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

摘 要:永珍七號是福建超大現代種業有限公司選育的超甜玉米品種,2016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閩審玉2016001),具有產量高、品質優、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三明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於2015年引進在永安市試種、示範試驗,表現植株平展,病蟲害輕,苞葉緊實,不易爆穗,籽粒皮薄、脆嫩、香甜、渣少。現將甜玉米品種‘永珍七號’的特徵特性及其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1、產量表現

2012年參加福建省區試,每667 m2(下同)鮮果穗平均產量1030.92 kg,比對照粵甜16號減產2.85%,減產不顯著。2013年續試,鮮果穗產量876.26 kg,比對照粵甜16號減產4.16%,減產不顯著。2015年參加福建省生產試驗,鮮果穗產量1058.57 kg,比對照粵甜16號增產8.79%。2015年在永安市青水鄉試種1.0 hm2,鮮果穗產量1578.50 kg,比對照粵甜16增產5.69%。2016年在永安市青水鄉、安砂鎮各示範種植3.33 hm2,鮮果穗平均產量1326.50 kg,比對照粵甜16增產7.34%。2017年該品種在三明市種植近330 hm2。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2、主要特徵特性

2.1 生育期

永珍七號在三明市春播一般在3月15日左右進行,3月25日左右出苗,5月中下旬抽雄、吐絲,6月中旬鮮果穗採收,從出苗到鮮果穗採收82 d左右,比對照粵甜16號長2、3 d。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2.2 主要性狀

永珍七號長勢旺盛,幼苗葉鞘綠色,穎殼綠色,花葯淡黃色,花絲綠色,株型平展。株高226.4 cm,穗位高94.3 cm,果穗長筒型,穗長21.6 cm,穗粗5.1 cm,禿尖0.1 cm,穗行數14.2行,行粒數43.8粒,黃粒白軸,鮮百粒重37.8 g,鮮果穗重514 g。經揚州大學農學院測定:皮渣率8.2%、可溶性總糖含量24.8%、還原糖含量10.9%。

2.3 抗病性

永珍七號在三明市示範種植,田間未發現鏽病、小斑病、粗縮病,紋枯病、大斑病、莖腐病發生輕。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高產栽培技術

3.1 田塊選擇

宜選擇肥力較高、深松保水、滲透性好的地塊種植。若與其他品種玉米混種,易造成相互串粉雜交而影響品質。因此,在空間隔離上要求其周圍400 m以內的地塊不能種植其他品種玉米;在時差隔離上要求開花期與其他品種玉米相差30 d以上。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2 育苗

三明市種植永珍七號一般要在3月中旬育苗。用過篩的細土、腐熟農家肥按2∶1的比例混合成育苗土。選用100孔穴盤, 將育苗土適當溼透後放入穴盤,每穴放1粒種子,蓋土約1 cm,然後淋透水。播種前1周曬種2、3 d,以殺滅病原菌,提高種子發芽率,並篩除雜質、破損粒、蟲蛀粒和病斑粒等。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3 整地、移栽

永珍七號植株比較高大,一般每667 m2種植2800~2900株。移栽前先施足基肥,用起壟機整畦,畦寬(帶溝)1.3 m,畦高30 cm,畦面噴施芽前除草劑。3、4片葉時移栽,每畦種植1行,株距18 cm,移栽時澆透定根水。成活後進行查苗補苗,以保證全苗齊苗。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4 合理施肥

永珍七號每667 m2鮮果穗產量1400 kg,全生育期約需N 19 kg、P2O5 8 kg、K2O 16 kg。採取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巧施拔節肥、重施穗肥的施肥原則。基肥於整地前每667 m2施腐熟農家肥1000~1500 kg、鈣鎂磷肥100 kg;苗肥於移栽成活後施有機肥1000 kg、尿素7.5 kg、氯化鉀7.5 kg;拔節肥於小喇叭口期施尿素7.5 kg、氯化鉀7.5 kg;穗肥於鮮穗採收前40~45 d施尿素15 kg、氯化鉀7.5 kg。追肥儘量穴施深施,施後及時覆土。每次追肥後應中耕除草,中耕注意做到平、碎、松,不傷幼苗。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5 科學管水

苗期田間不能積水,雄穗開花及後期灌漿遇乾旱應灌水,以不漫過畦面為宜,以增加土壤溼度,促進籽粒灌漿。

3.6 防治病蟲草害

永珍七號以果穗鮮銷為主,病蟲草害防治要以綠色環保為原則,應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在合理密植、加強水肥管理等健身栽培前提下,採取人工防治和藥劑防治相結合的措施。

整畦後,每667 m2用50%異丙草胺200 mL+38%莠去津75~100 mL兌水45 kg噴施,移栽後結合追肥中耕除草。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蟲害主要有玉米螟、蚜蟲,以及螻蛄、蠐螬、小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在玉米螟產卵高峰期,利用其喜歡在生長濃綠植株中、上部葉背中脈附近產卵的習性,人工摘除卵塊。利用玉米螟初孵幼蟲集中雄花為害的特點,人工隔行摘除2/3雄花,既不影響產量又可消滅70%的幼蟲,同時減輕蚜蟲危害。在大喇叭口期、吐蕾期分別用藥劑防治玉米螟1次,每667 m2用20%蟲酰肼懸乳劑90 mL或20%氯蟲苯甲酰胺(康寬)15 mL兌水45 kg噴施。蚜蟲應掌握在發生初期每667 m2用25%吡蚜酮可溼性粉劑24 g或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30 g兌水45 kg 噴霧防治。地下害蟲每667 m2用2%氟氯·噻蟲胺1 kg拌細沙撒施防治。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病害主要有紋枯病、莖腐病、大斑病。紋枯病每667 m2用5%井岡黴素可溶性粉劑150 g或40%菌核淨可溼性粉劑200 g兌水45 kg防治。莖腐病用25%葉枯唑可溼性粉劑或3%中生黴素可溼性粉劑600~800倍液防治。大斑病在玉米抽雄前防治1次,每667 m2用25%丙環唑乳油30 mL或25%咪鮮胺乳油30 mL兌水45 kg噴霧。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3.7 適時採收

玉米花後22 d左右即可採收,此時花絲為黑色,捏破籽粒有濃漿溢出。

甜玉米‘永珍七號’高產栽培技術,助農實現高產量、高收益!

4、總結

綜上訴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僅供各位種植戶朋友參考學習,如果大家有更專業的知識願意分享,留言即可!也希望大家可以幫忙,轉發、點贊、關注一下筆者,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