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錢幣價值估定“四步曲”(二)

古錢幣價值估定“四步曲”第(一)期給大家講述了錢幣估價的前兩個重要因素——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相對較虛,本文來點實在的。介紹一下

存世數量品相品質

三是存世數量。一般來講啊,存世數量大,相對市場價就低。看現存數量,如齊、燕、趙等國的刀幣,韓、魏、秦等國的布幣等,年代久遠,比圓形錢稀少,價格昂貴。乾隆通寶是存世數量極多的一種錢幣,普通小平市價不過幾元一枚,但是一枚乾隆大樣價格卻在二百元之上。所以錢幣的存世數量直接體現錢幣的珍惜程度。

古錢幣價值估定“四步曲”(二)

四是品相品質。同一類錢幣來講,品相、品質越好的價格越高。品相包括錢幣的包漿厚薄、字體精神等;品質包括錢幣的銅質、骨質、版別等。需要注意的是,無論錢幣珍罕與否,同一類錢幣凡有幣面模糊、輪廓缺損、鏽蝕嚴重、看相較差者,儘量不要收藏。反而即使一些存量較大的錢幣,但是幣面精神、字口清晰、銅質精黃的錢幣,可以值得收藏。而在值得收藏的錢幣中,一些宮廷錢幣精製而成的,品質品相俱佳,鑄量少,更顯珍貴。

古錢幣價值估定“四步曲”(二)

其實以上四點也有互相疊加的地方,個人認為不必特意去區分。本人認為那就簡單一點來說:珍稀錢幣玩數量,普通錢幣玩品相,中間部分數量、品相兩者兼顧。



古錢幣價值估定“四步曲”(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