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朋友最近又跳槽了,自從前年離開體制內,這已經是第3家了。


朋友是從事媒體工作的,海外留學碩士,當年過五關斬六將,憑藉自己的能力和水平,進入了行業內有名的事業單位。工作幾年後,朋友覺得自己領導的工作能力弱,還有意無意的打壓自己,最後心一橫,辭職走人。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跳出體制內,又找了幾家民營企業,最後都以離職收場,離職理由也大同小異,都是因為上下級關係。朋友不明白,自己工作能力不差,有熱情、想幹事,為什麼不受領導的待見


朋友的情況可能很多人都遇到過,特別是自身工作能力比較強的人,很多人都覺得是領導怕被取代而急於將潛在競爭對手踢出局。可是,真的是這樣麼?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俗話說“一個巴掌拍不響”,我們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先分析可能不受領導待見的原因。在職場,不招領導喜歡的一般有兩種人:

1、不聽話

對領導來說,最看重的是權威,有了權威,才可以服眾,自己提出的要求才能得到落實。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燒三把火就是為了樹立權威,所以領導不喜歡下屬挑戰自己。如果有人當面懟領導、和領導唱反調,甚至揹著領導做事情等,領導就會感覺權威受到了挑戰。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有的領導性格直爽,批評幾句或者直接大發雷霆。但有的領導表面不說,心裡記恨,就會暗地裡給穿小鞋、甚至把員工擠兌走。

可見挑戰領導的權威是“觸逆鱗”的事,領導一般不喜歡這樣的下屬,面對這樣的下屬也不會手軟。

2、不放心

還有一種不招領導喜歡的人,就是不讓領導放心的人。

你有沒有感受過領導對你不信任?其實不信任的根本就是領導不放心。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造成不放心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工作沒有按照要求完成、因為馬虎曾經出現過工作失誤、從來不反饋問題和結果,只顧悶頭苦幹,出了問題直接“驚嚇”,完全不給領導解決問題的時間……

有的時候,情況只出現過一次,也會讓領導記住,產生不信任感。領導害怕被“埋雷”、“挖坑”,交待工作後提心吊膽,還要額外重新檢查,所以對這樣的員工也太喜歡。

既然知道了不受待見的原因,那麼如何做才能得到領導的喜歡,擁有良好的上下級關係呢?

一、急領導所急

想要獲得領導的喜歡,第一點就是要急領導所急,讓領導認為你替他著想,能站在他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為他分憂。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就像當年的宋神宗和王安石,為什麼王安石能說服神宗獨排眾議,不惜一切代價實施變法,並且官拜宰相,就是因為王安石看出了神宗想要改變的急切,提出了宋神宗一直急於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讓神宗深信不疑,快速、高效的在全國實施變法。

在職場,其實是同樣的,我們每個人站的角度、立場不同,看待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比如,領導現在需要的是思路和解決方案,我們要是陷入細節,就會引起領導的不滿和責備。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站在領導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除了能獲得領導的信任和好感外,更能理解自己所做工作的重點,高效、正確的完成工作。

二、注意分寸

職場最重要的就是分寸感,有的時候差一點點也不行。如果說話不注意場合、不注意用詞,那麼可能會給領導留下狂妄、自大的壞印象。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就像“報備”和“報告”,一字只差,給人感覺卻完全不同。報備是我工作完成了,告訴你一聲,不需要你指示。報告是我彙報情況,等待指示。兩個詞語,應用場景不同,體現的做事的方式和態度也不同。在職場,我們向領導應該多是報告,如果變成“報備”,那麼領導會產生不受重視,甚至“越級”的感覺。

像我的朋友,這幾次辭職都是感覺自己工作能力強,領導覺得“功高震主”,把他擠兌走的。其實也不是,領導都是喜歡下屬工作能力強的,要不也沒辦法完成任務。但是如果讓領導感受到“震”其實是因為沒有把握好分寸,讓領導產生了危機意識,動了“殺機”,這個時候,領導往往會採用“槍打出頭鳥”的方法,來維護自己的權威。所以,在職場,掌握恰當的分寸是非常重要的

三、能創造價值

在職場,領導注重的就是價值,簡單說就是能不能完成工作,為單位帶來價值,其實這也是我們在職場的核心價值體現

,我們擁有的可能是技能、也可能是人脈,但是最終給單位創造的一定是價值。

如果我們將工作比作完整的拼圖,那麼,每個人負責的就是其中一部分,領導喜歡的就是能夠按照要求,儘快完成自己拼圖的員工。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當然,如果足夠優秀,能夠做到不可取代,那麼無論領導喜歡與否,其實也都不所謂。

就像西遊記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孫悟空是最不讓唐僧省心和喜歡的,沒事還要念一念緊箍咒,但是如果只能留下一個徒弟,唐僧一定會選擇孫悟空,因為沒有孫悟空,就無法取得真經,就像白巖松所說“一個人的價值、社會地位,和他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而孫悟空就是團隊裡最不可替代的人。

四、有效溝通

我們有時常常看到某些同事沒事就去找領導談心、談話,可領導偏偏挺吃那一套,有好事的時候總想著他們。難道默默無聞的努力工作就比不上“溜鬚拍馬”麼?

中國本就是人情社會,多和領導談心、談話,除了能增進彼此的瞭解,更容易獲得好感外,其實也是有效溝通的一種途徑。


個人能力不差為什麼不討領導喜歡?做好這4點,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領導也不是完人,如果領導說錯了話,我們又覺得很重要,需要糾正,那麼私下裡去和領導溝通,更能取得想要的結果。

工作中和領導溝通進展,讓領導掌握工作的關鍵節點,能讓領導更放心,出現問題,也能即時得到解決。這就有點像我們點的外賣,從提交訂單,到收到外賣,我們可以時時掌握外賣的狀態,店家是否做好,騎手是否去取單,大概多長時間能送到等。掌握這些關鍵節點,就能讓我們放心,只要默默等待就行。

在職場,無論個人性格、能力,擁有良好的上下級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能夠有利於工作開展,同時也有利於個人身心愉悅,畢竟,我們沒有人喜歡一想到單位領導就頭疼的感覺。做到急領導所急、注意分寸、能創造價值和有效溝通這4點,就能擺脫領導不待見的情況,擁有良好的上下級關係,讓職業發展更順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