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愛好錢幣收藏的藏友們一定知道,古錢幣雖然有著一定的鑑賞價值,但其富含的歷史價值佔據了更重要的地位。當我們面對琳琅滿目的不凡錢幣時,並不能僅僅只看鑄造工藝一方面。只有瞭解錢幣的背景出處,才能正確評估錢幣的真正價值。

如果想知道雙旗幣價值多少,就要先了解它是在什麼背景下產生的。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歷史洪流中應運而生的雙旗幣

1911年,辛亥革命取得勝利後,清朝最後一位皇帝——宣統皇帝被迫宣佈退位。清政府的覆滅,宣佈了持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到此為止。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提出在原有銅幣模板基礎上,鼓勵發行紀念幣的建議。因為用以紀念中華民國成立,名字叫作“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

由此,雙旗幣應運而生,此舉措取代了原先流通的清朝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的不同版別

在所有紀念幣中,就屬湖南省造的雙旗幣最為美觀。

其中湖南省造雙旗幣當二十文可以分為三個品種,一是當制錢二十文,二是當二十銅元,三是湖南省憲雙旗二十文。

在三個品種中屬當制錢版別最多,當二十銅元和湖南省憲雙旗二十文版別最少,鑄造量也較少。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的價值差異

一方面,湖南省造雙旗幣是民國時期到近代中國錢幣中的精品,本身就自帶濃厚的歷史文化價值,從而具有很高的文物收藏價值。

另一方面,由於雙旗幣誕生於民國時期,而民國在中國歷史上僅僅擁有了幾十年的時間,普遍流通的都是當十文,當二十文只發行了大約22000枚。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錢幣在經歷了動盪歲月之後,能夠完整地保留下來,實屬不易。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湖南省造雙旗幣當二十文正面上兩隻旗幟相互交錯,尤為醒目。背面則為稻穗樣式的嘉禾紋,規制嚴整,鑄工精美。湖南省造雙旗幣的傳世量並不多,經過歲月的洗禮下,雙旗幣包漿自然,看上去更顯古樸深峻,深受藏家喜愛。


湖南省造雙旗幣:封建王朝覆滅後流通的第一種錢幣


對於湖南省造雙旗幣值多少錢的問題,並不能一概而論。

作為近代錢幣珍品,湖南省造雙旗幣制作精美且發行量有限,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但是花樣不同的雙旗幣,在價值上有著天壤之別。即便是同一年,不同品相、不同材質的湖南省造雙旗幣的價值也是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各位藏友手中有湖南省造雙旗幣,想對其作出具體評估的話,這就需要業界專家幫助進行鑑定,以免失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