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我一次都沒有改簽成功。第一次機票是達美航空的,直接被取消了,退款到現在都沒到賬;第二次換了海航,結果航班全部取消,已經退款了;第三次換了日本航空JAL,因為一週一班政策,東京到北京的航班也被取消,現在還在溝通申請改簽中。

早在2月中已結束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MSU)訪問學者學習的張秒(化名),原本打算2月27日回國,卻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直到今天仍在美國“滯留”。

張秒說,現在機票都太貴了,她只能儘量爭取不退票、免費改簽,目前是申請5月1日芝加哥飛東京、5月2日東京飛北京的航班,但改簽還沒確認。“很多人的回國航班都被取消了3次以上,我原本也很恐慌、焦慮,但現在知道左右回不去,已在等待中從容了。”

實際上,張秒的“從容”不過是煎熬等待下的無奈:她一度出門不敢戴口罩,怕被當成異類;也試過發燒到39度,擔心自己被感染,獨自在異國他鄉忍受恐懼無助……現在,她仍在航班取消—改簽中反覆折騰,不知何時才能跨越這萬里之距,回到大洋彼岸的家鄉。

4月8日,張秒向21新健康講述了她在美國滯留至今的故事:

01

不敢戴口罩

3月初是美國大學的春假,那時候大家對新冠疫情還毫不關心,直到春假後陸續出現了確診病例。

3月6日晚,密歇根州政府公佈了第一例確診病例,密歇根州大學(MSU)在第二天、也就是春假回來第一天上午,就宣佈停課了,反應非常迅速。其實在中國疫情暴發的時候,學校應該已經在著手準備預案了。3月底,學校把我們公寓的遊樂場全封了,今天(4月8日)還把籃球場的球框給拆了。

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MSU封閉公寓遊樂場。受訪者供圖

不過,雖然學校重視,美國當地人一開始也沒當回事,覺著就是流感。學校停課後,美國本土學生還到處去度假旅遊,去酒吧喝酒、夜店蹦迪,倒是中國國際生比較注意。

對此,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新任校長也在一封針對校友的郵件中提醒:作為有擔當有作為的21世紀新青年,我們應該負擔起應有的對社區和他人的責任,自覺隔離。

我基本上半個月去一次超市,會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回到車裡前也會酒精消毒。

但美國人基本不戴口罩。有一次在課堂上,我們也討論了口罩文化,問美國人為什麼不喜歡戴口罩,教授說美國人覺著生病了才戴口罩,如果你戴口罩,而其他人不戴,這樣根本沒效果。

我身處美國,雖然也理解中美文化不同,但對一開始美國政府和民眾的掉以輕心也很焦急和憂慮,為美國政府對中國的指責而憤慨,更為美國汙名化中國而憤怒。在課堂上,我也努力告訴老師同學,中國為控制疫情而作出的努力和建設性措施值得美國參考,提醒身邊人注意個人防護,儘快戴口罩。

說實話,之前美國上至官方下至個人都不推薦戴口罩,我們中國學生雖然天天關注國內疫情,但一開始也不敢戴口罩,害怕被歧視,也怕受到人身攻擊。

現在美國開始鬆口,建議用東西遮住口鼻,我們出行防護就沒那麼大壓力了。周邊一半以上的人都會採取各種防護,能看出大家真的開始重視了,我們也安心多了,為他們感到開心。

另一方面,其實美國這邊的口罩從2月開始就斷貨了,偶爾在個別沃爾瑪超市還能看到工業N95口罩。大部分華人都是從國內寄口罩和一些藥品過來,我身邊就有華人在3月從國內團購了2000個一次性口罩。現在也有些個人零散捐贈了些物資,但都和醫院簽了免責協議,因為怕標準等問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我在北京時就有戴口罩的習慣,所以在去年過來學習時,從國內帶了5包一次性口罩過來,現在還剩下不到20個,希望節約一些使用,能扛到回國。

02

發高燒嚇傻自己

疫情傳播速度很快。密歇根州是美國疫情第三嚴重的州,當地人防護意識差,而且美國不公佈每個確診病人的具體信息,我們都不知道病人的流行病史和具體位置,只有偶爾聽別人分享信息哪個超市員工被確診了,誰的朋友確診了。

而且美國的居家隔離也不同於國內,被隔離的人可以自由出入、飯後去散步、日常鍛鍊,甚至去公園遠足都行。

一般程序是:出現症狀可以先居家隔離,自我觀察,等明顯出現高熱、呼吸困難等症狀才電話預約醫生,前往醫院就診,醫生會初步根據你的嚴重性來判斷是否需要接受檢測。如果他覺著你還不嚴重,那麼開些藥回家繼續隔離觀察;如果嚴重則給你一個接受檢測的證明,病人拿著證明到檢測點憑個人身份證件接受檢測。

這些不定因素讓我不安,而在這期間我還發過一次高燒,直接把自己嚇傻了。

3月11日,密歇根州宣佈了兩個確診病例,當天中午MSU就宣佈停課轉線上教學了。

3月12日,我戴著口罩去了趟超市準備儲備點物資,當時超市除了中國人,其他人都沒有戴口罩。當晚,我就覺得頭疼,開始以為是連續熬夜休息不夠才犯頭疼,其實可能已經低燒了,後半夜就開始高燒,第二天直接燒到了39度。

