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清明節假日期間關於黃山景區擁擠不堪的消息,出現在了很多人的朋友圈和各大網站頭條,除了景區擁擠、扎堆排隊暴露出的預案不足、準備不夠,停車亂收費等涉及地方旅遊形象的負面聲音,

也給疫情防控和文旅行業的振興復蘇正式敲響了警鐘。


在疫情防控尚未取得全面勝利的關鍵節點,如果下圖當中有1人感染,不含沿途傳播將有將近2萬人需要隔離,黃山景區出現的這一現象如果得不到足夠重視和反思,極有可能未來在其他地方再次上演。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4月5號黃山景區也在5小時內連發4條公告,稱因景區遊客限流2萬,建議遊客至黃山市其它景區遊覽。


5日6時許,黃山景區提示“即將採取限流措施”。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5日7時48分,該景區稱因進山人數達到限流兩萬人,停止接待遊客。


10時42分,黃山景區提醒4月6日遊客調整旅遊路線,或改日到黃山旅遊。

11時11分,該景區第4次發佈提醒稱,徽州大峽谷景區、黃山區太平湖景區等均在安徽人免費遊黃山活動範圍,多數景區有當前承載量50%以上接待空間,建議遊客分流。

黃山市文化和旅遊局的負責人表示,受公共假期以及“安徽人免費遊黃山”等多重因素影響,4月5日7時黃山景區客流達到限制流量,已經暫停遊客入園,已經購票未入園的遊客可以申請退票。





起因:黃山市31處景區對安徽人免票


為提振疫後旅遊市場,促進省內旅遊復甦回暖,黃山市定於4月1日至14日針對安徽省市民開展為期兩週的“江淮大地串門遊”活動。


安徽省市民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戶口簿)可享受黃山市指定A級旅遊景區門票免費優惠政策: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景區大肆宣傳免費遊是否為時尚早?


此次推行安徽人免費遊黃山政策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一方面是遊客長期壓抑的出遊需求,一方面景區和文旅行業亟待復甦,有人對景區開放和免費政策一位地否定同樣也不可取。


疫情防控方面:截止3月31日安徽連續32天無新增確診和疑似病例,截止2020年4月4日0-24時,安徽省報告無新增確診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


截至4月4日24時,安徽省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90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984例,累計死亡病例6例,尚在醫學觀察286人,累計醫學觀察29059人。


2020年4月4日0-24時,安徽省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0例,轉為確診0例,解除隔離0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8例,其中境外來皖(返皖)6例。


在獲得健康碼和景區做好限流控制的情況下,有序的開放景區是值得提倡的,但黃山景區呈現出來的顯然不是這樣,前期大肆宣傳免票開放,到了景區門口卻告知停止接待,在仍有無症狀感染者潛在風險的情況下,大量人員擁擠排隊、不帶口罩,已經偏離了有序控制和合理限流。


如果景區在管控措施和合理限流上沒有做好充分準備,過度宣傳免費政策不做好完整預案,現階段的著急推出的“免費遊”,顯然有些操之過急。




免費背後,暴露出哪些不足?


1.分時限流


其實每到節假日旺季,黃山景區都會遇到長時間排隊和人流擁擠,只是這次的格外顯眼,背後暴露的是仍然是多年遺留的景區限流管控能力的嚴重不足。


根據《旅遊法》“景區應當公佈最大承載量、景區接待旅遊者不得超過最大承載量”的規定,2013年,黃山風景區核定“十一”黃金週期間每日最大承載量,並於2015年1月1日,根據國家旅遊局發佈《景區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行業標準,核定景區日最大承載量為5萬人次(惡劣天氣為3.5萬人次)。


此次,疫情期間景區核定的限流人數是2萬,相對景區整體容量也許是可以的,但顯然低估了免費帶來的刺激效應,4月5日當天34點鐘就有人開始出發排隊,早上7時48分就停止了接待遊客,大量遊客在同一時間集中湧入,是非常不科學幾乎沒有預案和提前考慮的表現,核定的2萬人為何要放在幾小時內通過,如果分時限流、錯開時間進山不僅可以避免擁擠,2萬人流分佈在整個景區,可以實現有序進出、錯開遊覽。


