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說到《圓桌派》,第一時間會想到竇文濤。

然後是《圓桌派》男團:梁文道、馬家輝、許子東、馬未都。

從《鏘鏘三人行》到現在,大抵未變。

很多人就想看這些老男人們一直聊啊聊的,多少集都不疲倦。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但往往,很容易忽略《圓桌派》的女嘉賓們。

老實講,《圓桌派》做到第四季,女團員班底也定的差不多了。

文濤“女朋友”蔣方舟、家輝“太太”周軼君,在線教育專家李玫瑾。

她們在《圓桌派》裡,用知識的深度、閱歷的廣度及女性的細膩,談笑風生,融入這個用戶畫像偏男性,嘉賓75%以上為男性的節目,實屬不易。

從年齡上看,他們仨,可以組成老中青三代。

有感性的蔣方舟,理性的李玫瑾教授,以及兼而有之、質樸大方的周軼君。

你能在她們身上,看到這個時代女性越來越稀缺的特質:善於思考、勇敢和銳利。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01 蔣方舟

蔣方舟是誰?

她是生於1989年的“天才少女”“美女作家”。

11歲發表《正在發育》出道,《打開天窗》《邪童正史》都是她的作品。

後來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一畢業就成為《新週刊》副主編。

人生一路順風,高光不斷。

“我承認我不曾歷經滄桑”“故事的結局早已寫在開頭”,這些你熟悉的流行語,是她的書名。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做客《圓桌派》,蔣方舟沒少捱罵。

她沒有經歷過鏘鏘時代。

《圓桌派》做滿四季,她剛滿30歲。

很多觀眾認為她沒閱歷,見識淺薄,不足以聊人生。

甚至攻擊長相,嫌她醜。

有一說一,蔣方舟頂著“美女作家“的名號,就說明在女作家行列,人家的長相,真的還可以。

畢竟,她又不是靠長相吃飯。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節目播到2019年,觀眾對蔣方舟到了又虐又愛的境界。

沒有她的時候,彈幕一遍遍發問:方舟怎麼沒來?

有她的時候,彈幕一遍遍發問:怎麼又請蔣方舟?

虐戀情深!

女嘉賓上《圓桌派》,功能性很強,補充女性視角觀點,增加一些女觀眾。

蔣方舟的觀點補充,來自於她的坦誠。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跟馬家輝經常以“我認識的xxx”開頭一樣,蔣方舟以自己故事開頭。

你甚至能在節目中梳理出談戀愛的蔣方舟,容易猜忌,沒有安全感,總要跟男朋友確認“你愛不愛我”這件事情。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告訴觀眾自己被男朋友甩的經歷,也大膽分享想要求複合的心態。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但是不執著,很坦白。

愛和不愛都是流動的狀態,你得說出來,我需要知道,沒必要藏著,只要能說服她就行。

而說服她的理由,諸如“我們還是做朋友比較好!”就行。

蔣方舟在《圓桌派》裡,不僅僅只承擔感情戲碼。

她更承擔年青人視角,年輕人的感情困惑,職業迷茫,以及對家庭關係的無助,都可以藉助方舟,被解讀及審視。

而作為職業作家,她的思考和她知識儲備,才是她在這檔節目中可以跟這群50+知識分子們聊天的底色。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02 周軼君

周軼君早期的照片非常質樸。

這跟她的職業有關。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學阿拉伯語的她,大學畢業後就職新華社,成為一名記者。

巴以衝突最激烈的2002年,她主動請纓,駐往危險的加沙,成為一名戰地記者。

親歷戰火紛飛,面對開過來的坦克拍照;穿梭在隨時有生命危險的街頭,幾次與爆炸擦肩而過;親眼目睹慘烈的死亡。

她是一個看起來瘦弱的上海女孩。

在《圓桌派》裡,她從容大方,溫暖得體,賢妻良母的樣子,有時候會讓人忘了她曾經的勇敢與不屈。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當然,經年過去,當初被馬家輝調戲還會害羞的小君君,已經在節目中升格成為“家輝的太太”了,害羞什麼的,這麼多年,也坦然面對了。

薄施粉黛的周軼君,一出現就要被文濤誇 “君君越來越漂亮了”。

確實越來越漂亮了。

從顏值到氣質。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而她在《圓桌派》的談吐,也讓人舒服溫暖。

她可以用感性細膩的視角聊大開大合的話題,但她現在更關注教育問題。

她拍了一個教育紀錄片,叫《他鄉的童年》,總結出來,教育沒有方法。

她說,孩子是成人的祖先。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而說到父母子女關係的時候,她一針見血地指出是“忍”。

年輕的時候,作為上海女孩的她,執意選北京的大學,父母忍。

工作的時候,她執意去到最危險的地方,父母忍。

而長大之後,父母變得更像小孩,子女要學會的,也是“忍著”。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周軼君現在給人的感覺,更像“蒲葦韌如絲”。

她的勇敢不再如年少時一樣莽撞,但卻更成熟更有韌勁,折不彎。

她身上承載著中國女性的角色,上有老,下有小,是年幼孩子的媽媽,是年邁父母的女兒。

所以,她探尋家庭,教育,社會關係。

仍然步履匆匆遊走在世界各國,不喧譁,也不茫然。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03 李玫瑾教授

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討論兩性關係時,上過幾次熱搜。

比如:女生如何辨別渣男。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她的觀點不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而來源於大量案例事實。

這同樣也與她的職業有關。

李玫瑾教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然後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任教至今。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主要研究領域時犯罪心理學和青少年心理問題研究。

李玫瑾教授在節目中層層分析論證、尊重事實和邏輯的狀態,就是她的專業使然。

角度也很冷酷。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所以,有些時候,如果心情不好、天氣不好,我都不太敢點開李玫瑾教授參加的《圓桌派》。

警醒教育作用太強。

例如,從社會關注的大案出發,告誡女孩談戀愛的時候不要著急,因為社會上有很多優秀的人,或者符合條件的人,談戀愛的時候不要一棵樹上吊死。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但,你以為李玫瑾教授只能以戀愛話題上熱搜麼?

才不。

她的教育話題同樣受人追捧,上熱搜,被許多父母催著上節目。

只要上《圓桌派》,彈幕上幾乎都是“我是為李玫瑾教授來的”。

“孩子都是父母的折射”。

“小時候要讓孩子學會害怕”。

“青春期跟孩子溝通,要點到為止“。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 是垃圾。“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李玫瑾教授觀點最大的特質,就是讓人信服。

很多人看《圓桌派》是消遣,看大家你來我往的聊,兼而聽之。

但對李玫瑾教授的觀點,態度更嚴肅。

因為它們都來自案例事實和經驗的總結。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社會總有例外,但大多數人的命運,逃不開經驗總結。

我想,這也是李玫瑾教授讓很多人共鳴的原因。

職業領域縱深,然後專業。

我想,這是李玫瑾教授讓人有獲得感的基礎。

她在《圓桌派》裡,承擔起犀利和睿智,精幹可信。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當然,他們三個之所以能在《圓桌派》行有一席之地,侃侃而談,除了擁有普通女性的共情共性之外,她們毫無例外地都是非常優秀的人。

但又並非遙不可及。

不論是她們的成績,還是她們的秉性,都可以給女性提供一道方向及可學習借鑑的模板。

8.7分的《圓桌派》將收官,女嘉賓們終於不再是花瓶

社會浮躁,名利的浮光掠影在每個人身上游走。

這時節,就顯得《圓桌派》難得;而《圓桌派》裡的女性,就更顯難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