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我的家鄉坐落在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大荔冬棗這幾年讓很多人揚眉吐氣,做棗農,從春節前的冬天開始忙碌一直到來年的十月才能休息。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往年的行情不錯,一畝地可以賣到一萬塊往上的價格,今年九月份這邊一直下雨,導致客商不願意囤貨,價格一直上不去,最終很多人連投資都沒賣回來,可謂心酸。但是投資了那麼多,沒人甘心放棄的,所以從冬天開始又相繼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管理棗園。農民就是這樣,別無選擇的。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我們家今年新投資了兩個鋼架大棚,本來算的一萬左右就夠了,結果買完料超出預算了,估計一萬五都不夠。我曾勸我爸還是算了,可我爸不願意湊合,他覺得同樣勞動,還是搭棚能賣到錢,當然這是我爸最好的想法,冬棗還是要看行情,這東西說不準,好歹就是明年的冬棗起碼不害怕風吹雨淋了。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這是去年割樹留下的傷疤,冬棗每年都要割樹,這是一門技術活,割的重了樹就沒了,割的輕了不結果,我爸說這是刀子太重了,樹不容易,差點就難了。關於冬棗,工序真的很多,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很認真的去操作,這樹很嬌貴的,就像孩子一樣,可憐今年價位太低,很多人都很無奈,可生活還要繼續。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我撒活都幹不好,最後成了端茶倒水的服務員,看著伯伯和爸爸在田裡忙,我負責端茶倒水,陽光這幾天很暖和,曬曬太陽,接接地氣,也好想想明年我到底該弄個撒,今天是我25歲生日,關於未來的方向,我很迷茫。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整齊的樹苗今年就要蓋大棚了,明年可以提前成熟一個月的時間,溫室大棚成熟的更早,7月多就成熟了,一斤能賣到一百塊左右,可謂天價!像我家這種的就沒那麼高的價格了,來年我打算在今日頭條直播賣冬棗,不知道行不行,絕對物美價廉,拒絕中間商。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挖這個土坑是為了埋牛進去,就是把電杆放進去拉上鋼絲用來固定大棚,這邊經常颳風,大棚不結實容易被風吹壞,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所以一定要做到很堅固,農民掙點錢真心不容易,我爸幾乎天天都在棗園裡,做不完的活……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棗樹旁邊的標語很醒目。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落後和貧窮永遠都是一對搭檔,這幾個醒目的字眼裡充斥著農村的無奈和現狀。年輕人大多數都選擇外出打工,家裡的長輩老人仍然需要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農活。可即使這樣,一年到頭依然存不到錢,農村的花費其實並不低,孩子讀書,長大結婚的彩禮,養孩子,甚至買房買車等等。收入不高可支出真的不小。

爸爸眼裡的孩子之“大荔冬棗”篇

冬棗在我爸的眼裡就是孩子,需要小心翼翼去呵護的對象,看到父親那麼勞碌,我只希望來年有個好收成,希望皇天不負有心人,希望家鄉能夠因為冬棗變得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