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閱讀說明:

因平臺圖文模板不能在文字中插入符號圖片,所以只能將符號圖片編輯編號以對照。由此給您的閱讀體驗帶來不便,敬請諒解!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教學(王萬平篆書)

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師說》有云:“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教育是一種教書育人的過程,可將一種最客觀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後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得以自己所認為的價值觀。教育,是一種提高人的綜合素質的實踐活動。可以說,教育乃立國之本。

教育不僅僅是國之大事,立國之本,也是每一個家庭、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

但是現在學校與家庭之間,老師與學生、老師與家長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微妙,有些甚至鬧成全國熱點。本文就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教學”,探尋古人關於教育的理解與執行。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一

,本為,象形字。造字本義:動詞,用體罰手段訓導孩子作算術。《說文解字》釋義:上所施下所效也。從攴(pū),古同“攵”。從“(圖1-01)”。凡教之屬皆從教。“教”(圖1-02),古文教。“教”(圖1-03),亦古文教。爻(圖1-04)( yáo),交也。後敎切,音

天地萬物變動、生生不息(的規律)。《易經》卦爻,即指尚不能確定的事物。

古人效法天地之變的規律,用陰陽的組合(八卦)變化,推測、計算世事的變化。

我們現在仍以✘來指代某些說不清,或不願道明的人或事物,如王✘✘,✘✘事等等,類似我們現在使用的?號。

“子”(圖1-05),小孩子。小孩子頭腦中有很多疑問,又很好奇,怎麼辦?就要有人來教,手把手的教。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教”字演變

,甲骨文“教”(圖1-06)=“爻”(

圖1-04)(爻,算籌)+“子”(圖1-05)(子,孩童)+“攴”(圖1-07)(攴,手持鞭子、棍杖),表示體罰學子。金文“教”(圖1-03)省去“子”(圖1-05)。有的籀文“教”(圖1-02)用“心”(圖1-08)代“攴”(圖1-07),強調“教”者引導、啟發蒙童的心智。有的籀文“教”(圖1-03)承續金文字形。篆文“教”(圖1-09)承續甲骨文字形。

”,是右手上拿著根棍子。小孩子頑皮,即所謂頑童。不聽話怎麼辦?有辦法,有棍子“/”,這個東西拿在右手(

圖1-11),就是“攴”(圖1-07)。不聽話就打,以示懲戒。於是便有了後來的戒尺,以至今天的教鞭。“教鞭”這個詞,是不是很有意思,教師手裡拿著教鞭教書,就像牧羊人手裡拿著鞭子一樣。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教育(王萬平篆書)

過去的孩子上學,幾乎沒有不被老師打的,就連金枝玉葉的皇子,也會挨先生的打。只要不是惡意施暴,懲戒有度,家長都會支持老師的,而且若干年後的學生,也會感念先生當年的嚴厲。因此,在學生面前,老師有絕對的權威。過去的老師腰桿是很硬的,很受人尊敬,社會地位也很高,就連蔣介石想請有些老師吃飯,個別老師都可以不給面子。

可是,現在這個社會,自從有了“臭老九”的頭銜之後,教師就有些卑微了,對學生都不敢輕易罵,更別說打了。很多時候,如履薄冰,謹小慎微,對於有些學生,該被懲戒的時候,便也只能得過且過了。這是一種悲哀,教育的悲哀。沒有了尊嚴,唯唯諾諾,失去了權威的老師,怎麼可能教出錚錚鐵骨充滿正義感的學生?正如許慎《說文解字》的註解“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二

我們再來看看“”字,會意字。造字本義:動詞,孕婦生子。《説文解字》釋義育,養子使作善也。從(圖2-01),肉聲。《虞書》曰:教育子。毓,育或從(圖2-02)。

”與“”本同源,後分化。,甲骨文“”(圖2-03)=(圖2-04)(人,指女人)+(圖2-05)(即倒寫的“子”,表示出生的嬰兒),表示婦女生子。當“”由本義“婦女生育”引申成“休養生息”後,甲骨文“”(

圖2-07)以“女”(圖2-08)代替“人”(圖2-04),明確“孕婦生子”的本義。金文“”(圖2-09)承續甲骨文字形“”(圖2-07),並在“子”(圖2-05)的頭部加三點(圖2-10),表示婦女生產時的羊水,或即將分娩的嬰兒的頭髮。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三

篆文“”(圖3-01)將金文字形中的“女”(圖2-08)寫成“每”(圖3-02),將(圖3-03)寫成(圖2-02)。篆文異體字“”(圖3-04)=“子”(圖3-05)(頭朝下出生的嬰兒)+(圖3-06)(肉,長肉),表示生子並餵養,使孩子長大。隸書(圖3-07)將篆文倒寫的“子”(圖3-05)誤寫成(圖2-01),將篆文字形中的“肉”(圖3-06)寫成“月”(圖3-08)。

甲骨文“育”(

圖2-03),圖片中第一個“女”(圖2-08),是一個跪坐著的人,柔軟且卑微,便是女人。(圖2-05)頭朝下的孩子,在女人的懷裡。“育”(圖2-07)這個字,便是孕婦。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教師(王萬平篆書)

還有一個金文“育”,“母”(圖3-09)替代了“女”(圖2-08)。這就很明顯了,女人的胸前多了兩點,代表乳房,乳房長大了,而肚子裡的孩子,也長出了頭髮,該生產了,即將孕育出一個新的生命。

