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南召縣:栽下“搖錢樹” 念活“致富經”

直播南陽訊(特約記者廖濤

通訊員杜豐)“今年春節過後,我在標準化容器育苗基地裡務工,活兒也不重,收入很穩定,又能照顧家裡老小,比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強多了。”在玉蘭花叢中忙碌的趙天琴興奮地說。

近日,在南召縣崔莊鄉馬良村國儲林育苗基地,56歲的貧困群眾趙天琴正在苗圃地裡向容器培育的玉蘭樹澆水,自苗圃基地復工復產以來,她已經在這裡幹半個多月活兒了,每天收入80元,每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我們這裡是國儲林項目標準化容器育苗基地,主要繁育玉蘭、辛夷、薰衣草等11個品種的苗木和花草,最多時一天用工103人,輻射周邊3個鄉鎮、6個行政村。貧困群眾從風生水起的玉蘭苗木產業中鼓起錢袋子,玉蘭苗木成為山區群眾致富的‘搖錢樹’。”馬良村育苗基地項目負責人王保傑介紹道。

這個標準化容器育苗基地繁育的苗木、花草,主要供應縣內國儲林種植基地,打造集生態農業、休閒觀光、鄉村旅遊於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體。截至目前,南召縣國儲林項目已高標準、高質量地栽植了玉蘭、七葉樹、楸樹、辛夷等優質苗木30多萬株,栽植面積1萬餘畝。

以玉蘭為主的苗木種植面積38萬畝,帶動貧困群眾9000多名,年戶均收入1萬元以上。南召縣玉蘭生態觀光園吸納200餘名貧困勞動力到園區務工,從事苗木生產經營、園林綠化、餐飲服務等工作,年人均收入2.5萬元。



初審: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