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定位的新標尺

步入21世紀,經國務院批覆《上海城市總體規劃》確定:上海的定位是“四個中心”——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如今,

上海的定位又有了新標尺:將建成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之一。

為打造全球公共衛生體系最健全的城市,上海日前出臺了《關於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的若干意見》,它助推這座國際大都市走出一條公共衛生安全的治理路徑。

上海定位的新標尺 | 上海法治報評論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警示人們:傳染病引發的重大疫情風險伴隨著人類,一旦蔓延擴散將會對人類安全造成危機性的災難。由此,公共衛生體系成為了世界各國關注的焦點和施策的重點。上海這份“意見”構建的精密完整的體系,旨在全面提升應對重大疫情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的能力,為守護上海城市安全築起堅固的“銅牆鐵壁”。

當然,上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絕非“一張白紙”,多年來形成了網絡,積累了經驗,制定了方案,多有可圈可點之處。這次出臺的“意見”,重點在於“完善”兩字——將進行“整體性重塑”,加快補短板、強弱項、增能力,把專業化、現代化的三級疾病預防控制“防護網”織得更細密、更牢固、更強大。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在《資本和收入的性質》中將一個國家國民所擁有的健康體魄視為“重要的國家財富”:“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實現全民健康,還亟需完善公共衛生。”其理極為淺顯,倘若缺失建立在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基礎之上的全民健康,那麼,經濟就會萎縮、市場就會停擺、社會就會動盪,人民的生命財產就會受到莫大的威脅,這是已為“非典”和新冠疫情期間產生的負面效應所證實,更有甚者,“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願景將成為海市蜃樓,直接動搖上海建成“四個中心”的根基。可見,上述“意見”並非權宜之計,而是長遠之策。

作者 | 沈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