45點開始排隊進山


限流人數不應該按照景區最大限流人數來做考量,應該以入口通過不過於擁擠來做測算,2萬人數分散在整個景區不多,但同一時間集中出現就是極大的安全隱患。


另外,在沒有充分準備地情況下,一下將客流開放到核定的40%,也存在欠考慮,現階段寧願實行人數較少地有序開放,也比人流擁擠帶來負面後果強。


2.提前預約


很多人在高速路上和景區門口被告知黃山景區停止接待,這是非常糟糕的體驗。


地方政府和景區之前花了大量精力做宣傳,廣而告之安徽人免費遊黃山,到了景區門口卻被告知停止接待,昨天發出邀請:美好黃山歡迎您,今天改口已滿請回,這是不負責任的,對地方旅遊的形象傷害是極大的,微博上不少的網友表示不想再來。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如果能夠把申請和預約前置,通過APP或小程序做到在家申請免費資格和預約,知道名額已滿就不湊這個熱鬧,既然申請到了才做出發,比起到了門口卻進不了的體驗好太多,實際上今天有很多的安徽人在路上進退兩難,其實挺折騰人的。


限流不是限在景區門口,是在遊客決策階段就做好管控和梳理。


3.不現場購票


此次的大量擁擠當中也有入園測溫、檢票、查安康碼等因素,是否應該將可以前置的動作前置,減少入口的等待排隊時間,實現安康碼、安徽人身份證判斷、免票名額一碼通行,在技術實現上不是難事,大量的工作放在景區一個一個等,喊了多年的智慧旅遊明顯還不夠“智慧”。


4.營銷短板


免費遊政策是很好的宣傳和營銷手段,但顯然沒有用好。


今天暴露的是大部分遊客集中湧向了頭部流量的景區,除了黃山、西遞、宏村等熱門景區,很多的同時免費的其他景區人流並不擁擠,但臨時的微博告知顯然太晚,分流工作也做得不足。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是否可以借免費遊的政策好好的營銷一下黃山和徽州大地,把遊客的決策在行前就能做好引導和分流,集中關注公眾號或下程序上實現免費名額的預約和申請,除了瞭解黃山,也讓遊客更多地瞭解到黃山和徽州其他景區的自然和文化。


熱門景區不需要營銷,免票的價值對熱門景區反而不大,但一邊熱鬧的同時,適當的分流卻可以做到很好的營銷與體驗升級。


熱門的依然熱門,需要宣傳的景區遊客仍然不知道,此次免費遊的整體營銷思路上是欠缺和不足的。




停車亂收費---文旅復甦的潛在風險


有網友微博爆料:來黃山旅遊停車被收取高額停車費,吃頓飯的功夫收取停車費200元一輛車。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青島大蝦”對青島旅遊的負面影響還沒有消失,停車亂收費的事件如果得以發酵,遊客對黃山旅遊形象的誤解將是長期的。


在烏鎮景區能夠精確到西紅柿炒蛋要求最少放幾個雞蛋的精細,但在黃山也許是餐飲、旅遊業小老闆長期停業後的磨刀霍霍。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地方旅遊形象的養成是長期的,遊客面對個別宰客的宰客行為,更喜歡用腳投票也聽不進解釋。


黃山景區擁擠不堪、停止接待的背後,給我們敲響了哪些警鐘?



從省內到國內,耐心理性才能換來真的增長


當下結合各省疫情防控的要求並未開放國內遊,接下來不足30天的5.1假期卻是很多旅遊人的希望,從省內到國內,逐步放開經不得半點差池,如果個別景區急於營銷開放同時做不到分流、預約、管控預案,一旦出現個別案例,將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


如果錯過5.1,長期停滯的旅遊行業就只能等待暑假了。


學校還未正式開學,景區的擁擠密度卻遠大於校園、工廠和辦公室,潛在的風險應該受到足夠的重視,擁擠的人群中一旦有一例無症狀患者,需要付出極大的社會成本,也給國內遊的早日放開增加了未知風險。


當下我們之所以可以走到戶外呼吸一口春天的空氣,是我們背後強大的祖國和無數醫療團隊拼搏、奉獻、甚至是犧牲換來的,昨天是4.4號清明節,我們集中哀悼和懷念的同時,如果從中沒有反思和教訓,這樣的哀悼是廉價的。


疫情教會了我們什麼?


也許是珍惜和善良,也許是反思和成長。


也許有人剛在朋友圈轉完哀悼的圖片,轉身收走了遊客的高昂的停車費。


歷史告訴我們,很少人能從歷史中獲得經驗和教訓。


哀悼和反思不是口號。


著急無序的免費遊,不是我們想要的報復性增長。


面對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與健康,我們每個平凡人面對生活和工作,儘量多一些理性和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