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毀了武漢地產自媒體!

我,毀了武漢地產自媒體!

01


暗湧,已經在武漢媒體行業慢慢顯現了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察覺,如今越來越多的武漢人

進入到地產自媒體行業,要分一杯羹


大概分為三撥,一撥是其他行業的媒體人


後疫情時代,景區、餐飲、政務、商業賣場等業態,集體歇菜

唯有房地產業,還活著,哪怕歪歪倒到


大家要吃飯,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轉攻樓市

比轉型的風險小,非常好理解


一撥是地產行業的平臺媒體人

比如說,房天下、安居客、騰訊、今日頭條之類的員工


她們的收入構成,有三大塊:底薪+提成+活動車馬費

七七八八加起來,月薪一萬以上很平常


現在的情況是,底薪是真的到底了,達不到任務完成率提成是別想了,車馬費更是涼涼了


一撥是地產人,如果說媒體是丙方的話

地產人的準確定義是,房企和代理公司的人士


早在過去兩年,地產人已經是如履薄冰

996、007,真心不容易


站隊和朝中有人,決定了職業生涯的面寬、進深

專業能力,那就是幌子


唯一堅持下去的理由,就是工資還比較高,說出去也倍有面子


後疫情時代,收入銳減、工作量暴增

專業知識是底氣,平日裡對於自媒體

“自由”的工作狀態是嚮往,讓她們下定了決心


不用懷疑,已經有超過五波人來向老秦諮詢

關於公眾號如何運營、人員配置及待遇的專業問題了


我,毀了武漢地產自媒體!

“敵軍還有五秒到達戰場”……


02


假如說,疫情的烏雲籠罩,要持續一年以上

那麼,武漢出現越來越多的地產自媒體這件事情,註定無法逆轉


飛過的黑天鵝只是加速了整個事件的進程

實際上,有因有果


咱們先來聊因


武漢地產自媒體人,是有標籤的

多金、被尊稱老師、無冕之王、鬼才……


換句話說,遊山玩水之餘,風花雪月之後,還把錢賺了


令人嚮往的人生,卻有著很高的行業壁壘

一般人,想進而不敢進


稍加分析,不難發現

做得好的那幾家,有出身名門正派、有機緣巧合的衣缽傳承


名門正派,源自《楚天都市報》、《武漢晚報》、《武漢晨報》等傳統主流媒體,主編、專業編輯、網紅轉身而來,有出處


衣缽傳承,這個不便深究

天龍八部中的一個經典片段,與此神似


丁春秋找逍遙子算賬,危難之時逍遙子將70年的內功積累

機緣巧合的傳給了虛竹

我,毀了武漢地產自媒體!

真的有才、真的命好

或者真的有才又命好


吃瓜群眾能如何,乾瞪眼唄


然而,2019年有一個人的出現,改變了大家一些原有的、既定的認知

——老秦


截至到今年的4月1日,Q小樓已經運營超過了一年的時間

我們神奇的活了下來,誕生於愚人節,卻並沒有成為一個笑話


這個事情,需要講的重點只有一個

我雖然浸淫這個行業二十年,但大部分時間是業務勾當


並且是一個沒有站好隊、朝中連鳥都沒有的那種“勤奮”的業務員

關鍵點是,還是中專畢業


就這樣一個人,還幹起了地產自媒體,還活著

這還了得


這塊磚頭,拋得也算擲地有聲了

後面的美玉,爭先恐後的袒胸露背起來


因為一名中專生,打消了她們最後的顧慮

積累著、壓抑著幾年的慾望,噴湧而出


懷著乾柴烈火般的激情,撲進了這個行當


03


接著,再來聊果


當大部分的媒體人,都聚焦到了地產自媒體領域後

會出現什麼樣,極端的、魔幻的現狀


似乎可以從三個維度去分析


第一,網友端,也就是讀者


儘管我們一直處在一個信息氾濫的時代,但並不野蠻,還很豐富


有美食的、有教育的、有文學歷史的、有名勝古蹟的文字工作者

獲取的信息,一直是多維呈現的


如同一張報紙,一定要有多姿多彩的新聞內容

不能過分聚焦於情感、娛樂、法制或者體育某一領域


現在的情況是,堅持其他的行業,沒有產出

這個不是熱愛不熱愛的問題,是奶粉錢、房貸錢的生存問題


所以,細心的各位不難看到

所有的微信群裡,推廣得最多的稿件,一類是城建、一類是地產


一句話說,都是關於哪裡修路了、哪裡新房要賣了

後果是,大家的閱讀熱情,已經降到最低

我,毀了武漢地產自媒體!

第二,客戶端,也就是甲方房企


之前魯豫採訪施瓦辛格,後者講出了他的人生格言

——致力於讓自己變得更好,然後賣出去


有人說,地產自媒體人的生存之道是,稿件的質量好壞

這個還真的是一千個阿姆雷特,就有一千種說法的事情


誰能說清道明


唯一可以客觀評價的是,有多少人願意買單


但2020年的情況,會變得很特殊


一方面,金主爸爸也很難,營銷推廣費用如初乳一般珍貴

後疫情時代,有的營銷總甚至為了每個星期,成交可以破零而歡呼


不忍深究,甲方太難

總之,今年各項目的推廣費用,同比50%以上的降幅,還算保守


另一方面,既然這麼多的自媒體,此起彼伏的報道

乾脆,以不變、應萬變


說好的、說壞的

儘管來吧,坐收廣而告之的漁翁之利就好


第三,從業者端,也就是地產自媒體人


不知道別人如何,我自己的收入同比去年,下滑超過70%

當然,該慶幸還有進項


事實上,有時會不小心翻看到去年自己寫的文章

經過一年的摔打,有著一些進步


質量高了、影響力大了,收入還下降了

除疫情之外,不容迴避的是競爭激烈所致


果,差不多了

再聊,眼淚該止不住的往下滴啦


04


從藍海,變成紅海

未來的路,該往何方


我認為,這個謀生的行當,會一直存在

只是,貧富差距會被燙平


特別有才的人、特別會公關的人、特別熱愛寫作的人,營收會高一些

但不會是,曾經10倍以上的巨大差距


20%的人,會拿到普通人3—5倍的回報

80%的人,是養家餬口的水平


無奈、真實、殘酷

這就是TM的生活



結束語:


在金融市場有一個理論,叫做“有效市場”

也就是,無論隨機選擇何種證券,投資者都只能獲得與投資風險相當的正常收益率


因為市場,總是對的


通俗的說,可以把她比作成排隊的場景


有的隊伍長、有的隊伍短

但通常情況下,無論你排在哪條隊伍,花的時間差不多


因為大家一直都在觀察,短的那條很快會被蜂擁而至的人填滿

機會僅僅出現在一個瞬間


天時、地利、人和決定了極為少數的幸運兒,能抓住她並改寫命運


很遺憾,目前並不是一個好時候

對於大多數媒體人而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