小篆“育”(圖3-04),規範簡化了,孩子到了上面,但還是頭朝下的胎兒;下面這個“月”(圖3-06),其實是“肉”。我們常說,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的一塊肉。與我們身體有關的字,如胳膊、腦、股等等,這個“月”字旁,其實應為“肉”,只是被訛傳了。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育”字演變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都會把學生看做自己的孩子,傳授知識,對於學生有再造之恩。只因過去老師都是男的,所以被學生視為父親,銘記感恩。

只是,現在已不是過去了,今非昔比。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四

(圖4-01),會意字。造字本義:名詞,古代檢驗軍權的兵符。從垖(duī),小土山;帀(zā),包圍。《説文解字》釋義,二千五百人為。從,從(圖4-02)。本義為防止聚眾鬧事而佈置的軍隊,恩威並施,有防患於未然的意思,後來引申為教化眾人。

(圖4-01)是“”的本字。甲骨文(圖4-03)是象形字,字形像古代兵符,像是圓塊(圖4-04)中的一部分(圖4-05)。古代朝廷將刻有虎、獅等圖案的圓形玉塊(圖4-04),切割成裂紋不規則的兩塊或幾塊(圖4-03)

,部分留在朝庭,部分放在地方或軍隊,朝廷和軍隊均以所持兵符能否吻合來檢驗兵權和調動權的真偽。這種有圖案的殘塊是最早的“兵符”。有的甲骨文加“(圖4-10)”寫成會義字:“師”(圖4-01)=(圖4-06)(殘塊兵符)+(圖4-07)(獸尾製成的帽飾或表示權力的道具),表示代表軍隊最高指揮權的兵符、和表明軍中最高指揮者身份的虎豹彪尾帽飾,(圖4-08)是“”的簡寫。有的甲骨文“師”(圖4-09)誤將表示獸尾的(圖4-07)寫成“帀”(圖4-11)。金文“師”(圖4-12)承續甲骨文字形。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五

篆文(圖5-01)誤將金文字形中的(圖5-06)寫成(圖5-02),將金文字形中的(圖5-03)寫成(圖5-04)。隸書(圖5-05)將篆文字形中的(圖5-02)寫成(圖5-06),將篆文字形中的(圖5-04)寫成(圖5-07)。俗體楷書“師”(圖5-08)承續篆文字形,將正體楷書字形“師”(圖5-09)中的(圖5-06)寫成(圖5-10)。《漢字簡化方案》中的簡體楷書“師”(圖5-11)依據草書字形“師”(圖5-12)

將正體楷書字形中的(圖5-06)簡化成兩豎(圖5-13)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師”字演變

無論“師”字怎麼演變,但其意義始終沒變,時至今日,“師”仍然是部隊的建制單位,且人數也大致相等。

這就有點兒意思了,軍隊,又是武力。似乎教師的形象,總與手裡的那根棍子,那把戒尺或教鞭脫不開,凶神惡煞般的形象。在這樣的老師手下學習,該是有多痛苦。其實這也說明,學習,從來就不是輕鬆愉悅的事。所謂快樂的學習,那是精神鴉片。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六

學,形聲字。造字本義:名詞,教孩子算數、習字的校舍《說文解字》:,覺悟也。從教,從冖。冖,尚矇也,臼聲。學,篆文“學”(圖6-09)省。

,甲骨文(圖6-01)=(圖6-02)(×,交疊的算籌)+(圖6-03)(∩,是“六”的簡寫,即“廬”,房屋),表示練算習字的房屋。茅棚上,又出現了✘這個神秘的符號。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很可憐,對自然萬象既懵懂無知,又充滿恐懼。茅棚外的一切,皆是未知。有的甲骨文“學”(圖6-04)在算籌(圖6-02)兩邊加(圖6-05)(爪,手),突出“手把手”教練的含義。

金文“學”(圖6-06)在房屋(圖6-07)

下面加“子”(圖6-08),表明教的對象。這個字,或者說是符號,更形象了。茅屋更具象,而對於外面的未知,已開始用雙手去探索。大人們探知了,就要教小孩子。“學”,這個時候,有了學習的主體,屋子裡的小孩子。怎麼教呢?把自己用雙手探知的知識,再手把手地教給孩子。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七

有的金文“學”(圖6-09)加“攴”(圖6-10)(持械打擊),表示執教者體罰受教育者。篆文“學”(圖7-01)承續金文字形。隸化後楷書“學”(圖7-02)將篆文字形中的(圖7-03)寫成(圖7-04),將篆文字形中的“子”(圖7-05)寫成(圖7-06)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圖八

如圖八這個“學”字的演變,便有了文化的意味,雖然那時候還沒有我們今天所說的“文化”的概念,只是“紋飾”的意思。孩子被包圍在文化知識之中,也可見我們的先祖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直到小篆“學”字,孩子始終在房舍內,處在安全的環境進行學習。這便是沿襲至今被我們稱為學校的地方。

再看看這個“學”(圖6-09)字,即便孩子身處安全的房舍內學習,卻仍然有一隻右手,拿著或棍子或戒尺或教鞭(圖6-10),對著你,你如果不好好學習,便打你。只是,打了學生的老師,心裡會更痛吧。所以,無論教與學,並不是那麼快樂的事,每一個教師與學生,只能自我安慰:痛,並快樂著!


快樂學習,確定沒錯?請看從文字學角度,解讀教育、教師及教學

“學”字演變

先民造字,“近取諸身,遠取諸物。”遵循事物發展的本質特徵。所以,從“教育”、“教師”、“教學”的文字學角度來看,學習,根本就不是什麼快樂的事。

大家好!

我是【聽琴山館】王萬平,古琴、書法職業教師。讀書、彈琴、寫字,略有心得,願與您分享交流。歡迎關注【王萬平書法】,您有任何批評、意見及建議,請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共同提高。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