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代號為“紅翼”的行動,敵情判斷不慎誤入圈套

決策不慎遭暗算

特種部隊為了完成既定任務,經常置身於危機四伏的環境,必須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隨時判斷可能出現的威脅,一次看似微小的失誤,一絲心存僥倖的判斷,就可能將特種部隊置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遭敵伏擊“紅翼”夭折

美軍代號為“紅翼”的行動,敵情判斷不慎誤入圈套

圖中畫紅圈的為倖存者馬庫斯

2005年6月27日晚,海豹突擊隊第十大隊的一個4人小分隊在阿富汗參加了美軍代號為“紅翼”的軍事行動,負責在阿東部庫納爾省搜捕塔利班和“基地”組織成員。28日上午,“海豹”分隊在潛伏地抓獲了3名當地的部落村民,在確定並非武裝人員後將其放走,沒想到此舉卻為他們引來殺身之禍。僅僅過了約一個小時,30多名全副武裝的塔利班武裝人員便循跡而來,將小分隊團團圍住。雙方交火後“海豹”小分隊寡不敵眾,2名隊員先後陣亡,不得已向喀布爾基地求援,美軍派出了由8名海豹突擊隊員和第160特別行動航空團的8名機組人員組成的救援小分隊乘直升機前往增援,直升機及時趕到了現場,但是懸停組織營救過程中卻遭武裝分子火箭彈擊中,迫降失敗導致機毀人亡,一念之差讓特種部隊損兵折將。

特種部隊通常情況下在戰場上扮演強者,憑藉特定條件下的優勢獵殺目標,但是戰場上“沒有絕對的強者,也沒有永遠的獵手。”在不斷變換的戰場環境中,態勢的優劣、攻防的角色會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會發生逆轉,志在必得的獵手也可能變成送上門的獵物。

誤入圈套“明星”隕落

美軍代號為“紅翼”的行動,敵情判斷不慎誤入圈套

圖為正在阿富汗山區機動的“支奴幹”直升機

全稱為“美國海軍特戰開發小組”的海豹六隊,因為突入巴基斯坦擊斃本·拉登而名聲大噪,被譽為特種部隊精英中的精英,然而卻在立下反恐頭功短短三個月後,因為敵情判斷不慎誤入塔利班設下的圈套,多名隊員死於非命。

美軍代號為“紅翼”的行動,敵情判斷不慎誤入圈套

機內座艙圖

2011年8月6日,駐阿美軍接到情報稱,在阿富汗瓦爾達克省山區某地域有“高價值”目標進行秘密會談,於是美軍立即派出了偵察小組前往搜索,結果陷入塔利班武裝人員包圍,得到消息後美軍迅速派出特種部隊乘坐CH-47“支奴幹”運輸直升機前往增援,抵達事發地域準備降落時,直升機被預先埋伏的武裝分子擊落,機上38人全部遇難,創下了阿富汗戰爭10年中單次傷亡的最慘痛記錄,其中就包括隸屬海豹6隊的22名精英隊員,損失之大舉世震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