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新季玉米陸續上市 後期價格將如何演繹?

國內外新季玉米陸續上市 後期價格將如何演繹?

截止9月底,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季度庫存報告顯示,截至9月1日,美國玉米庫存為21.14億蒲式耳,低於路透社調查的平均預期值24.28億蒲式耳,比去年同 期也低了1%。美國農業部沒有對2018年美國玉米產量進行修正,這令人感到驚訝,因為玉米庫存遠遠低於業內預期 ,在此推動下,芝商所旗下CBOT玉米期貨市場收盤一度連續兩日大幅上漲,創下8周新高,其中12月期約報收392.5美分/蒲式耳。

不過,好景不長,隨後USDA數據的公佈數據稱,美國農業部預計今年美國玉米單產為168.4蒲式耳/英畝,高於9月份預測的168.2蒲式耳,也高於分析師預 測的167.5蒲式耳,美國農業部上調玉米單產預測數據,令交易商感到吃驚,相比之下,分析師曾預計單產數據將會下調,這使得玉米期價再度滯漲回落。

另外,截止到2019年10月13日,美國18個玉米主產州的玉米成熟率為73%,玉米收穫進度為22%,收穫壓力顯現,在此背景下,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 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0月10日的一週裡,美國玉米出口銷售數量為36.86萬噸,比四周平均低48%,同時, 美國農業部發布的周度出口檢驗報告顯示,截至2019年10月17日的一週,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為531,744噸,上週480,647噸,上年同期為1,036,251噸。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國玉米出口檢驗量累計為 2,496,284噸,上一年度同期6,921,400噸。同比減少443萬噸,降幅63.93%。

附:美國玉米周度出口檢驗量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總的來看,在美國玉米上市壓力漸顯的背景下,而玉米出口步伐疲軟不堪,出口銷售及裝運數量均不及上年同期的一半,對玉米價格構成下跌壓力,近期玉米價格震盪回落,截止10月21日,12月玉米期價報收387.25美分/蒲式耳,較10月初的高位392.5美分下跌5.25美分/蒲式耳。

接下來美國玉米市場仍要面對新糧供應量的逐步放大,而貿易關係雖然改善,但中國進口玉米仍有配額限制,能夠從美國進口的玉米數量有限,短期芝商所旗下玉米價格仍將以震盪回調整理為主。

在美國新季玉米上市之即,國內玉米也喜迎秋收,不過,相對比美玉米的偏弱下行,國內玉米自國慶假期之後則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可謂“冰火兩重天”。而推升此動情的因素為哪般?此漲勢還能延續多久?

在國慶節前,華北、東北及港口玉米價格的大幅回落,引發了安徽、河南等地農戶及貿易環節的惜售,此外,國慶之後,北方出現大範圍大風降溫天氣,西北地區東部、華北西部、黃淮東部和西北部出現降水,部分地區秋收秋種短暫受阻,進度放緩,在此背景下,玉米市場出現了階段性的供應偏緊,深加工企 業到貨量持續下降,庫存也連續下滑,截止11月18日,據天下糧倉網調查115家玉米深加工企業顯示,截止2019年10月18日當週(第42周)玉米庫存總量(含拍 賣糧)在375.63萬噸,周比減少22.02萬噸,降幅5.54%。較去年同期的545.92萬噸減少170.29萬噸,降幅31.19%,在企業在滿足不了加工量的背景下,連續上 調收購價來吸引採購。另外,南北港口庫存持續低位也帶來支撐,玉米自國慶假期(10月8日)之後累計上漲20-80元/噸不等。

附圖1:115家深加工玉米總庫存周度對比統計(2019年第42周)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附:國內玉米價格走勢圖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而本輪行情上漲之路能維持多久?對於港口玉米,只要北港集港量難有進展,玉米階段性的偏強格局將延續,成本因素也會傳導至南方,整體仍會表現堅挺,不過,就眼下華北市場來說,隨著天氣轉晴,近兩日山東深加工企業陸續恢復上量,隨著到貨的再度增多,個別地區如期回落,加上,進入11月份以後, 華北及東北產區將穩步進入新玉米上市週期,屆時玉米的供應面的壓力將會增大,回落風險將會接踵而至。注意關注新糧上市節奏。(來源:新浪財經)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国内外新季玉米陆续上市 后期价格将如何演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