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水團在華變“施特勞斯” 受追捧 觀眾受騙是文化不自信嗎

<table><tbody>

近年來,聽音樂會成為不少人文化休閒的選擇。隨著音樂國際交流的頻繁,越來越多的外國名團進入中國演出市場,為聽眾們帶來一場場聽覺盛宴。根據大麥網音樂會演出信息,僅3月份,在北京由外國樂團呈現的音樂會演出就近20場。然而,隨著外國樂團演出的增加,部分樂團宣傳名不副實,存在二、三線樂團甚至業餘樂團通過種種包裝,“打造”一流名團形象,乃至製造虛假信息的情況。(《人民日報》)

外國水團在華變“施特勞斯” 受追捧 觀眾受騙是文化不自信嗎

/<tbody>/<table>

圖文無關

<table><tbody>

國外音樂“水團”粉墨登場,搖身一變成了國際知名樂團,而國內觀眾卻還趨之若鶩。這些外國“水團”瞅準龐大的中國市場,通過偷換名稱、虛假包裝等手段,將自己包裝成知名樂團來忽悠中國觀眾,在國內招搖過市,賺得盆滿缽滿。據瞭解,部分歐美樂團宣傳“注水”的行為在我國音樂會市場已經存在了十幾年。中國對這些“水團”來說,成了“人傻錢多速來”的地方。當然並不是中國觀眾都傻,也不是中國觀眾的鑑賞能力差。背後原因有不少。

比如雖然外國樂團來華要經過我國演出單位或者經紀機構邀請,還需要出具樂團本身的證明材料和相關文件,文化部門也會對樂團及其演出進行審核。但樂團“注水”行為仍然屢屢得逞,這就在於監管存在漏洞,折射出監管疲軟。而國外“水團”也很會鑽監管的空子,他們往往模仿世界名團取名,動輒“柏林”“維也納”“施特勞斯”“愛樂”,有的樂團還會直接套用世界名團名稱。而一些中外中介公司也會幫助“水團”運作,比如會在樂團準備出國演出時在奧地利、德國等地註冊皮包公司,臨時註冊“另一身份”,演出後迅速註銷,無法追責等等。另外,音樂消費不具備實體商品的屬性,就算觀眾在演出過程中發現演奏質量問題,也往往只能吃啞巴虧,而這些“水團”會在國內城市進行“巡演”,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也就更難追責,而權益受到損害的觀眾也就會更多。

外國水團在華變“施特勞斯” 受追捧 觀眾受騙是文化不自信嗎

/<tbody>/<table>

圖文無關

<table><tbody>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部分觀眾也存在盲目崇拜歐美音樂的心理。換個角度來看,這也體現了國人在文化上的一種不自信,就像國內商家舉辦活動喜歡“租外國白人”一樣,去看一場國外樂團的音樂會,對於一些人來看,就能大大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似乎就能由此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

再者,本地音樂創作不足,而世界級名團少、票價又高企,標價相對低廉又打著名團旗號的外國“水團”就有了市場,就有了乘虛而入的機會。所以,國內音樂市場的不充分發展滿足不了國人日漸高漲的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

對此,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外國樂團來華演出的監管,規範音樂市場,不讓外國“水團”再有可乘之機;另一方面,也需要國內聽眾要能理性消費,不要盲目迷信國外樂團;更為重要的是,要能促進我國樂團的成長,培育原創,促進民族音樂的創新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外國“水團”不再有市場,不再能繼續橫行,國內音樂市場才能得到有效規範,消費者權益也能得到有力保護,也才能真正滿足消費者的文化消費需求。

外國水團在華變“施特勞斯” 受追捧 觀眾受騙是文化不自信嗎

/<tbody>/<table>

圖文無關

<table><tbody>/<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