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故事|兩個有趣的地名

今天,給大家介紹兩個有趣的地名。

裡匡巖

裡匡巖在我縣清池鎮與四川省古藺縣交接的深溝峽谷邊上,是彝漢語地名,裡匡是彝語“妮秋”的諧音,妮是二,秋是回應,巖是漢語,即“有二次回聲的巖”之意。裡匡巖如貴州的屏障,高聳於河岸,懸崖陡壁,直插谷底,中有一洞叫穿山洞,凌空千尺,其險景超過清池龍門。臨洞口,對巖是四川古藺縣的青草坡,省內的七星關龍場鎮青岡坡盡收眼底, 腳下的漁塘河如一絲銀線嵌在谷底,朦朦朧朧,接納來自長征電站的下游的水邊河,不時飄起層層薄霧。另一側有溶洞名“萬福洞”,處巖之中,洞中有河,冬暖夏涼,為炎熱河邊的避暑之地。以下的漁塘河上靜靜地掛著20世紀60年代為方便兩省行人而架設的鐵索橋,人踏在橋上,搖搖晃晃,還要有點真功夫才能心地坦然。橋下的河水,變化無常,時而惡浪排空,奔騰咆哮,時而溫馴規矩,靜如處子,難以掌握其脾氣。由此而接仁懷界8公里河段,險灘叢生,不時有一口口匯水的深潭。河巖邊,自古有興舟楫之利留下的縴夫們行船拉縴的棧道,巖壁上存有斷斷續續的遺蹟。站在谷底對著山岩吼叫,確有映山的回聲,很有一番風味。

天生橋

出金沙縣城,沿城南小河逆流而上,不到5公里的路程,便是天造地架天生橋。天生橋橫跨於金沙頭堰溝右側峽谷的河床上,微拱,形似英文字母小寫n字。來到橋前,須仰視才能窺其概貌。環顧四周:鳴啾啾,雀鳥對語:舞翩翩,蜂蝶齊飛;香馥馥,諸花千樣色;青苒苒,草木萬般奇。洞中有滔滔流水,橋上有朵朵祥雲。真是個景緻非常的幽雅處。遊人被景色陶醉,欣欣然來到橋底,見那橋下之水,歡騰雀躍,奔到巖壁前,打個旋轉,再漫過卵石沙灘,流淌而去,好悠閒,好自在,給天生橋平添了一番情趣。穿過橋,前面是一條長長的峽谷,兩側百多米高的峭壁上,有稀稀落落的黃荊、馬桑、火棘等灌木叢。轉過身,再仲望橋身,似有一座古剎隱現於高高的巖穴中,令人驚歎。 從像牛角樣的洞內拾級而上,到頂後折左上行,路過道長的靜室幽居,便到了寺觀的前臺。駐足下看,陡崖深溪,令人心驚神搖。仰望上方,橋身將可見的天空隔開,構成左右兩重天,恰似一副大大的眼鏡。鏡片的色彩變幻莫測,絢麗多姿。此殿的最裡邊,還有兩條天然石龍,看樣子好像正準備出洞。那身段、那鱗甲,令人歎為觀止。就在這八仙洞的左右一帶,鄰近還有好幾個洞穴,每了個洞裡都有不少奇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