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氣扔東西?這樣做讓娃冷靜下來,並不難

每個人在小的時候,肯定都會向父母莫名其妙的發一些火,因為在小的時候,是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的,有時候在自己不順心的時候,難免會憤怒、大發脾氣,或者是叛逆不聽父母的話。

孩子生氣扔東西?這樣做讓娃冷靜下來,並不難

而家長在碰到孩子抵抗自己的話,也肯定會發火,脾氣大的家長可能還會動手打孩子。但是家長要知道的是,打罵並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那到底應該怎麼讓一個憤怒的孩子變得冷靜下來呢?家長們快來看看這幾句話吧,家長可以嘗試著在孩子生氣的時候講給孩子聽。

1、“不悅和憤怒是正常的”

在孩子憤怒的時候,家長不妨試著去理解孩子憤怒的心情吧!但是也要告訴他有不悅的情緒不代表他是壞孩子,“你可以有憤怒的情緒”,但是也要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2、“我有時候也會很生氣,讓我們試試大喊幾聲來控制憤怒的情緒吧”

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自己真的很生氣的時候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很難做到的,更何況是個孩子,所以還不如教給孩子一些可以發洩出來情緒的方法,同時又不會傷害到他人的方法,比如說:可以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大喊幾聲,這樣就能有效的發洩自己的情緒。

3、“你看起來很難過”

其實有的時候,就算是父母也很難讀懂自己孩子內心的想法,所以當孩子有憤怒的情緒時,父母也搞不到發火的緣由在哪,小孩子不懂得描述自己的感受,所以也無法告訴父母自己為什麼不悅。雖然是這樣,但是也還是有辦法的,當孩子有不良情緒時,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現在的情緒,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當孩子接收到父母的解說之後,把這些事情形成一種聯繫後,整個大腦就會穩定下來,心情也會緩解很多。

4、“你把玩具扔了讓我覺得你不喜歡和它們一起玩,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家長可以發現,孩子在不開心的時候就會把自己手裡的玩具扔掉,這時候家長切忌對孩子說:別扔東西了。孩子聽到這句話非但不會緩和自己心情,反而會更加的不開心,所以家長可以試著幫孩子說出他們的感受,通過這句話,孩子可以感受到家長的鼓勵,心情也會緩和很多。

5、“哎呀,你摔倒了,膝蓋破了”

很多父母為了肯定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未來變得更有出息,所以想讓孩子變得堅強一點,所以從小孩子摔倒或者受傷了以後,總是會給孩子說:“站起來”;或者是說“你一點事都沒有。”其實這種處理辦法是不好的,最好的處理方法是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這才是情緒管理教育的長遠方式。

6、“你可以生氣,但不能傷害別人,我們要保證每個人的安全”

雖然說家長理解孩子的情緒是至關重要的,但是有的時候也是有必要去限制他們表達情緒的方式的,父母要讓孩子明白世道情感和表達之間是有區別的,而且不可以用傷害別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7、“你現在的感覺不會永遠持續下去的。它會過去,你很快會好起來”

在情緒最高漲的時候,可能會讓孩子有一種世界末日要來了的感覺,所以父母一定要安慰孩子,告訴他們這些不好的事情都會過去。

8、“我會去沙發上坐著,如果你想要一個抱抱,我會在那裡等你”

很多時候,成年人都會有需要人安慰的時候,更何況是個孩子,而且孩子本來年齡就小,在處理這些問題上,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所以父母也別急著想要安慰孩子,給孩子一點時間,讓孩子知道,當他們需要你的時候,你依然在身邊。

9、“我們可以重新開始嗎?”

這個方法其實主要是讓孩子重新考慮一下自己的行為,這是一個客服過激行為的好方法,尤其是其他方法不管用的時候,父母就可以對孩子說這句話。

10、“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不管是正確的事情還是錯誤的事情,其實都可以從中學習到一些知識,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從錯誤中找到失敗的原因,從錯誤中成長,從產生壞情緒的原因中學習,可以很好的幫助他們去管理自己的情緒。

11、“你要去問問他你以後能不能玩那個玩具嗎?我們可以在等他玩夠前玩這個”

很多孩子就是覺得別的孩子手裡拿的玩具比自己的好,這其實是很正常的,所以,當孩子想要玩其他孩子玩具的時候,父母要理解孩子,同時還可以幫孩子找一個替代品來先緩解他們內心的渴望,並且告訴孩子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必須通過努力來得到。

12、“我們一起靜一靜吧”

其實在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時,聽到父母說“行了,別煩了”等等類似的話語時,內心是很委屈的,他們會覺得父母不理解他們,這樣只能讓孩子感到孤立和叛逆。

13、“我發現你沒有刷牙,你想先幫小玩偶刷牙,還是自己先刷?”

其實當孩子有不好的情緒時,父母還可以用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的方法來控制孩子的情緒,這樣的選擇權會讓孩子冷靜下來考慮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14、“你很安全”

很多孩子的膽子其實是很小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會因為害怕而引發一些不好的情緒,所以有的時候,父母還可以告訴孩子,他們是安全的,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一點的安全感。

15、“你沒吃完你的食物啊,我們該怎麼做才能使它們變得美味點呢?”

很多父母在對於讓孩子吃飯的問題上,其實都是很頭疼的,所以在餐桌上引發的爭吵也是很頻繁的,而有些父母就會用一些懲罰來威脅孩子,但其實,換一種方法可能會效果更好,父母可以試著讓孩子承擔解決這個問題的責任。

16、“今天你是不是發現在你摔倒的時候,總能再站起來?下次你摔倒時,你也會是這樣的。”

其實這句話也是在告訴孩子們,他們可以通過自己來改變痛苦,讓他們知道失敗和痛苦並不是永久性的。這句話對於緩解孩子的糾結是很有好處的,孩子們聽到這句話以後,下次遇到困難時,應該就會自己去努力的嘗試。

17、“你需要我的幫助嗎?”

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有不好的情緒時,父母可以嘗試著去詢問孩子的意見,看他們願不願意父母介入到他們的問題當中,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有一定的選擇權,孩子可能就會對自己更加的有信心去克服困難。

18、“你剛才好像沒聽到我的話,現在我對你說一句話,你小聲地重複我怎麼樣?”

當孩子注意力不在父母身上的時候,父母就可以說這句話,通過讓孩子重複父母的話這種形式,會讓孩子對這句話更有印象。

19、“讓我們休息一會”

給孩子一定的獨立時間,讓孩子和自己情緒相處一會,效果可能會很好。

20、“我知道你還不想離開遊樂場,那離開前你還想做什麼?”

切換一個自己喜歡的活動場所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是很困難的,父母說這句話,其實可以有效的避免孩子對權利的叛逆,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點適應變化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