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又出現了

我們都記得初中課本上講過資本家“倒牛奶”的那一幕,發生時間是1930年的那場全球經濟危機,當時幾乎讓整個資本主義秩序坍塌!

疫情之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又出現了

後來那些資本國家為了轉移和緩和矛盾,開始爭奪全球資源,最終導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意想不到的是,在這次疫情引發全球經濟危機之下,資本家“倒牛奶”這一幕再次發生了!

3月31日晚上7點左右,美國金E乳業( Gold en E Dairy)接到命令,他們竟然被要求每天倒掉2.5萬加侖的鮮奶!

疫情之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又出現了

為什麼要倒掉這些鮮奶呢?原因很荒唐,由於疫情的發展,很多餐館、學校、酒店都關閉了,這些奶沒有地方可銷,只能倒掉!

疫情之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又出現了

結果這些牛奶衝進一個廢水湖,而且他們要每天將倒掉22萬加侖,直到下週一!

疫情之下,資本家“倒牛奶”的一幕又出現了

這是多麼荒唐的事情,為什麼這些牛奶寧可倒掉也不給窮人喝呢?

我記得當時無論政治老師多麼費心的去講解,我依然一知半解。但是每次考試遇到這道問答題,我只要把老師教的直接默寫出來,就可以得到滿分。

如今我才搞懂這背後的邏輯:在經濟危機之下,能買得起牛奶的人越來越少,但是生產牛奶能力沒有繼續降低,於是只有將牛奶倒掉,提高牛奶的稀缺程度,這樣可以提高牛奶的價格,從而才能維繫自己的利潤及收益。而如果將牛奶拿出來分給窮人,將會讓牛奶的價格繼續降低,相當於一個超低價的供給進入市場,消費者知道後誰還會花錢買牛奶。資本家會因此而破產。

那麼,資本主義社會為什麼會發生經濟危機呢?

隨著社會的發展,工廠不斷的生產大量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卻越來越難賣,因為消費者主要是以廣大勞動者為主體,但是社會的財富卻不斷向一小部分有錢人手裡集中,這些人雖然有錢但畢竟是極少數,只靠他們是拉不動消費的。

然而勞動人民作為消費主體,卻沒有那麼多錢去消費,尤其是遇到疫情這樣動盪,老百姓就更不願意去消費了,大家都不消費了,於是產品開始大量過剩,這就是所謂的相對過剩。

也就是說:雖然社會最大程度的激發了人們“生產創造”的積極性,但是創造的社會財富不斷向資本家方向單一流動,並不是循環流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