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陛下,貧僧許身佛門,正是為了解救芸芸眾生,使世上不在有殺罰紛爭,使人間不在有怨女鰥夫— —《西遊記女兒國》


《西遊記女兒國》這是一部由鄭保瑞執導的喜劇魔幻片,《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一部影片《西遊記女兒國》其中有哪些不同之處,影片於2018年2月在中國內地上映,次年獲得了第38屆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提名,相關頭銜就不過分贅言。

影片主要講述了師徒四人在取經路上與妖怪鬥智鬥勇的故事,通過對唐僧和女兒國國王之間微妙的感情進行刻畫,從側面向我們展示了唐僧取經的堅定信念,同時也從獨特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獨具魅力的唐僧。國王對唐僧一見鍾情,一方面能夠看出唐僧所具備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出國王為愛付出的決心,不惜拋卻王權富貴和戒律清規,就只是為了能夠和唐僧在一起。

《西遊記女兒國》這部影片雖然是一部喜劇魔幻片,但裡面的故事情節卻並不荒謬,看似喜劇實則蘊含了很多現實哲理。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關於愛情的探討,“問世間情為何物”影片從多個視角向我們揭曉了問題的答案。與此同時,不同於以往我們看到的《西遊記》,這部影片主要圍繞著唐僧和女兒國之間的愛恨糾葛展開,從而弱化了取經途中與妖怪鬥智鬥勇的情節。

接下來我會從三個角度解讀這部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通過分析唐僧在國王眼中和世俗眼中的形象,從而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這位高僧,在對人物進行分析的時候,我也會將整部影片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談談我的些許思考和啟發。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01、影片中唐玄奘的使命是取西經普度眾生,女兒國之行既能看出人物性格又能烘托玄奘品質

若不是身後有萬千期盼,也不會選擇負重前行。這句話能夠詮釋唐玄奘取經之行的意義,普度眾生對他而言是使命也是責任,所以兒女私情是不能具備的。通過對唐玄奘女兒國之行的刻畫,既能看出人物性格又能烘托玄奘的品質。

《西遊記女兒國》中的唐僧他的使命就是前往西天取經,按理說這樣的高僧是不能接近女色的,所以兩人的相遇就註定會以悲劇的結尾收場。國王的使命就是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在唐僧師徒未曾到達之前,國王從來沒有見過男人,見到唐僧之後她怦然心動,此時的她一度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卻不知這一切僅僅只是泡沫罷了。

不難看出,影片中的唐僧和國王都有各自不同的使命,所以感情對他們而言就成了雞肋,一方面兩人註定了都不是平凡之人,唐僧的使命就是去西天取經普度眾生,國王要留在西梁保家衛國。七情六慾是每個人都不能避免的,相比之下,唐僧更能控制自己的慾望,對自我也有更加深刻的認知。

正如主題曲《女兒國》中唱到的那樣:“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心戀我百轉千回,快帶我遠走高飛。”

不難發現,女兒國國王願意為了唐僧放棄王權富貴,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她是真的動了心,如果不是很愛或者特別愛,那麼也不會拋棄榮華富貴進而選擇和愛的人顛沛流離。相比之下,唐僧這個人物形象就更加鮮明,他沒有被世俗情感羈絆,明確自己的定位和使命,把取西經當成了頭等大事。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縱觀女兒國之行我們可以得知,發生在女兒國的事情都是對師徒四人的一次考驗,這其中對於唐僧而言更加關鍵,因為女兒國國王看上的是他這個人。實際上唐僧面對世俗誘惑的態度就能看他的個人品質,一方面他心中有大愛願意為了眾生犧牲自己的情慾,另一方面他的內心足夠篤定和堅韌對取西經別無二心。

如果說取西經途中遇到的九九八十一難是對師徒四人的考驗,那麼女兒國之行更像是對唐僧的一次歷練,以往的磨難都是對師徒四人是否團結一心的考驗。唐僧作為這個團隊的領導者,他的決定和想法也就會影響整個行動的走向,因此女兒國之行能夠更加直觀看出唐僧這個人物形象。

正如蒲松齡所說的那樣:“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唐玄奘和國王註定不能在一起,他們的相遇只能證明曾經來過可終究還是彼此的過客。權衡利弊之下,唐僧選擇了繼續前行,國王卻願意為了唐僧放棄王權富貴。可唐僧註定不是平凡之人,世俗的情愛也是不能阻擋他的,為了取西經甘願獻出自己的一切,這種大愛在此表現得淋漓盡致。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02、女兒國國王不用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夠從側面烘托唐僧的理智

