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本文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上次見A姐還是5個月前的端午節,那時候她正在辦理上一家公司的交接手續,眼神裡充滿著對新工作的躍躍欲試。

那會兒我們還為她找到新工作而舉杯,哪知才過了5個月,A姐就彷彿是蔫兒了的茄子,說話都沒了起伏的情緒。A姐現在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品牌諮詢公司,說起她的這位老闆,她便是一副一言難盡的深沉狀。

“平常讓加班也就算了,但是這大過節的,好歹提前告知一下,你們也好早點叫個備選搭子呀!”A姐故作輕鬆地玩笑著說。

於是,中秋節原本約好的4人麻將局,後來因為A姐的突然加班,變成了從下午持續到夜裡的燒烤趴,直到A姐從月色中姍姍走來,這場燒烤趴才升級為一場吐槽大會。

而這個吐槽的對象,無疑就是她的老闆。

時間管理是什麼?很大嗎?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幾乎每天都要開會,還是掐著下班的點兒,開全員會議!

真正決策性的東西根本輪不到全員參與,而某個部門的小事也沒必要拿出來跟所有人說。

“他好像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也不太理會下面人的時間。”A姐說著又想到加班的事情,她說,996其實都不算什麼,“我好像心裡隨時都有根弦,連著一個叫‘老闆’的鬧鐘,隨時隨地等著被召見。就像是今天上午,我已經在來見你們的地鐵上了,鬧鐘響了……”

沒人提過意見嗎?

“怎麼沒有?上面說可以請假。有些家裡確實有事的,就寫假條,倒也沒說會扣錢還是怎麼辦,但總覺得會在未來的某個時候發揮作用。更何況,我這無牽無掛的單身狗,寫假條的理由也不夠多呀!”

執行力是個好東西,可惜他沒有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至於開會的內容是什麼,A姐說,幾乎都是他想到了一個什麼好想法、點子、靈感、idea、主意、思路、新……“說實話,他的點子還是蠻多的,有一些也很有意思,但是最終能執行下去的卻少之又少。”

是下面執行力不行嗎?

是從上到下的執行力都不行好嗎?

A姐說,她大概能理解他一直主張的那個“全員大會”的意義何在,“無非就是想要集大家的智慧於大成”,可是,實際卻往往相去甚遠。很多人都“隨大流”,很難有什麼更進一步的想法能探討出來,“人家心裡都想著下班約會、聚餐、陪小孩,哪有心思在這兒聽你的突發奇想啊?!”

所以就連老闆一開始的興奮雀躍,在面對所有人的懨懨情緒後,也覺得興致缺缺,最終連下一步都沒有,這個點子就夭折了,只白佔了大家的下班時間,徒增了一些私底下的埋怨罷了。

情緒管理又是什麼?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如果單純只是以上這些,就能讓一直自稱“小強”的A姐趴下,我們都是不信的。

兩瓶啤酒下去,A姐眼中隱隱閃著淚花,我們都沉默著不敢吱聲,直到她仰了仰頭,忽然又將頭埋進擱在桌上的雙臂間,然後就聽她帶著濃濃的鼻音哽咽著說:“我明明很努力了,只要是交給我的任務,加班加點也會去做,但是……可能是還沒有達到他的要求吧……”

之前就聽說A姐的新老闆喜歡罵人,是那種不分場合的罵,有時候是很小的失誤,有時候是明顯的甩鍋,有時候也無所謂對錯,毫無規律,就像是在外面受了氣或是在家裡吵了架,就想著給員工捎帶一份。

A姐說,老闆也不是針對她一個人,但就是覺得心裡不好受。“大家都是成年人,我是來工作,又不是來受氣的。”

都這麼不開心了,不行咱就不幹了吧?

“可是我想證明我自己,我想做到無人能取代的那個地步,然後再甩封辭職信過去,老孃不幹也得姿勢瀟灑!”A姐就著這句話灌下一大口啤酒,吃了一口串兒,又笑了起來。

領導說話像加密

員工還得會破譯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說起無可替代,我想起一位很受重用的前同事講的一則笑話。

說是有一天老闆要請客戶吃飯,讓這位同事幫忙訂個位置。大約是想起來之前吃的某家店的菜品不錯,就轉頭加了一句:“就在那天和那個誰吃那個啥的那地兒吧。”

這位同事一臉懵逼地楞在原地,竟連反應也忘記了。

可是老闆交代的事情還是要做呀,這位同事只能從老闆給的信息當中去提煉關鍵字:

“那天”表示時間就在最近;

“那個誰”有可能是單獨宴請了一個人;

“那個啥”肯定是指某個特色菜或者招牌菜

最重要的是,在老闆的心裡,顯然覺得他是知道這個地方的,要麼這個地方是他訂的,要麼他跟著一起去作陪的。

最終,這位同事充分發揮了他的福爾摩斯手段,還真的把這地兒給想到了。

也不知道這位同事講這段的時候有沒有添油加醋,但是這樣的指令讓人執行,臣妾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這位前同事受重用那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會破譯這門技能,面對形形色色的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到底應該怎麼破?其實當領導者沒有完全喪失自我認知時——這意味著他們至少在某種程度上是可訓練的。

針對這些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小WEE這裡有些淺見,我們也歡迎大家在評論裡寫出自己的觀點參與我們的討論:

1-任何“行為”或者“習慣”都是有形成的誘因的,我們可以透過行為去分析背後的需求。

2-你可以採用比較溫柔的方式直接表達你的觀點,即使對方是你的老闆。因為你們有共同的目標——為公司創造更出色的財務成果;並且要記住老闆不是萬能的,他也需要被關注被肯定,你可以幫助他意識到怎樣做才能讓團隊更高效,成果更出色。

3-無論你遇見的是哪種“不靠譜”老闆,都不要一味的吐槽或者抱怨,嘗試去理解他的角色,或許你會發現,他已經做得很好了。

4-作為團隊的一員,我們需要時刻清醒的覺察,發揮自己的優勢幫助老闆或者其他團隊成員疏導、解決問題;如果遭遇到瓶頸也不要忘了你還有其他小夥伴的支持。眾人拾柴火焰高,幫助老闆看到每位小夥伴的優勢,調整彼此的角色和職責,各司其職,發揮優勢,大家都能輕鬆合作,達成目標。這難道不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嗎?

如果真的盡力了,依舊效果甚微,也不要沮喪哦。找小WEE聊聊,也許你會找到更合適你發揮的天地哦。

攤上一個缺乏自我認知的老闆,別認命,調教T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