的現狀。父母忙於工作,無暇顧及孩子,只能用豐厚的物質生活來彌補,小時候給孩子買昂貴的玩具,長大了為孩子花錢上好的學校。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少了許多心靈的陪伴,導致孩子性格孤僻,待人冷漠。

之前《媽媽是超人3》熱播時,黃聖依與兒子安迪最初的相處模式完全不像是母子,究其原因是黃聖依忙於工作,很少陪伴孩子。當記者問安迪:“平時爸爸媽媽不陪你,會感到孤單嗎?”,安迪的一句:“不孤單,因為我習慣了。”令黃聖依霎那間潸然淚下,也令屏幕這端的我們紅了眼眶。

在我看來,給予好的物質並沒有錯,但對於孩子來說,相較於物質生活,父母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只有在愛與陪伴中長大的孩子,才會具有健全的人格,內心富足,更懂得去愛別人。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② 克拉拉腿疾的復原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新的人生開啟,暗示著陰霾和過去的不堪都已消散

從小說中我們真切感受到,克拉拉年幼喪母,又礙於腿疾,終日困於家中,鬱鬱寡歡。在她去位於阿爾卑斯山上的海蒂家做客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秀麗的風景、清新的空氣、朝夕相處的好朋友,無一不令她心曠神怡。最後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奇蹟般站立。

正常來說,一個真正患有腿疾的人是不會一瞬間就好起來,而克拉拉在阿爾卑斯山牧場突然學會站立,從心理學角度分析,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克拉拉患得是心理疾病——軀體化障礙。

所謂“軀體化障礙”是指一個人本來有情緒問題或者心理障礙,但卻沒有以心理症狀表現出來,而轉換為各種軀體症狀表現出來。

克拉拉的“軀體化障礙”,是年幼時積鬱成疾,而疾病又令她更為抑鬱,以此惡性循環。

關於心理疾病我們聽到的更多是焦慮症、抑鬱症,少有軀體化障礙,卻不知這種疾病很常見卻也很容易被忽視。

就比如,很多家長會奇怪孩子為什麼一上學就喊身體不舒服,去醫院檢查又什麼事都沒有,總認為孩子是因為不想上學而無病呻吟,卻不知這其實是“軀體化障礙”。

孩子往往是出於某些原因不想去上學,但又不得不去,一直壓抑著自己,久而久之引發身體疾病,最後形成條件反射,一上學就感到不舒服。而面對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問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幫助孩子一同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病自然就好了。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03、基於《海蒂》這部作品的價值觀,這部分我來討論下: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孩子身心成長的最好滋養?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都蘊藏著無限的可能性。

大山裡成長的海蒂可以愛上學習,多年腿疾的克拉拉可以學會站立。我們對孩子以什麼樣的教育方式,代表著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我們從《海蒂》中,讀出了哪些教育方式呢?

① 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李嘉誠曾經說過:“一個人在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

央視著名主持人楊瀾在生下兒子後,放下工作專心在家陪伴孩子一年時間,給了兒子最需要的安全感,在後來的日子裡也一直沒有缺席。在她的陪伴和教育下,兒子以優異成績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錄取。她說,她很慶幸當初放棄工作陪伴兒子,不然錯過的會是兒子的整個人生。楊瀾用切實行動告訴所有父母陪伴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社會,多數家長以“工作忙沒時間”、“賺錢養家”標榜自己,常常把孩子一個人丟在家,或是交由老一輩看管。卻不知道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產生心理創傷,對之後的人生也會有極大負面影響。

而近年來,青少年與父母反目成仇或輕易放棄生命的事件頻發,促使社會越發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經分析發現,這些孩子大多在成長的過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缺少愛。

所以,父母的陪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請不要缺席孩子的成長。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格拉瑟曾提出“積極上癮”,通過激發興趣,讓孩子自主探究,收穫成果,從而持續地上癮。

一個人一旦對某種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孩子更是如此。就像海蒂,家庭教師教不會她朗讀,克拉拉奶奶卻能運用興趣帶她走入知識的海洋。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和催化劑,對孩子的學習有不可小覷的內驅動作用,而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激發學習興趣的第一步。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都是新奇的,抓住這一點,並加以引導,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一件有趣的事,促使孩子更加積極主動去探索學習。

比如對孩子的英文啟蒙就可借用克拉拉奶奶的方法,給孩子看圖畫富有吸引力的英文故事書,引發好奇心,激發英語學習興趣。

③ 平等尊重,給予孩子心靈上的自由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之上的。”

兒童心理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給予其心靈上的自由。在我們看來,海蒂生活窮苦是不幸的,但爺爺給予她愛和自由,是富貴女孩克拉拉所沒有的。所以她天真活潑,純潔善良,發自內心快樂的同時,也為身邊人帶去歡樂。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天性,學會尊重孩子本該有的樣子,讓其健康、快樂地成長。

《海蒂》:最好的教育,蘊藏在愛、尊重與陪伴裡

寫在最後:

富有的物質生活令人羨慕,但內心的富足更令人嚮往。孩子的一生很長,走的是泥濘小路還是平坦大道,取決於孩子幼年的成長模式與家庭的引導。

養育孩子,是一個靜待花開的過程。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而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治癒童年。掌握正確的教育方式,給予孩子一個幸福的、可以用來治癒一生的童年,是當代人對《海蒂》的最大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