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200萬考研生落榜,最後都幹什麼去了

2020考研馬上就來了,而這一年也必將成為史上最難考研年。誰也不能確保一定上岸,如果不能成功上岸,未來的路又在哪裡?歷史就是最好的老師,過去是未來最好的指點。在2020年考研以前,2019年的考研號稱史上最激烈考研年。高達285萬的考生,最終上岸,不足70萬人,有足足兩百萬人黯然離場。

除了競爭的殘酷之外,更加殘酷的是心理上經歷的大起大落,從最開始看到分數時的激動萬分,到最後無緣複試的黯然傷神。在一些頂尖名校的王牌專業競爭中,400分甚至成為了門檻,而曾經留給失意低分者的調劑,也變得臥虎藏龍。以為華中師範大學考了401分的考生,在調劑過程中被寧夏大學無情拒絕。

由於調劑考生人數過多,一些熱門高校將門檻提高,初試英語成績竟高達60分,各種其他標準也是水漲船高。當初我們認為的偏遠地區高校,如內蒙古大學、青海大學、貴州大學等,現如今也翻身把歌唱,門檻越來越高,突破你我的想象。有調劑還是好的,一些諸如法學類的熱門專業,甚至沒有調劑名額。

考生小袁,來自普通二本,目標是華東政法,因為資料顯示這所學校報錄比和難度都相對不錯,所以就下定決心報考。法學專業的同學都會面臨這樣一個困境,就是法考和考研需要兩手抓。而這位考生第一年把所有堵注都壓在法考上,做好了二戰的準備。因為畢竟準備完法考已經十月,根本沒有多少時間再來備戰考研。

所以一戰也理所應當的沒有過線,而他沒有想過調劑,直接準備二戰了。而當初暢想的美好景象,在二戰成績出來之後,全部覆滅。二戰和一戰成績相差無幾,更殘酷的是,調劑的激烈程度已經遠超想象。甚至位於調劑B區的雲南大學、廣西大學,都充斥著本科是985、211的調劑考生,而留給他的空間,已所剩無幾。

面對只能調劑到一所和之前一樣的雙非二本學校時,小路感慨考研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從一個起點,費了半天勁,結果又回到起點。既然琴瑟起,何以笙簫默。所以放棄了調劑,放棄了三戰,下一站,公考。浪費了兩年的小路,雖有悔恨,雖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現實。研究生學歷雖好,可面對現實的壓力,還是得抓緊找份工作,向生活低頭。

考生小博,本科來自五院四系之一,期間成績也還不錯,但未能保研。加入考研大軍的他,也是考研和法考兩手抓。然而一路複習無憂的他,在成績發佈的那一刻傻了眼,沒過線。小博來不及懊惱,只能立馬投入到調劑大軍中區,然而結果確實處處碰壁,諮詢了各路211和一本院校,很多招生老師的一個問題,讓他無所適從,你本科院校是985嗎?

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本科學校的專業排名,高於很多985,卻不接受調劑認可呢?小博沒有任何辦法,因為人家卡的就是985.小博只能再次尋找其他機會,當他發現有的高等院校甚至是985對學生本科院校沒有要求,他喜出望外,結果依然是鎩羽而歸,原因是,前面有一眾370+在等著,根本輪不到他一個350分的。

這一刻,小博明白,本科院校重要,但在考研中不是絕對重要的,考研中最重要的就是分數。無論你來自哪裡,沒有分數,就沒有商量的機會。也正是因為這樣,給導師發再多的郵件,給院校打再多的電話,也都是徒勞的。所以他很懊悔,為什麼當初初試的時候不能考一個足夠令人信服的高分,何至於現在求學無門。

雖然失敗的考生佔據大多,但與此同時也開啟了另外一扇大門,就是儘早走向社會,通往職場。很多當初身邊落榜的同學,經過在社會上兩三年的打拼,現在過得很好。考研知識一種選擇,失敗只是一種狀態,決定了你人生幸福與否、成就高低的,永遠取決於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成功了,珍惜讀研的機會,好好深造;失敗了,做好工作的細節,蓄勢待發。

只要考研沒有結束,你就不能順氣自然;只要結果沒出來,那就不能放棄希望。考研永遠只是人生的一個片段,無論結果如何,後面還有更精彩的人生等著你。畢竟考上的只是少數,希望你就是其中之一。

今年有200萬考研生落榜,最後都幹什麼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