當時很害怕,也不敢和身邊的人說,就自己宅在房間裡吃藥休息,午飯都沒吃。因為高燒來得非常突然,我也一直關注其他症狀,好在並沒有呼吸咳嗽等問題,我就冷靜下來,吃了退燒藥和藍芩口服液,還有阿奇黴素。雖然我並沒有發現哪裡有炎症,但還是連續服用抗生素。

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張秒發燒期間服用的藥物。受訪者供圖

那天一直反覆高燒39至40度,睡衣溼透一套又一套。不過當晚就有點降溫了,第三天,體溫降至37度多,低燒持續了一天,這時候就沒有吃退燒藥了,整個人也輕鬆了很多,開始進食了。三天裡除了喝水吃藥外,我幾乎一直在沉睡,到第四天體溫終於正常了。

因為一直害怕感染了新冠肺炎,第四天時我也用了微信上的在線問診功能,和一位天津醫生聊了下我的症狀。醫生也沒有給出很明確的判定,只是交代我繼續服藥穩固,如果體溫保持正常就沒事了。醫生說我吃藥很及時,而且都是好藥。心裡還是很高興的,雖然突發高燒,但我沒有手足無措。

後來體溫一直正常,我也康復了。當時沒有和任何人說,退燒後才告訴室友。她說其實不擔心我被感染了,因為我平時都很注意謹慎,不應該有機會被傳染。

不過那時候美國風聲鶴唳,我還突來高燒,我其實一直很害怕自己倒黴撞上了,還在想著萬一是新冠肺炎該怎麼辦。當時美國還沒確定檢測是否免費,我想著要不就買個機票連夜回國。

生過這場病後,我立刻理解了大部分華人想回國的心情,因為異國他鄉,美國的醫療費用昂貴不是誰都能承受的。就新冠肺炎來說,重症患者治療費可能達到20000多美元,普通患者也接近10000美元,有保險的情況下,個人承擔的治療費也不少於1300美元的。

病好了後又遇到滯留,我現在其實都擔心自己能不能撐到回國了,因為還沒搞清楚上次到底是為什麼發燒,畢竟我也帶著口罩去超市了,當晚吃了晚飯和水果。是因為吃了冰箱裡的冰涼食物?還是吃了超市剛買的蘋果,因為沒有削皮(吃了細菌或病毒)?

至今我都沒有找到原因,也沒有做檢測,畢竟當時到處缺檢測試劑。

03

三次航班被取消

自從美國疫情開始嚴重,國內的相關報道也很多,我媽看完新聞後經常擔心得半夜睡不著,凌晨兩三點和我視頻電話,問我安不安全、有沒有出去、糧食儲備夠不夠、注意防護之類,還攛掇我說聯合下在美的國人找找包機,抓緊回國。

其實吧,我們學校停課後留學生們就已經積極回國了,當時機票很緊張,好多人選擇從土耳其、埃塞爾比亞、香港、臺灣、韓國、日本這些地區中轉。

但我的回國航班並不順暢,一直沒有改簽成功。

第一次機票,是提前購買的2月27日達美航空的,直接被取消了,退款到現在都沒有到賬。當時中國疫情暴發後,美國還沒宣佈停航,達美就已經取消所有航班了,他們好像一直有關注中國疫情。

第二次換了海航,結果航班全部取消,也直接退款了。

第三次換了日本航空JAL,因為新出了一週一班政策,東京到北京的航班取消了,現在還在溝通申請改簽。因為重買機票太貴了,直接漲了5倍,國內航空公司也是全價經濟艙。我想盡量爭取不退票免費改簽,目前是申請5月1日芝加哥飛東京,5月2日東京飛北京的航班,還沒確認。

其實很多人的機票都被取消了不下三次,大家都倒著時差和國內聯繫機票改簽事宜。

中國女孩“滯留”美國42天:不敢戴口罩、發過高燒、航班被取消三次,漸漸“佛”了……

張秒與當地華人交流回國情況。受訪者供圖

在一週一班政策出來前,先是第一入境點分流,已經導致好多第三中轉國停止過境中轉航班了,那時候就已經有很多人的航班被取消。大家滿世界找還可以中轉的國家,心力交瘁,當時負能量蠻多的。

而國內輿論分化也很嚴重,尤其是目前境外輸入疫情的情況,大家心裡確實有顧慮,國家公派留學直接延期到6月30日,也不建議回國了。

對於不建議回國,有的人會覺著委屈,有一種被拋棄感,加上現在美國反華歧視高漲,人身安全和心理上都飽受煎熬。但大多數人也都理解,國內需要時間來恢復生產,恢復經濟,我們能體諒,也會全力配合。

我也從一開始整夜整夜關注疫情無法入睡,到現在疫情逐漸被控制到解禁,被每個抗疫故事感動著,為每個自我犧牲而又堅強樂觀的國人而驕傲。希望疫情早日結束,我能夠早日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