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國內疫情好轉,各地紛紛確定開學日期,其中最關注的莫過於闖進人生第一關的高考生。受疫情影響,使得今年高考是極具傳奇的一年,學習時間被縮短了,每個人的高考成就都是受到多方身份影響的一個成果,不管高分或低分,都是如斯。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今天,我們來看看“古代高考”--科舉考試裡那些最傳奇的狀元郎。

科舉考試,是古代中國大多數讀書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自隋朝創立科考以來,歷代狀元有姓名可考者,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孫伏伽起,到清光緒三十年的劉春霖終,共有592人。這592個狀元中,亦各有千秋。現摘錄其中九位,以饗讀者。


(1)中國歷史上唯一可考的駙馬狀元---鄭顥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自古以來,民間就經常把“駙馬”與“狀元”這兩個詞聯繫起來,好像中了狀元就可以做駙馬。實際上中國曆代可考的駙馬狀元只有鄭顥一位。

鄭顥是唐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的狀元。本來他早有婚約在身,中狀元后打算迎娶盧家的千金。可是這位年輕英俊的狀元被皇上看中了,非要將自己心愛的女兒萬壽公主許配給他,鄭顥偏偏不愛公主,非娶與自己青梅竹馬的盧家小姐。唐宣宗便讓宰相白敏中說服他,白敏中費盡口舌,又多方威逼利誘,終於迫使他娶了萬壽公主,婚後兩人生活得並不幸福,後來鄭顥多次彈劾白敏中,幸好唐宣宗自知理虧,替白敏中壓下了彈劾的奏章。

(2)臉皮最厚的狀元---裴思謙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掌權,朝臣的生殺子奪,都掌握在他的手中。裴思謙當時只是一個秀才,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士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

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高鍇為官清廉,將他轟了出去。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

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考官高錯,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高鍇早把裴思謙忘掉了,對他說。“狀元已經有人了,狀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辦。”裴思謙厚著臉皮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知道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會有好果子吃,就說“既然如此,我要見裴秀才。”裴說:“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讓他當了狀元。

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個狀元,此君臉皮之厚,狀元中無人可比。

(3)相撲撲出的狀元---王嗣宗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宋太祖趙匡胤“坐天下”的第十六年,太祖親臨講武殿舉行殿試。考生王嗣宗、陳識最先完卷,一同上呈,且二人的試卷均為上乘之作。誰為第一太祖實在犯難。

最後馬上得天下的太祖讓二人角力(即相撲),勝者為狀元。王嗣宗便與陳識在大殿上撲鬥起來,結果陳識倒地,王融宗奪得了當年的狀元。

(4)最自信的狀元---胡旦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宋太宗元年,有書生山東某縣遊覽,知縣大人得知關該書生頗有文采,便設宴款待。知縣的公子很蔑視那書生,問其有何持長,書生說工詩。公子便讓他誦讀一首,書生誦了一首,最後一句是:“挑盡寒燈夢不成。”公子--聽,大笑說:“此乃一瞌睡漢。”書生十分氣憤。這書生便是呂蒙正,第二年,呂蒙正一舉奪魁。他寫信給那公子“瞌睡漢如今中了狀元啦。”公子看了他的信,冷笑一聲“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輸你一籌。”第二年,新科狀元正是這位公子---胡旦。

綜觀科舉史,有如此自信者,胡旦當屬第一。

高考=科舉?史上最傳奇的九大狀元郎(上)


受篇幅限制,下次繼續和大家分享其餘5位傳奇狀元郎,我是小城,想看更多歷史典故和趣事,請關注【小城敘史】,期待繼續和你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