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近期由於冷空氣影響,融安縣境內出現了兩次倒春寒天氣。目前正值早稻育秧的關鍵時節,若對秧苗防春寒不到位,很容易影響早稻種子發芽、生長,造成秧田爛種、爛秧,嚴重影響早稻生產。融安縣農業農村局高度重視倒春寒對早稻育秧的影響,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採取有效措施,做好早稻防寒保苗工作。

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融安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站站長翁新輝(左一)、植保站站長陳文革(左二)在潭頭鄉潭頭村查看早稻秧苗受害情況


4月7日,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站和植保站技術人員到潭頭鄉潭頭村、大良鎮和南村查看早稻秧苗受害情況,並指導農民群眾進行恢復生產,減少倒春寒帶來的影響。對於倒春寒影響較大的秧苗,技術人員指導群眾及時進行補種補育。對於倒春寒影響較小或無影響的秧苗,技術人員指導群眾給秧苗進行適當通風煉苗,3-5天后才可以揭膜,並給秧苗噴施含殺菌、生長調節劑的防病藥,促進秧苗生長,增加秧苗抗性。

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融安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站站長翁新輝(左三)、植保站站長陳文革(左一)在大良鎮和南村查看早稻秧苗受害情況


縣農業農村局同時下發早稻秧苗倒春寒後秧苗的護育技術措施,為奪取夏糧增產豐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融安縣農業農村局推廣站站長翁新輝(右一)、植保站站長陳文革(右二)在大良鎮和南村查看早稻秧苗受害情況


當前早稻秧苗倒春寒後秧苗的護育技術措施

近日,融安縣出現了兩次倒春寒天氣,持續10℃以下多日,導致早稻早播秧苗受低溫影響而生長受抑,葉片失綠髮黃,主根發黑壞死致部分秧苗植株葉片枯蔫;在寒潮期播種的發芽率低,出現綿腐病。針對因寒潮引起的秧苗壞死、發病,須採取以下措施以恢復苗勢,科學保苗。

1、揭膜防病。受冷後田間管護要及時到位,低溫過後遇晴天,切忌突然揭膜,應先通風煉苗再揭膜,也不可盲目施尿素等速效肥,而應隔幾天再施;對採用半水育秧的秧田切忌突然斷水,以防生理脫水。如天氣回晴過程急劇,陽光較強,要適當灌水和白天揭膜通風,以緩和溫度劇烈變化,待天氣穩定回暖後再逐漸把田水排淺排幹。

2、及時對受害秧苗進行急救,用氨基寡糖素+蕓薹素(或胺鮮酯)噴施,提高秧苗抗病逆能力。待溫度穩定後用磷酸二氫鉀+蕓薹素葉面噴施,增施磷鉀肥,保持水分平衡,促進秧苗恢復生長。

3、倒春寒過後秧苗抵抗力較弱,容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容易發生爛秧,而出現大量爛秧死苗的時間多為升溫後的2~3天。因此,要及時施藥防病,可用惡黴靈+甲霜靈噴施預防綿腐病和立枯病。




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融安縣大良鎮正在撫育的早稻秧苗


有效應對倒春寒  科學指導保秧苗

融安縣大良鎮和南村受倒春寒影響的早稻秧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