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億雲信息:做一隻不斷跨越“死亡谷”的“瞪羚”

21世紀的今天,隨著大數據產業的蓬勃發展,國家對電子政務和大數據發展的重視程度和推進力度前所未有。

在山東大數據領域,有這樣一家“瞪羚企業”,憑藉技術優勢和行業聚焦,短短几年時間已經發展成為業內知名、增長強勁的高科技公司。公司通過人才、技術、產品和市場的不斷佈局,不斷跨越“死亡谷”,一直努力的“往外跳”,它就是山東億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簡億雲信息)。

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該公司總經理李釗,探尋這家大數據公司的成長之路。

「行業動態」億雲信息:做一隻不斷跨越“死亡谷”的“瞪羚”

山東億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釗

解決數據壁壘問題,

還是要有政策和協調機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在大數據領域,數據壁壘是個很大的問題,億雲信息有沒有遇到過類似問題?對於打破數據壁壘,有沒有好的方法?

李釗:億雲信息以政務雲和大數據為基礎支撐,為政府部門提供信息化解決方案,近兩年我們重點開展的政務數據治理工作,其實就是在解決數據壁壘的問題。公司從最初的多個業務方向專注於政務信息化生態構建,聚焦3條產品線:政務數據治理、人才服務和智慧法制。

人才業務是為全省人才工作和高層次人才交流合作提供信息化支撐和服務,建設全省統一規範的高層次人才庫,為人才工程申報遴選提供完備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智慧法制為執法人員認證監管提供系統保障。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能詳細解釋一下嗎?

政務數據治理是公司的支柱業務,它有縱橫兩條線。縱向解決政務部門內部信息資源整合,實現應用融合和數據治理。橫向解決跨廳局信息資源的整合共享,實現政務大數據的集中治理和統一開放服務。

我們主要是在技術上解決數據壁壘的問題,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數據煙筒”,我們的任務就是實現數據煙筒之間的共享和交換。目前我們的業務已經拓展到全省市場,同時在北京、河北、福建都協助政府完成政務數據治理項目。

除了技術上之外,解決數據壁壘問題還是要有政策和協調機制,國家和各省政府都非常關注數字政府建設和大數據發展,已經陸續發佈了很多相關政策和機制,強力推動數據壁壘的打破,我們期望政府的步子可以再大一點,數據開放和應用的探索再快一點,更大力度的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一切以向好發展為原則,

反而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您從一個科學院的科研工作者,到企業的管理者,這是如何做身份轉換的,您怎麼來搞好管理?

李釗:我現在的身份是“離崗創業”,我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專業出身的,從一開始搞科研,到現在搞管理,至今也不敢說已經是一個專業的管理者,但是我的團隊很好,我們企業的領導團隊裡有管理搞得好的專業人才。我的管理方式,一方面是知人善用、做好激勵,另一方面是抓住重點,建好機制。

我們在企業內部搞“拔尖人才”計劃,對個人的成長提供指導,現在很多部門管理人員都是從最初一批“拔尖人才”中“拔”出來的,他們有些也是科研人員出身,但是針對他們的自身的特質,把他們放到合適的崗位上,發揮出最大的優勢。

除了我們內部培養的人才,我們也引進了有著豐富運營和管理經驗的人才,這些人的加入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這種促進作用主要是指在規則和制度上的規範嗎?

李釗:制度的規範是一方面,而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發展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我認為關鍵還是在導向上,一切都是以向好發展為原則,有時候以此為原則時,反而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

管理永遠做不完善,我們只能儘量完善,發展問題才是永恆的主題。即便是制度再不完善,只要高速發展,就沒什麼大問題,企業的高速發展能夠掩蓋企業實際管理中的不足。只有在企業發展遇到問題的時候,企業的管理問題才會暴露,所以首先要解決的是企業發展的問題。

在發展上,就要不斷的去調整。

目前我們企業內部有4個事業部和2個創客團隊,其中一個數字政府事業部就幾乎完成了我們去年的整個營業額。我們每年都會進行調整,其實誰也不能真正預知未來哪個技術領域能夠賺錢,只能不斷試錯,而我們就是要儘量的減小這個試錯週期。一旦發展某個技術產品沒有市場,我們就及時糾錯。

「行業動態」億雲信息:做一隻不斷跨越“死亡谷”的“瞪羚”

李釗總經理參加儒商大會2018

做企業難免遇到死亡谷,

就看誰能“跳的更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億雲信息一家瞪羚企業,所謂瞪羚企業首要的特點就是跨過了死亡谷,對於億雲信息來說,從創立到現在,經歷過哪些“死亡谷”?是如何跨過的?

李釗:我認為企業仍然在上升期內,做企業難免遇到“死亡谷”,大家都是一直在不停地“往外跳”,就看誰能跳的更高。企業生存是個永恆的話題。

億雲2011年創立,一開始做信息技術平臺的開發,屬於軟件開發,當我們真正面向市場的時候發現,我們的競爭對手已經幾乎佔領了市場,必須要找準自己的位置。

我們有一定的科研背景,在未來技術方向上會更加敏感一些,在2011年億雲信息成立之初,我們內部就有大數據方向的研發團隊,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事業部了,主要解決政府數據煙囪之間的數據共享和交換。

在面向市場時,我們必須進行有效的提升,要麼提升管理活力要麼提升技術的競爭力。其實我們的辦法是從企業內部出發,激勵人才創新。在這方面我們也走過彎路,一開始我們把基礎創新、公用產品的創新放到事業部中來做。後來我們發現,事業部是以市場為導向,一定會把主要的人力物力放到運營上或者直接面向市場的產品創新上,反而導致基礎創新的滯後。我們就把這一塊單獨拿出來。我們也成立了工程技術中心,主要做前沿技術的研發,比如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

2018年我們提出的戰略理念是“轉型創新、跨越發展”,這個創新也包括現在運營穩定的創客模式,創客獨立利潤單元運營,產品更加市場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現在政府機構改革,成立了大數據局,這對億雲信息來說,是否帶來了新機遇?

李釗:大數據局的成立是主動適應數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的體現,旨在解決部門信息“孤島”和信息“煙囪”問題。

大數據局的成立代表了政府的一種態度,未來要利用政府數據來做些應用。數據的主要來源主要有互聯網數據、物聯網數據等。而來源於政府的數據相對獨立,想讓這些數據發揮價值,需要一個部門來推動。

山東省政府在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的75號文裡提到要促進“促進政務大數據、商用大數據、民用大數據協同發展”,因此數據治理之後下游的應用一定會充滿想象空間,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數據跟互聯網數據、物聯網數據相結合,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價值和巨大的商機。

轉自今日頭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