影片中女兒國國王的形象十分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她代表了具有世俗情愛的普通人,初見唐僧就對她一見鍾情還願意放棄王權富貴,另一方面他不必壓抑自己的內心情感,儘管自己是女兒國國王,確實好沒有掩飾對唐僧的喜歡。

《西遊記女兒國》裡面西涼國王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塑造這位不用壓抑自己情感的普通人形象,進而從側面烘托唐僧的理智與高度自省。相比西涼女王的愛憎分明,唐僧就顯得更加波瀾不驚,聖僧的形象在此得到體現。

不僅如此,通過對比這兩個人物形象可以得知,唐僧並不是沒有動凡心,只不過他是動了情的理智高僧。凡人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慾,因為對大家而言這些都是很自然的,所以並不需要壓抑自己的慾望,正如影片中的女兒國國王,她就是一個塵世女子的代表,雖位高權重但也愛憎分明。

一方面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相處的日子裡,兩人之間也產生了一些比較微妙的情愫,如果說沒有心動那是假的,畢竟日久生情這也是有說法的。另一方面唐僧的理智告訴他不能沉迷於個人慾望,取西經普度眾生這才是他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在我看來,女兒國國王這個人物形象在烘托唐僧個人品質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面對女兒國國王表白時的沉著冷靜,還是最終選擇告別女王前往西天取經時的堅定執著,這些都能看出唐僧這個理智且胸懷大愛的人物形象。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03、唐僧在世人面前是一位聖僧,在國王面前卻是帥氣的男人,兩者對比襯托了聖僧的形象

“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一番春秋冬夏一場辛酸苦辣,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這首《敢問路在何方》唱出了取經途中的艱難,同時也能看出唐僧普度眾生的聖僧形象,然而在女兒國國王面前他卻是帥氣的男人,兩者對比能夠襯托出唐僧這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聖僧形象。

首先,女兒國之行對於唐僧師徒四人而言只是其中一難,過往的重重劫難之中,唐僧一直告誡自己的徒兒要心存善念,出家人要以慈悲為懷。正是具有這種救世主的特質唐僧因此被世人稱之為聖僧,然而另一方面,女兒國國王對唐僧一見鍾情,在她眼中唐僧的身份也沒有那麼複雜,也就是一位自己喜歡的英俊男人。

其次,歸根結底唐僧也是芸芸眾生的代表,西經知之行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得到真經,最終修得正果普度眾生,只不過因為身上具備這種使命感和責任感,所以唐僧就和普通人區別開來了。女兒國國王對唐僧愛的真誠且熾熱,一方面她敢於直面自己的內心,另一方面她願意為愛捨棄所擁有的一切,這些都足以看出世俗的情慾對唐僧的考驗。

最後,女兒國國王喜歡上唐僧並非是因為他特殊的身份,對於她而言,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之中從未見過男人,所以唐僧的出現滿足了她的好奇心。我們可以將這種好奇心理解為人性的本能,但如果要將它上升到愛的層面就會有牽強。國王不是出家人故不受戒律清規的控制,這也使她能輕易表達出自己的喜歡,敢愛敢恨體現的淋漓盡致。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從這個層面來看,世人眼中的唐僧是一位得道高僧,無論是控制個人情緒還是個人慾望都區別於常人,相比世人眼中的唐僧,女兒國國王眼中的唐僧更加具有普遍性和適用性,不包含任何標籤。

正如《三國演義》中說道:“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心中有大愛的人,是不可能為了個人情慾而放棄繼續前行,《西遊記女兒國》中唐僧這個人物形象就詮釋了一切。面對世俗的誘惑,他選擇了堅定自己的內心,也正是因為抵禦住了世俗的誘惑,才使得他心無旁騖最終求得真經。

在我看來,影片中女兒國國王和唐僧的形象相互差別又互相映襯,透過女兒國國王這個普通人物形象的刻畫,能夠反面映襯出唐僧堅定和執著的形象。同時通過對唐僧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我們也能更加清楚的明白西經之行的意義,進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的豐滿。

以《西遊記女兒國》為例,解讀影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特點及現實意義

結語

《西遊記女兒國》但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認識了唐僧,這個唐僧是集理智與情感於一體的高僧,影片通過塑造女兒國國王和唐僧這兩位人物形象,一方面能夠讓我們知曉取經的意義,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兩人之間的情愫彰顯唐僧的聖潔與博愛。

女兒國國王願意拋卻王權富貴跟隨唐僧,這一切都源於他心底的喜歡,影片中她的這一形象能夠豐富唐僧的特質。面對取經途中的種種困難,師徒四人齊心協力共赴難關,塵世間種種愛恨情仇對唐僧而言如過往雲煙,這種自律也是難能可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