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終落地,VIPKID下一程去哪裡?

融資終落地,VIPKID下一程去哪裡?

近日,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品牌VIPKID新一輪融資消息終於得到官方確認。據悉,騰訊領投其E輪融資,雙方將繼續深化在互聯網教育、人工智能、雲服務、教育公益等領域的合作。

  之所以說“終於”,是因為背後有一番曲折的故事。公開資料顯示,VIPKID成立於2013年,主要針對4歲至15歲少兒開展在線1對1英語授課。經過幾年積累,2018年VIPKID站穩了所在細分市場第一名的位置,還在D+輪拿下全球在線教育領域最大一筆融資。

  事情到此是輝煌,接下來便是漫長的懸而未決。自今年初傳出VIPKID尋求新一輪融資消息至今,差不多每個月坊間都有動態發佈,卻又遲遲等不到確認聲音傳出,直至這一次。

  照理說,以VIPKID現有的規模體量和在行業內的位置,應該不至於出現“找錢難”問題。更何況,在線教育還是一個被業內人士看好的“賽道”。可偏偏就是這樣一個火熱的“賽道”、這樣一家處於上升期的企業,卻在“錢”的問題上遇冷。這或許恰恰說明,整個行業需要攜手尋求“下一程去哪裡”的答案。

  目前,行業爆發期已過,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行業規則的完善,擺在VIPKID和眾多玩家面前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實現盈利,給冷靜下來的資本和自己以信心。

  “純北美外教1對1授課,通過互聯網方式將中國小朋友與北美老師連接起來”是VIPKID宣介自己的一句話。如此定位恰好滿足了年輕一代家長對於孩子英語口語實用化、“個性化”的學習訴求。加之,相對於線下1對1外教模式,互聯網教育價格相對便宜,還能節省交通及時間成本,VIPKID就這樣在快節奏的時代裡站穩了腳跟,擁有了不錯的品牌影響力。

  然而,光環褪去,弊端顯現。除外教師資的爭奪外,獲客成本過高被認為是在線教育行業目前整體盈利難的主要原因。將“獲客”拆解開來,流量獲取成本高、從流量變為付費用戶的轉化率低、付費用戶的復購率低,都是成長道路上的障礙。同時,伴隨品牌影響力鋪開的,是大量的市場投放與銷售成本的上漲,這些因素都會給盈利帶來極大挑戰。落腳到VIPKID,從當年“加速狂奔”到現在遲遲未能盈利,也可以從上述方面找到原因。

  實際上,VIPKID早已發現了問題的癥結。從去年起,VIPKID就嘗試打破1對1的單一定位。他們推出了在線中文學習平臺,嘗試了1對4小班教學,還測試上線了數理思維的相關課程。不過,這些嘗試到底能激起多大的水花、能否藉此改變盈利難的困境,還有待觀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牛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